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0日发布消息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其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2024年以来,中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近期更是屡创新低。对此,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央行宣布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国债买入是央行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但暂停国债买入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紧。预计下一步,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预计,后续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能够自发地趋于平衡,央行就有可能恢复买入国债,继续发挥通过国债净买入操作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
在2024年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代表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有事找妙见” 浙江乐清“石斛哥”守护百名山里老人
- (新春见闻)荷兰旅行者向世界展示中国底蕴
- 冷空气继续吹冷南方 华北西南地区气象火险等级高
- (乡村行·看振兴)从守业到传承 “木工之乡”清丰“蝶变”
- (进博故事)一家美国“小”企业的中国“寻梦记”
- 一季度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 溯源寻本 宁夏探索枸杞别样文旅融合路
- 强品牌启示录:“一抖一书一分众”是提升品牌资产的核心媒介组合
- 黄河源头青海玛多突降暴雨 降水量破有记录以来日极值
- 湖北襄阳警方打掉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
- 上海新阶层人士参与社区治理 第四季“青年智谷”结营
- 贼喊捉贼?男子为调包10万多元名表,竟先报警咨询办案流程
- 数字转型成广西县域关注焦点 大数据模型将赋能大健康产业
- 美以因这件事发生“争执”,加沙停火谈判进展如何?
- 湖南举行系列科普活动 微观古老植物之美
- 中国驻加使馆:敦促加方停止在南海制造事端、挑动对抗
- 河北衡水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四级公交网络基本形成
- 适老支付服务重在“简化瘦身”
- 治疗癌症获新进展,mRNA疫苗真的有戏了?
- “当贝尔格莱德遇上中国红”,华春莹连发多帖
- 热门推荐
-
- 行业权威专家和主流媒体厦门聚焦“信号升格”
- 菲律宾卡加延省省长曼巴:“我看到的中国是向世界开放的中国”
- 2024国际稻香米品牌大会在黑龙江庆安举行
- 广西龙州山葡萄“酿出”甜日子
- 俄外长:少数西方国家无权代表全人类说话
- 2022年中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770.47亿吨
- 2022北京智慧医疗科技创新论坛举办,多项合作协议达成
- 福建省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Ⅱ级
- 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 部署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
- 宁夏彭阳:小杏子大产业 村民走上“杏”福路
- 私自调取病历引纠纷,法院:医院及调取者侵权
- 第5号台风“杜苏芮”来袭 福建海事局启动防台Ⅳ级响应
- 支付行业将迎重要监管细则 “金融消保”正刻入机构基因
- 7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70元 上调51个基点
- 罕见特大暴雨致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 国庆看新片!纪录片《鹤舞长江》CCTV-9即将开播
- 中孟青年话新春:在互鉴中同进步
- 四川一面包车滚落金沙江 5人不幸身亡
- 叙利亚称以色列导弹袭击致2人死亡
- 浙江10月经济成绩单:线上消费亮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