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然笔记》悄然走红 寻踪参百年的神奇动植物
随着绿道骑行、登龙泉山观鸟、遥望雪山成为成都市民和游客的新玩法,大自然中一些新奇的动植物,也勾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好奇心。10月20日,一本描绘成都多样化自然生态的科普读物——《成都自然笔记》在成都人的“朋友圈”中悄然走红,有许多人从中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也对生活在成都的各种动植物,以及一些平时没有留意的物种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成都自然笔记》科普读物的作者中,既有专精于动植物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各种动植物爱好者协会的成员,甚至有很多平时喜欢做野外观察的中小学生。书中穿插着200多幅摄影和精美绘图,分为花、鸟、虫三大类,包括一些天牛、蚕、萤火虫、桂花、腊梅、青头潜鸭等,同时还有既专业又“接地气”的介绍。
该读物主编——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博物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该书的出版,主要得益于成都自然观察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及成都人的热情参与,“书的创作来源,根植于成都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也离不开众多专家和普通市民构筑的自然观察活动体系。”
书籍作者 既有科研人员也有中小学生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野外遇见一种野生动物,叫不出它的名字,只能拍下照片网上求助;到近郊露营或徒步时,看见一些稀奇古怪的动植物,总感觉好像在哪儿见过。这时,你是否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荒漠”?于是,普及博物学知识,成了当下比较新鲜且迫切的事情。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此前提供的数据显示:成都现记录有4459种植物,占全省植物总数的40.86%;野生鸟类共53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2.7%;共记录有陆生野生动物70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9种;昆虫的最新记录达6334种。
“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走到野外或乡村田园,对五谷和一些动植物都不认识,因此就会有疑问。”为《成都自然笔记》作序及担任总顾问的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副主席兼博物专委会主席刘乾坤说,该书是由一群喜欢自然的作者共同撰写,既有小学生,也有植物学家、鸟类专家,大家因共同的志趣爱好走在一起,在成都和周边的山区识花观鸟、倾听虫鸣,而它的读者,也没有划定范围,只要是爱好自然、对自然生态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关注。
刘乾坤说,博物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美学,“广大的青少年需要提升美学素养,在内心深处,植下诗与远方的种子,让加入到博物领域的爱好者们的内心日渐丰盈,能以积极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生活。”他说,这种生活美学,从小处说,关乎日常生活的情趣、品味,从大处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爱和热爱。
书籍记录 既有自然生态也有城市变迁
在《成都自然笔记》中,出现了很多成都地标性的建筑以及比较常见的动植物,比如,浣花溪畔的野迎春、拐枣树街的拐枣树、望江楼公园的芙蓉花、人民公园的银杏树、三圣花乡的腊梅以及龙泉山上、青龙湖边观察到的鵟、白尾海雕等各类猛禽。这本书中,既有关于成都本土的美食和人文风采,也有一些记录和观察成都市区变迁和自然生态的文字。
其中动植物介绍分为花、鸟、虫三大类,花介绍了从公园、原野到深山里的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腊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鸟介绍了水禽、林禽、猛禽等23种,如青头潜鸭、夜鹭、黑水鸡、大红鹳、小鸊鷉、绿头鸭、燕子、红嘴相思鸟、杜鹃等;虫介绍了20种,包括常见物种与珍稀特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该书历时两年筹备,是成都首本自然笔记书籍,由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博物专业委员会出品。
解读
为什么要创作《成都自然笔记》?
10月20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沈尤表示,该书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自然爱好者,“通过他们的细致观察与描写,能感受到各种生命在成都的生生不息,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对城市、对生活的热爱。”
沈尤说,自然笔记作为当事人观察自然、学习自然、记录自然的重要方式,是一种生态、文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产品,对传播自然知识、展示自然之美和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当观鸟、赏花、寻虫、听风、看山、问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参与,其实也能证明自然爱好有了文化性。”他说。
沈尤还分享了一个故事:书中一位作者,记录了自己小学时养蚕的经历,后来他不仅对蚕的身体构造以及生活习性有了更多了解,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自己的养蚕感悟写了下来。“对于童年阶段来说,好比是一把钥匙,观察自然生态,贴近自然,走近动植物并了解它们,是很有好处的。”
书中不少昆虫、植物的介绍都有中英文标注,并注释了学名、分类等。对于这部分专业的介绍内容,沈尤说,他们对所有作者的记录统一整理后,交由编委会把关和审核,对一些不够完善或需要补充的内容,还会根据一些专业书籍进行查证,并和作者商量、核对,“这本自然笔记,更多的是体现一种非专业性的自然观察视角,里面有文学也有论文等,内容经得起专业考证,体现的是一种轻松、益智的阅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宋潇杨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梨乡”村歌大赛见闻:让乡村“被听见”
- 重庆高速回应“多辆车被扎胎”事件:系图钉从货车掉落所致
- 北京返乡从哪走?七大火车站 站站有专攻
- 强降雨持续 福建沿海铁路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 宁德市政协赴香港交流:拓宽朋友圈 共谋新发展
- 临终关怀志愿者:让临终老人在爱中“转身”
- 持续增多的国际航班为柬埔寨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 地方两会频频点题“国企改革” 推动相关工作走深走实
- 杭州衢商连续6年“深度游”家乡:见证发展与有荣焉
- 税费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各地推出哪些新举措?
- 突发!日相岸田文雄深夜撤离首相公邸 背后原因竟是……
- 海南岛交通逐步恢复正常 景区陆续营业
- 腾冲皮影戏 焕发新生机(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彭森:要素市场化改革是目标导向改革和问题导向改革的重要结合点
-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公布“平遥创投”入围项目
- 中国驻印尼使馆临时代办周侃:雅万高铁成为热点和“顶流”
-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 节前市场消费旺 “菜篮子”“果盘子”供应足、价格稳中有降
- 现代邕剧《梁小霞》首演 致敬抗疫英雄
- 恢复出厂设置也有顾虑 旧手机如何才能放心废弃?
- 热门推荐
-
- 湖南:“税力量”赋能制造业攀“高”向“新”
- 祭英烈寄哀思 福建森林消防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土耳其政府同意将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提交议会
- 设备更新如何撬动5万亿?
- (新春见闻)新春宠物寄养热 商家推“爬宠合租房”揽客
- 延长“人工心脏”工作寿命有新方法
- 美国芝加哥“暴力周末”致至少13人中枪 2名青少年死亡
- 江南华南等地多强对流强降水 新疆北部有明显雨雪天气
- 韩国总统尹锡悦将于9日举行就职两周年记者会
- (新春走基层)非遗“扭”起来 海阳大秧歌舞动新春
- 《乡愈》首发出版 引发读者思考回归亲情本源
- 商务部回应美修订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
- 尺素金声丨一份“拍黄瓜”,品出行政许可改革的甜头
- 报告显示,公众“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等低碳行为践行程度较高
- 天一阁博物院——名楼藏珍本 书香飘海外
- “无缘无故”长胖?警惕这种病
- 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
- 清华大学文生视频专利公布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 “对对联”抒发真情实感
- “美国的政策是道德上破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