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士村”传承“勤耕重读”家风 以文促产育产业
中新网长沙8月3日电 题:湖南“博士村”传承“勤耕重读”家风 以文促产育产业
记者 唐小晴
从湖南长沙驱车一个余小时抵达“中国烟花之乡”长沙浏阳市的沙市镇。穿过乡道上写有“鹤立鸡群冠赤县,源开流远润秧田”门联的三层门楼,便进入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沙市镇秧田村。
勤耕重读是秧田村盛传的家风。恢复高考至今,该村已走出28位博士、176位硕士研究生和上千名大学生,是湖南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如今,数百年流传下来的耕读文化成为当地振兴乡村的重要资源。通过以文促产,秧田村的治理者推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研学旅行融合发展,打造出“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不仅盘活农村资源,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博士村”兴起研学热:特色文化育特色产业
为展示“耕读文化”,激励学生读书,秧田村在村里打造了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展示村里28位博士的照片和信息。墙上有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墙前立着一尊孔子像。
另一方面,秧田村将耕读文化创新融入美丽乡村和屋场建设,修复了有数百年历史的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耕读文化馆也拔地而起。这座仿古四合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村级文化馆,用2000多件实物、图片、雕塑等展示秧田村耕读文化与发展变迁。
前来参观游览的人多了起来,但大部分是走马观花,难以带动消费。于是,秧田村决定将耕读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博士村研学实践基地,推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研学旅行融合发展。
“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众筹共建模式,村集体入股10%,91户民众筹100多万元,将基地10%的效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入股村民均享受分红。”秧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罗碧儒说,青少年在秧田村可通过参观耕读文化馆接受勤耕苦读、崇文尚教、诗礼传家等家风故事和博士求学事迹的熏陶,还能体验插秧、打禾、种菜、抓鱼等农事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特色研学游带来的红利显而易见。“今年上半年已接待五万学生研学,带动了餐饮、民宿发展。”秧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加长说,秧田村已初步形成“博士村”文旅特色产业,解决了部分村民在家就业、创业问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二次消费。
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延续崇文重教习俗
青砖土瓦、飞檐翘角,一座透着厚重年代感的老房屋紧邻秧田村小学旁。这是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习俗、家风,它功不可没。
“放学、放假,这里人气最旺。村里的文艺爱好者、退休教师在这里看书,农民施肥、养殖遇到问题,也会来书屋查找相关资料。”邓加长告诉记者。
秧田村农家书屋早期只是一个简易读书角。随着村民们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村干部开始四处寻觅,为读书角找一个“新家”。听说村里有需求,1929年出生的张秋香老人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老宅,并自费翻新。
经村里提质改造,农家书屋设儿童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学习交流室、书法室等多个功能室,几万余册藏书全部由政府配送和爱心人士捐赠。
张秋香老人也经常来书屋学认字、看书读报。“母亲认识4000多个字,经常给子孙讲做人做事的道理,灌输爱国爱家理念。”张秋香的儿子罗碧儒说,因重知识的家风一代传一代,家中共走出了12名大学生、2名博士。
