岭南中医祛湿有招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对于祛湿,岭南中医有专门的研究。专家常从中药、饮食以及生活上对付湿邪。
祛湿中药有三大类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潘毅教授介绍,常用的祛湿中药有三大类:
1、芳香化湿
藿香、佩兰、苍术、砂仁、白豆蔻、厚朴、草果等——主要适用于寒湿类。
2、清热燥湿
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苦参、茵陈、金钱草、田基黄、溪黄草、垂盆草等——主要适用于湿热类。
3、利水渗湿
茯苓、泽泻、猪苓、赤小豆、车前子、车前草、通草、灯心草等。若与芳香化湿类配,治寒湿类;如与清热燥湿类配,治湿热类。
专家指出,如果是脾虚生湿,还需配上补脾祛湿功效并见的药物,如白术、扁豆、五指毛桃、芡实、黄芪(可利水)等。
另外,湿容易阻遏气机,治法上“气行则水行”,所以祛湿方中常配行气药,比如陈皮,行气燥湿,健脾化痰功效齐备。行气与祛湿功效并见的常用药物还有砂仁、白豆蔻、厚朴等。
饮食健脾祛湿
在广东,在饮食上健脾祛湿是常用的方法。潘毅教授指出,薏苡仁、五指毛桃、芡实、黄豆、赤小豆、黑豆、冬瓜、陈皮、荷叶、土茯苓等均是祛湿的常用食材,可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可单用或排列组合换着用。
1、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解毒散结。如果用于寒湿者,建议用炒薏苡仁,药性就变微温。
2、五指毛桃:味甘、辛,性平,气味清香。可健脾补肺,行气利湿,益力舒筋。
3、土茯苓:味甘、淡,性平。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4、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可利水消肿,解毒。
5、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功效:利尿,清热,生津,解毒。若体寒者想喝冬瓜汤,煲汤时最好加生姜。
清爽除湿热
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吕雄介绍,当湿热困脾时,可使用空调抽湿,一来可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让人觉得环境凉爽,改善困倦的感觉,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另外,出汗后及时洗澡,保持身体干爽,也是避免湿热邪气伤人的主要方法。
“湿气还容易蒙蔽人的清窍,使人昏昏欲睡,而香茅等芳香化湿类药物具有醒神通窍的作用,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如果在洗澡时放点香茅,不仅香气四溢,而且洗完后人的皮肤会感觉很干爽,连出汗都变少了。” 吕雄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地震中伤势较重 一名五岁藏族女童已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 跨国车企首次对“造车新势力”增资,意味着什么?
- “疼痛不能一忍了之” 专家呼吁重视女性和中青年疼痛
- 报告称31岁至40岁人群是中国电商消费主力军
- “春运母亲”的变化,是努力的最好回报
- 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发展 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指南发布
- 在美迅速传播的耳念珠菌,我们需要担心吗
- 重庆24个区县出现暴雨 10条河流超警3条河流超保
- 上半年小荧屏:现实题材受热捧 古偶剧遭凉拌
- 暑假儿童眼外伤多发浙大眼科医院专家给出提醒
- 巴勒斯坦批准政府改革方案
- 北京各大火车站迎国庆出行高峰 北京铁警加强警力部署
- “演唱会+”让“城市流量”曲终人不散
- 艺术奏响“共富曲” 浙江“光影故事村”讲述老街新事
- 八大山人“对话”扬州八怪:92件文物展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 漫评美国破坏国际贸易体系:“规矩?无视!”
- 上半年内蒙古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 全面消灭蚊子?防控并降低蚊虫密度是可行的
- 怀酒:一个七十多年的贵州老名酒、老酱香品牌正加速复兴中
- 存取难不难?容量够不够?价格贵不贵?行李寄存柜一“格”难求
- 热门推荐
-
- 失眠多梦该怎么调理?4个食疗方助你一“睡”之力
- 植保无人机为乡镇青年打开新职业大门 行业急需飞防好手
- 豆瓣开分9.4,纪录片《众神之地》是如何做到的?
- 山西展出纵跨4000余年“龙文物” 窥见中华文明起源
- 国家医保局:2022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
- 中国动画电影“组团”亮相2024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浙江乡野里的展览:用影像力量诉说乡村之变
- 谁是泄露五角大楼机密情报的“幕后黑手”?
- 第二届全国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嘉兴举办
- (新春见闻)三星堆“寻蛇记”
- 直播重启24岁的老天涯:脑袋一热,“这很天涯”
- 全球工商界对首届链博会反响良好 国际参展商持续增加
- 暑期+汛期 愉快出行还需绷紧“安全弦”
- 2024年浙江GDP破9万亿元 进出口额首破5万亿元
- (新春走基层)春节坚守的工程人:25载青春写在项目建设一线
- 网红卖课不能任性而为
- 甘肃嘉峪关“接诉即办”纾民困:提城市温度搭建“连心桥”
- 广西恭城牛路冲遗址:发现秦统一岭南前最早的城址
- 预防呼吸道疾病,哪些场合应佩戴口罩?权威指导来啦!
- 南宁一对婆媳接力当“红娘” 推出年轻人乐于接受的相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