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为乡镇青年打开新职业大门 行业急需飞防好手
植保无人机为乡镇青年打开新职业大门
行业急需飞防好手,田间飞手锻炼综合技能,以求“越飞越稳”
阅读提示
随着智慧植保的普及应用,许多乡镇青年当起了田间飞手。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和日益专业化的植保需求,一些从业者通过加强无人机操作综合技能锻炼,以求“越飞越稳”。
农历六月,重庆田野乡间呈现出一派农忙景象。在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的一块农田边,38岁的喻信密切注视着半空中一架无人机,随着他手指的操控,无人机将肥料均匀地播撒在农田里。
随着智慧植保的普及应用,许多80后、90后当起了田间飞手,通过操作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喷药等农田智能化植保工作。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无人机飞手,已经成为吸引乡镇青年的热门新职业。
然而,当飞手容易,飞成好手难。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和日益专业化的植保需求,一些从业者通过加强无人机操作综合技能锻炼,以求“越飞越稳”。
站在田坎边“插秧播种”
一年前,来自合川区的乡镇青年喻信瞄准了无人机领域的发展机遇,成为一名田间飞手。
进入夏季农忙时节,喻信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这次,他与龙市镇一家农企达成合作,为该企业所承租的农田提供长达一个多月的飞手服务。“价格按照农田亩数计算,播种15元/亩,施肥20元/亩,喷药10元/亩,粗算下来,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喻信对这单生意很满意。
相比于传统的农田作业方式,无人机植保展现出极大的优势。“比如一块50亩大小的稻田育秧,仅播种就需要10个人忙活好几天,而我只靠一架无人机,站在田坎边就能完成。”喻信举例说,无人机可以装载60公斤的种子,20分钟就能完成播撒。
“以撒播种为例,按照操作流程,我会先用无人机对服务的农田进行航拍,数据传回后台利用软件生成飞行路线,剩下的就只需要将载着种子的无人机升空,就能自动按照路线播撒。”喻信告诉记者,无人机植保的精准性相比人工耕种具有极大优势,种子的分布也更加均匀。
然而,喻信也坦言:“当飞手容易,成好手还需磨练。”他介绍说,在北方平原地区,地形并不复杂,飞手不用过多手动操控,只需设定好飞行程序,规划好飞行路线,就能实现程控飞防(飞机喷洒农药)。但在川渝地区高低起伏的农田上,飞手如果没有娴熟的操控技术,一方面容易造成飞行事故,另一方面也达不到客户的植保需求。
“前景”与“钱景”不对称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显示,我国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面积增加趋势明显,2023年植保无人机数量达到20万架,作业面积约21.3亿亩次。
尽管无人机植保市场前景广阔,记者从多位从业者口中也听到“钱景”不佳的反馈。
80后王尚非来自重庆云阳县,从事田间飞手已有5年,最近正在考虑是否转行。王尚非说,入行前两年确实处于行业红利期,市场需求大,飞手数量少,服务价格高。随着智慧植保的普及,涌入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现在有些飞手接单价格甚至低到几元一亩。”他直言,市场“蛋糕”虽然很大,“分蛋糕”的人也不少。
令王尚非生出退意的,还有无人机设备逐年提高的价格。“干我们这一行,需要自己购买设备。最开始一套设备只需要几万元,现在好一点的超过10万元了。”他还表示,飞防过程中,难免会遇见“炸机”等机器受损情况,维修成本过高让自己很苦恼。
此外,一年中服务订单不稳定也是飞手共同面临的难题。王尚非说,每年的5月到8月是农忙时节,订单很多,每天忙得团团转。但在其余农闲时间,订单根本不饱和,苦于赚不到钱,还要设法去别处打工。
行业呼唤综合性飞手
今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要求“无人机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
对于这条新规,身为无人机从业者,喻信表示非常欢迎。“看着市场好,人人都进入这个行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很多‘黑飞手’,故意搅乱市场。”他认为,提高从业者的入门门槛,有助于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不过,喻信也坦言,随着植保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想要考取从业执照并不难,但想要成为一名操控好手并不简单。“精通操控的飞手可以做到亩产1400斤,而新手往往只能做到1000斤。”喻信谈道,如何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宽度、飞行高度等数据,如何在飞行路线上躲开障碍物,如何设定程序时不出现植保失误……这些都需要靠一次次飞防经验去积累,不是考取了从业执照就能完全掌握的。
入行以来,喻信一直在学习农业知识,这也帮助他在洽谈服务订单时更能获得客户的认可。他表示,田间飞手需要具备综合素质,既要懂得无人机的操作,还得精通病虫草害、药剂学常识、施药技术、作业规范等知识,两者同等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植保无人机市场不断升温,从业人员也持续增多,目前国内仍缺乏飞防好手,还需从行业标准、操作规范、培训体系等多方面发力提高从业者素质。同时,建议年轻的从业者,除从事农业植保外,拓展消防、测绘、应急管理等无人机应用领域,打破农忙与农闲收入不均衡的现状。(工人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前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3.9%
- 红海一希腊货船被也门胡塞武装导弹击中
- 拜登认为他的“民主圣战”将轻松赢得胜利,可惜他错了
- 西泠印社将举行建社120年系列活动 海内外社员齐聚杭州
- 上半年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81.6亿元 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
- 哈尔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线正式开通
- “北溪”事件迷雾重重,泽连斯基最新发声回应
- 湖南“博士村”传承“勤耕重读”家风 以文促产育产业
- 海峡两岸美食嘉年华在三明沙县开幕
- 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
- 突发!英国老牌演员汤姆·威尔金森去世
- 湖南冷水滩“农闲田”变“增收田” “稻蔬”轮作促增收
- 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广州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
- 图书出版市场加速回暖,抖音电商每天售出图书超200万册
- 内蒙古—天津“区港联动”常态化打通外贸经济新通道
- 泰国预计一季度入境游客将达600万人次
- 刘添祺《GOODBYE》全国巡演压轴站登北京 “告别”母题令人动容
- 美媒:白宫高级经济顾问将离职 为哈里斯竞选活动提供服务
- 前瞻性通胀指标1月反弹 美国对抗通胀遭遇挫折!
- (国际观察)美国2024:枪患致“黑暗”时刻不断重现
- 热门推荐
-
- 东西问·中外对话|全球贸易面临挑战,中国如何引领区域发展?
- 送别魏明伦:世间再无“鬼才”
- 暑期文博大餐、文旅消费热力涌动 中华文化展现强大吸引力
- 美国费城毒品持续泛滥:数十名吸毒者昏倒在街头 手臂伤口渗血
- 人类月球日:科技会“谋杀”浪漫吗?
- 静脉可视化仪可助快速采血
- 交通运输部:6月10日-6月16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这么热的“三伏天”,究竟从何而来
- 第十八届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十佳原创金曲颁奖
- “十四五”末新疆巴州将建成全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加工基地
- 粤东城际铁路亚洲跨度最大V撑连续梁启动浇筑
- (经济观察)碳排放权交易迎新政: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 世界最高海拔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
- 以好体验吸引患者“云就医”
- 警方通报女子被家暴报警后仍遭踢踹:涉事男子被拘留
- “杜苏芮”登陆后威力不减 “卡努”已生成
- 中央定调:经济“牛鼻子”,这么抓!
- 今起新增九免签国 深圳机场口岸迎来首批免签旅客
- “与莫言同行”计划在武汉发布
- “出境游”乱象当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