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尚白衣、爱喝酒、坐马车? 这个研学营为商王朝“画像”
中新网安阳8月3日电 (记者 韩章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件件精美青铜器是3000多年前商王朝留给后人的珍宝。创造青铜文明的商人衣何制?食何物?居何处?8月2日,为“破解”这些问题,一批准大学生们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
当日,“跟着著名考古学家去寻商”精品公益研学营来到古都安阳。来自河南郑州、安阳的20余名准大学生,跟随在殷墟考古发掘多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他们在殷墟博物馆、车马坑展厅、妇好墓等展厅感受3000多年前商人的鲜活日常,解读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为他们心中的商王朝“画像”。
在殷墟博物馆,学员们换上汉服,手持各式玉饰,在众多文物的“包围”中聆听考古学家的讲解并解答问题。
“如果复原商代人的服装,应该是什么材质?什么颜色?”唐际根抛出问题后进而解释:“《史记》记载‘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
他解释,考古证实商代已有麻、丝,史料记载白色是备受商代人推崇的颜色,商代人服装材质应该是麻或者丝绸,主色调应该是白色,另外不同等级、不同年龄的商代人服装也各不相同。
民以食为天,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吃的食物和现代人一样吗?
唐际根介绍,考古发现商代已有鸡、鸭、鹅、牛、羊、猪,还考古发现了梅子核、桃核、李子核,这些果核证明商代人吃水果,以上都可能是商代人的食物。此外,青铜器中有大量的酒器,可见商代人善酿酒、爱喝酒。
现场有学员提问:“商代人吃饭是用筷子吗?”唐际根解答,商代的餐具有盘、豆、簋、鬲等,商代人用“匕”进食吃饭,“一种比较扁平的汤匙”。
在殷墟博物馆中,一处从考古现场截取的夯土房基与柱洞引起不少学员的关注。有人提出,商代人住什么样的房子?
唐际根解释,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商代贵族住多进制“四合院”,院里有亭子、水榭、桥梁,有排水管道。而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一处处被标记出的遗址,则成为研学营的实物“课本”,考古专家的讲解也让埋在地下的商代建筑渐渐浮现轮廓。
参观殷墟车马坑,学员们了解到商人的马车规制、车子用途、出行方式等问题。
唐际根也向学员们强调,考古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融合了历史学、地质学、物理、化学、医学、人类学多门学科,细节性还原商代人生活离不开考古实证和技术支撑。例如妇好墓的考古发现就能佐证商代人的衣服、衣饰。
这样生动的研学过程,也让学员们收获颇丰。学员丰菲扬勾勒出她心目中商代人的模样与商代生活,“如果‘穿越’历史回到商代,我可能会遇到一位穿着白色衣服、戴着发簪、喝着酒,坐马车出行的商代人”。她告诉记者,通过此次研学让她更深刻认识到,从商代至今,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未有断隔,商文化至今影响着今天的生活。
“跟着著名考古学家去寻商”精品公益研学营由河南省文物局策划、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学发展联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研学营以殷墟遗址、洹北商城、郑州商城为主线,学子们在考古专家的引导下逆向溯源商代文明发展沿革,“沉浸式”学习文物考古知识、直观感受文化遗产魅力。(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部低空之城空域实验室在重庆梁平揭牌成立
- 免税购物市场活力足(消费视窗)
- 123米超长海上风机叶片是怎么做出来的?
- 中消协:黄金销售不规范问题突出 投诉量显著增加
- 1毫米降雪量能积多少雪?掌握这个知识看天气预报再也不迷糊啦
- 俄外交部: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已放弃总统职位并指示政府和平移交权力
- 中国国内首台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投产发电
- 乡约福建:乡村会客厅绘出振兴新图景
- 芬兰在芬俄边境一边检站附近修建围栏 为边检站工作提供保障
-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是否被捕 最快26日见分晓
- 进一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大学生眼中的表情包
- 王绍民任国家电投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 易烊千玺担任形象大使 “CHC影迷电影”频道启播
- 应对降温降雪天气 重庆机场给飞机“洗澡”
- 沙县小吃从这里走向世界
- 数据看消费 中国人的假日餐桌更新鲜、丰富、有个性了
- 第六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启动报名 设乡村振兴专项赛等
- 龙舟比赛侧记:现场上演“捡垃圾”之风,观众素质彰显
- 为文物安“新家” 重庆开工建设考古标本库房及考古展示中心
- 热门推荐
-
- 文明祭扫更显“清明”
- 乡约福建:稻螺种养生态经 农旅融合致富路
- 美国佐治亚州四名囚犯越狱 其中一人被控谋杀
- 俄方:乌军在库尔斯克州损失1120人 在三州实行反恐行动制度
- 南非警察部长:反对一切将案件政治化倾向
- 以军轰炸加沙城内两栋住宅楼 已致至少50人死亡
- 赏非遗、逛国潮市集 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启动
- 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丝路电商”合作 拓宽跨境电商渠道
- 厦门海沧一企业发生闪爆 3人死亡3人受伤
- 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京召开
- 探访中国首个国家级零碳示范区:博鳌论坛新闻中心实现“全绿电”
- 荷兰年内第二家农场暴发禽流感疫情 逾6.3万只家禽被扑杀
- 苏丹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谈
-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实施办法
- 希腊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揭牌 探索中医药国际发展
- 高校敞开大门,无愧“大学之大”
- “国际硒友日”全球倡议启动仪式在泰国曼谷举行
- 中国启动新一轮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
- 欧洲各界欢迎中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政策
- 一位名中医治癌60年:把健康的福音送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