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特效人才培养如何能补短板固底板?
上海电影学院举办第六届电影特效国际高峰论坛,探讨特效技术研发以及科幻电影人才培养等议题。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12月14日电 题:中国电影特效人才培养如何能补短板固底板?
中新网记者 许婧
如果前些年提到特效电影的关键词是美国进口大片的话,那么2019年以来,随着《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影片的上映,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后,加上今年《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明日战记》上映,《流浪地球2》定档2023年春节,让大家对包括科幻电影在内的中国特效电影之未来充满期待。
近年来,中国特效电影发展非常快,一大批精品国产特效电影大片上映,其中,奇幻电影、动作电影和科幻电影是对特效技术应用较为集中的电影类型,《刺杀小说家》《捉妖记》《寻龙诀》等系列影片是近年来奇幻类型的重要电影作品;《战狼》《红海行动》《金刚川》《长津湖》等战争动作题材影片,场面气势恢宏,备受关注。
中国特效电影有这样的表现来之不易,接下来,如何守住已有成果,并不断持续发展和前行,成为业界、学界最为关心的话题。无可否认,尽管近年中国特效电影数量喜人,但真正做特效电影的团队不多,究其原因,人才匮乏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中国电影特效制作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直言,中国电影特效制作人才培养有优势,有官方政策支持,有专业院校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发力,但也面临缺乏完善的工业体系的短板、人才流失等的挑战,比如因与游戏特效部门高度重叠,大量人才都被游戏公司高薪挖走。
深耕电影人才培养多年的何小青发觉,专业院校教学较侧重于电影专业知识和电影艺术素养的培养,轻于影视新技术的引入,特别是缺乏掌握国际电影工业规范、电影制作全流程的师资;职业培训机构侧重技术技能的掌握,极少系统讲授专业知识,缺乏对艺术审美的培养,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其他专业依靠一技之长转行进入电影特效行业。
事实上,在新形势下,5G、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着中国电影产业变革。特别是LED虚拟制片的出现,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方式。数字时代电影特效制作的人才培养与传统的电影制作人才培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艾美奖获得者Igor Lodeiro曾在梦工厂动画工作16年,他最著名的作品有《功夫熊猫》《驯龙记》和《马达加斯加》等。在他看来,当下的技术更发达,能够帮助实现更复杂的制作。Igor Lodeiro以漫威为例谈道,最近几年行业需求非常大,技术可以助力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客户的要求,一个变化是集中式的远程工作已经流行,另一个是软件水平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
何小青认为,除了艺术层面,超一流的特效也是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包括虚拟拍摄、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有望带领中国实现电影科技领域超车;同时,中国电影制作人员不断革新观念和技术,探索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国内电影制作工业整体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越来越小。
据介绍,为了培养相应人才,上海电影学院充分发挥上海大学多学科优势,依托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龙头影视机构,设立全国首个电影制作专业,聚焦电影特效前沿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助力推动上海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和上海科技影都建设。
“电影是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每次科技变革都推动电影创新发展。”何小青说,元宇宙与电影的关系非常密切,给电影在观影体验、制作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带来新的可能性。在“元宇宙”的风口下,电影行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对电影人才的要求也更高。
中国著名舞美设计家、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韩生认为,中国电影特效人才培养,实则涉及电影艺术在当代文化生态下的整体发展,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绝不仅是一个行业能涵盖,也并非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的。
与掌握最先进数字技术的好莱坞电影制作团队相比,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内缺乏熟悉国际电影工业规范、掌握电影制作全流程和前沿电影技术的高素质电影人才。
“创意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何小青以科幻电影为例指出,中国是科幻故事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中国古代科幻故事家喻户晓,“我们不缺题材,通过艺术加工,这些故事都可以作为很好的题材,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我们亟需的,是一大批具有高精尖水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适应数字时代创作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技术艺术、市场与营销、创意三个层面发力,才能制作出数字时代的电影精品。”何小青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通报:精诚矿业瞒报死亡矿工43人,已对16名公职人员立案审查调查
- 欧洲新能源车载充电器大型生产线项目完成终验收 新松再创“中国速度”
- 湖北咸宁暴雨引发内涝 消防营救疏散民众
- 为见韩国明星追星族假出境 两名女粉丝被边检民警按照规定处理
-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拧紧“安全阀”?
- 《繁城之下》:悬念之下,另有精彩
- 《成都自然笔记》悄然走红 寻踪参百年的神奇动植物
- AI大模型如何共建智能网联新生态?业界高层齐聚重庆探讨
- 山西太原首次开行至莫斯科中欧班列
- 胡姆扎·尤萨夫当选苏格兰民族党党首
- 中坦投资论坛暨中国(金华)—坦桑尼亚贸易投资推介会举行
- 国家文物局发布良渚等重大项目考古进展
-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价格波动监测
- 2024常州市文化旅游(首尔)推介会在韩举行
- 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畅通南北经济循环 惠及3省101个县市区用水
-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8日开幕
- 鹊桥浪漫“邂逅” 200名青年心动相约
- 未来十天冷空气一股一股接连不断,今冬会是冷冬吗?
- 邮储银行本币货币市场AI交易机器人来了!
- 河北气温断崖式下降 民众直呼“一场雨就入冬”
- 热门推荐
-
- 韩媒:打击深伪犯罪,韩国拟扩大卧底调查范围
- (乡村行·看振兴)塞北天镇:在“诗情画意”中擘画和美乡村新图景
- “跨越疆海 共赴热爱” 2024沪喀文化交流周开幕
- 旅美华人魔术师陈智玲:中国元素是我的法宝
- 巴西决定驱逐尼加拉瓜驻巴大使
- 波兰南部一煤矿发生事故致1人死亡
- 调查明星祝福视频录制产业链:10秒视频叫卖20万元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再次突破12米大关
- 粤北乐昌部分房屋被淹 城区紧急转移民众逾百人
- 医院应否返还冷冻胚胎引诉讼
- 广州增城客家人制作美食“笼糍” 迎接虎年春节
- “香港青年创未来——北京考察之旅”交流团到访石景山
- 第二十六届中国农洽会将于12月19日至21日在驻马店举办
- 前10月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进出境旅客同比增近九成
- “齐鲁名企巴渝行”投资洽谈会签约15个项目116亿元
- 上半年北京经济继续恢复向好
- 大陆演员胡歌访台与青年创作者交流
- (新春走基层)陕西“非遗之城”拉开新春序幕
- 以品牌价值助推新经济发展 2024中国经济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 民警姜经纬,你是“老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