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随着冬季来临,雪地靴成为许多人的御寒选择。记者注意到,每年冬天,都有人因穿厚底雪地靴不慎摔倒,轻则擦伤,重则骨折。近期,相关话题#穿厚底雪地靴或致足底筋膜炎,也引发热议。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市面上热销的雪地靴,多为厚底增高款,常见款式鞋高也有5厘米左右,有的款式竟能增高8厘米。厚底雪地靴虽有“增高”效果,但被不少网友吐槽为“美丽废物”,比如鞋底滑,不跟脚,穿久了鞋子会塌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治疗师、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武东表示,厚底鞋提高了身体重心,会增加摔倒的风险;其次,厚底鞋鞋底较硬,影响正常的足部生物力学;此外,鞋后帮过低或过软,则会削弱对后足的稳定性,进而增加足部受伤风险。
据了解,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典型症状为早上起床后步行时足底疼痛,但走几步会缓解,“足底筋膜炎的主要诱因包括体重过大、运动过量、激素水平变化等。”孙武东解释道,尽管鞋类的选择与足底筋膜炎有一定关系,但它不是直接原因,“鞋子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足部卷扬机制(即弹性足弓形成)丧失,引起足部受力方式改变,进而增加筋膜炎的发生风险。”他强调,硬底鞋、平底鞋、高跟鞋等也可能带来类似问题。
“临床上,80%~90%的人群足部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健康状态。”孙武东指出,由于长期在坚硬地面上行走,以及不合适的鞋子,导致足部问题很常见,比如扁平足:足弓塌陷导致足底结构异常;船状足:较为严重的偏平足,足印类似船形; 外翻:大拇指畸形;足底筋膜炎:晨起步行足底疼痛;跟腱炎:跟腱止点或跟腱上方处疼痛,“严重者特别是青少年,可能引发姿势异常,运动能力下降等。”
专家建议选鞋有以下几点:1.后帮有高度:后帮高度应能没过食指,另外捏一捏,确保其硬度适中;2.鞋底有硬度:轻轻扭转鞋底,鞋底中段应具有一定硬度;3.前掌有弹性,用手掰一掰鞋子,从后往前弯曲,最弯的地方约在大拇指处(跖趾关节);4.内侧有高度:鞋子的内侧要有一定的高度,穿上后自觉内侧足弓被轻度托起;5.前后有空间:选鞋子穿上去后用力往前顶一顶,后边应有一指头的空间较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扬子晚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情节轻微可不起诉”不代表醉驾入刑松动
- 坐上地铁去赏花 武汉“樱花地铁专列”上线
- 江苏两地同日遭受龙卷风侵袭 致10人死亡8人受伤
- 外媒: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再发声,希望得到支持
- (寻味中华 | 文博)“莲开”川博:品君子之雅,赏和合之美
- 乡约福建:乡村会客厅绘出振兴新图景
- 一边呼吁停火一边支持局势升级 美对以政策尽显“双标”
- “稳增长”久久为功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 央行宣布今日降准!释放中长期资金超5000亿元
-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侦破8起命案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
- 广西工业城市柳州以人才筑基 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城
- 导致晕车的脑细胞找到
- 珠海中医药一条街(西街)开园
- 上海将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
- 生态环境部:力争今年内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 河北邢台发现明嘉靖年间古石碑 对研究家风家训有史料价值
- 提前60天!今年以来大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 《指环王:洛汗之战》中国首映 米兰达·奥图回归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上海电气探寻绿色发展路径
- 中国两部门公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关个税政策
- 热门推荐
-
- 建设银行实现“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线上渠道再升级
- 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地有较强降雨 西南华南等地有高温天气
- 壮剧《百色起义》在南宁上演 激发爱国热情
- 截至4月上旬中国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8.68万亿元
- 短链脂肪酸可为血管钙化“踩下刹车”
- 重庆市连续10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中国央行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 “小艾草”长成山东乡村特色“大产业” 变助农增收“致富草”
- 复旦科创投资基金启动 聚焦科技前沿打造创新“核爆点”
- 安徽黄山6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
- 甘肃临夏有约:黄河岸畔有“招牌卖点”
- 今天后半夜至明天北京预计有小到中雨 气温降幅超10℃
- 俄罗斯总理说俄经济重回增长轨道
- 中秋国庆假期川渝黔运送铁路旅客超1300万人次
- 四部门:推动失业保险待遇申领渠道进一步畅通
- 俄阶段性挫败乌军大规模反攻?普京回应
- 春运进出北京人流总量预计达1.16亿人次
- 广西建成全国最大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
- 德国出现首例猴痘病毒新变种
- 上海与新加坡共拓合作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