在秧田村,每家父母还跟子女约定,父母不打牌,孩子不玩手机。邻里之间也不比谁家富裕,就比谁家孩子会读书,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秧田村农家书屋入选了全国“最美农家书屋”。“书屋不仅成为村民学习致富技能的‘加油站’、青少年提升文化素养的‘充电站’,也是老年人阅读休闲的‘保健站’。”邓加长说,秧田村将进一步发挥好国家级农家书屋的优势,打造全村一户一书角的书香气息。
“借助农家书屋平台,定期开展文学作品、诗歌创作、健康养生等文化沙龙或主题讲座,举办耕读传家系列主题活动,邀请博士为青少年讲述家风家训故事和求学经历,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精神食粮。”邓加长表示,秧田村还成立农家书屋教育基金,奖励考取大学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村民家庭,并授予“书香家庭”牌匾。
擦亮“博士”金字招牌:放大秧田文旅新优势
以博士村研学实践基地为中心,秧田村集中研学课堂、乡村民宿、特色餐饮、农创文创等,开展三期开发工程。其中,一期设研学服务带、田园观光带、文化休闲带三大片区,承担教学、会务、接待、作坊、住宿、餐饮、体验等配套功能,面向湖南和周边省份市场试运营,打造教学体验、自然教育、休闲娱乐、农田观光、野奢度假的一站式服务研学旅游综合体。
“还要围绕美丽乡村游、红色记忆游、历史文化体验、非遗文化体验等研学主题,推出系列精品研学旅游线路和课程,实现秧田研学旅行差异化、特色化、主题化。”邓加长说。
秧田村勤耕苦读、家国受益、诗礼传家等家风祖训文化,也成为秧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元素。透过该村各家族族谱里相关的家族风范和家族规诫,可归纳出它们的诸多共同点。比如,“忠君爱国”“身正为范”“耕读不辍”“和睦乡闾”等,都是用“善美”来劝谕族人乡亲。
如今的秧田村,尽管生活条件优越,但村民依旧在大门两侧贴着“勤俭传家训、耕读裕民生”“勤耕苦读,家国受益”的家风祖训。邓加长表示,秧田村把家风祖训融入新农村建设,对巩固爱国精神、净化社会风气、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力争打造成特色产业发展的旺村,彰显文化特色的亮村,让更多人返乡创业。也希望在有志之士的群策群力之下,打造出更多博士农副产品、博士文创产品。”邓加长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创新高
- 疾控专家谈防疫细节:收快递应避免“暴力拆除”
- “投资安徽行”外资企业圆桌会频传合作佳音
-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7.1%
- 河南洛阳发现疑是二里头都邑城墙
- 以客户为中心!新华保险27周年司庆五大客户关爱回馈特别活动火热进行中
- 国庆假期新疆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首破百万人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福“辣婆娘”的火辣创业路
- 李佩霞受贿案一审开庭
- 中国驻菲使馆组织开展叶飞将军纪念铜像清明祭扫活动
- 电动车“过冬”焦虑未减 :续航“打折” 充电延时
- 今年前8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增长10.8%
- 以色列对黎首都南郊发动新空袭 以总理称将回应伊朗袭击
- 端午在海外丨趣味龙舟赛 中德民众飞桨逐浪共叙友谊
- 美国再现暴力执法!男子举双手跪地,仍被警察踢翻倒地
- 宁马城际铁路工程最大的地铁车辆养护“4S店”投建
- “五一”假期美丽乡村“流量”足引客来
- 假剧情伤害真骑手!卖惨营销乱象亟待整治
- 作曲家舒楠音乐作品选《不忘初心》CD专辑在京首发
- 废水检测可预警新冠肺炎暴发
- 热门推荐
-
- 7月9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调研报告:超九成外国“回头客”认为中国移动支付便利度提升
- 遇见中国|匈牙利友人帝汉尼:中匈友谊“缘”远流长 在黄金航道上扬帆起航
- 中国电影特效人才培养如何能补短板固底板?
- 专家:2023年或成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全球和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
- 公安部部署深化推进“平安长江”专项行动 抓好行动收官攻坚
- 河南举行水文应急测报演练 新型设备纷纷“试训”
- 新疆青海等地多降水天气
- 最新研究发现约2.3亿年前兔蜥 有喙和弯刀形爪为翼龙前身物种
- 一颗红枣,何以成新疆昆玉市的名片?
- 广东侨乡信宜豆炸:让人难忘的百年美食
- 谢锋会见美国白宫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古普塔
- 蹲直播“零元购”快递塞满屋 老年人如何捂住“钱袋子”
- 南航广州至伦敦盖特威克航线正式开航
- “国潮汉风年地道徐州味”徐州文旅推介到沪苏
- 期待莫中加强海洋开发治理合作
- 全球专家学者四川德阳共话世界铸造业发展
- 世界500强对话湖北 1280亿元项目签约
- 东博会新设东盟高新产品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