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费率改革带来了什么
公募基金业是个“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人员结构、资金属性、投资者教育等多方面发力,“这次降费改革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
——————————
常年喊“高”的基金管理费率终于迎来下调。
证监会7月8日正式发布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显示,当日起,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年底分别降至不超过1.2%、0.2%。
这意味着,我国大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将从1.5%降至1.2%。业内预计,全行业由此每年将让利100亿元以上。
一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产品营销部门负责人曾帅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降费让利规模占管理人旗下所有产品规模看,对管理人影响相对更大的是大多数个人系公募或中小公募基金公司。
业内的共识是,相比于具有规模效应的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将更大,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倒逼其布局权益类产品、基金投顾业务来实现转型,从而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行业生态。
靴子终于落地了
谈起此次降费改革方案,多名从业者及行业专家都感慨“靴子终于落地了”,有从业者还将方案发布当晚称为“公募基金不眠夜”。
按照改革工作方案,降低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只是整个降费改革的第一步,降低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完善费率披露机制、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等已同步被提上改革日程。
“对于这次降费改革,大家还是有预期的,因为我国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一直相对较高,管理费率为1.5%的产品占主流。”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陈嘉禾说,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权益型产品的收益率没有投资者想象的那么高,“可能也就8%-10%之间,那么1.5%的管理费率,再加上托管费,相当于收走了收益的近1/5”。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韧看来,这两年证券市场波动较大,很多基金的表现不是特别好,这让广大基民对于公募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模式“积攒了些情绪”。
王韧曾在多家证券公司担任研究部高级经理、首席策略师。他告诉记者,公募基金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产品,主要面向中小投资者,本身就具备普惠金融的功能,所以降低管理费率是回归它的行业本质。
2022年公募基金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公募基金全市场194家基金管理人仅65家基金实现正收益,年度合计亏损1.47万亿元,是近10年以来亏损幅度最大的一年。但与此同时,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的报酬却没有减少。据统计,2022年全年公募基金总收取管理费用1458.26亿元,比2021年上涨39亿元。
曾帅告诉记者,此次降费改革让利,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的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按照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销售机构收取的尾随佣金比例最高不超过基金管理费的50%。若按50%的尾佣比例,根据各基金公司收入下滑预期测算,三方渠道尾佣收入预计将下滑74亿元,降幅约10%。
降费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
“实际上,基民们对于管理费下调0.3个百分点,可能是无感的,因为大家买基金时看到的只有净值,而净值是扣除掉管理费和托管费之后的净值。”在王韧看来,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基金的费后收益,其核心是基金管理人的投研能力。而这次降费改革,也在倒逼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提高投研能力及风控水平。
证监会此次为配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推出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中,就包括支持基金公司拓宽收入来源,推动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支持基金公司申请基金投顾业务资格,实施业务转型,允许基金管理人依法对个人养老金等特定资金投资的基金份额设定更低的管理费率等。
在中邮创业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江刘玮看来,改革后,中小型基金公司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身实力和资源的定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他说,中小型基金公司可以选择专注于特定的客户群体,例如机构投资者、高净值客户、特定行业或地区的投资者等,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投资管理服务;还可以考虑与其他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券商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是个漫长的过程,更多还是在于人员专业性的培养,管理能力的高低也与资金属性的长短、基金公司是否与投资人利益绑定相关。”陈嘉禾举例说,当基金持有者要求基金经理3个礼拜或3个月必须出业绩,而不是追求长期价值时,整体的管理能力将很难提升。
平安证券金融团队发布的周报也显示,短期内,资管机构业绩或将受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费率调整有助于基金公司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提升竞争优势、吸引中长期资金流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平时与不少基金公司商务、银行理财经理打交道的曾帅记得,一些基金公司总会推荐短期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的产品,“但从销售机构的角度来说,更应该从专业的研究角度出发,确保选择的产品经得起检验,要有一个中长期的视角。”
他说,公募基金业是个“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人员结构、资金属性、投资者教育等多方面发力,“这次降费改革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二十六届中国农洽会启幕:18个国家和地区“洋特产”亮相
- 中消协中秋国庆舆情报告点名景区管理等问题
- 借助AIGC技术 福建学子再现仙游建青黛劳作场景
- 遇到自然灾害怎么办?记牢这些关键时刻能自救
- 因分享无人回应,爸爸退了家庭群!你的家庭群还热闹吗?
- 农发行安排11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夏粮收购
- 纽约上百民众抗议政府处理移民危机不力 人群爆发冲突挥拳相向
- 新疆尉犁县发生4.9级地震 暂未收到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报告
- 开发干细胞疗法、对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对抗衰老,人类一直在努力
- 约7.3亿人仍食不果腹 粮农组织呼吁落实“食物权”
- 重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十年间年均增速9%
- 毕业生泄露人大学生隐私?律师:如属实将面临刑责
- 特斯拉在华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汽车超168万辆
- 上海吴淞边检站全力保障通关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 养老服务:朝阳产业亟须注入青春力量
- 西藏水文:筑牢水安全保障“堤坝” 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 再有一人被解职!谈及反腐,泽连斯基这样说
-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将全网比价进行到底 京东云发布10亿“比价金”
- 2024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将于本月在京举办 探讨产业新机遇
- 热门推荐
-
- 冷饮火热,本土茶饮品牌崛起
- 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宁夏银川“一单制”铁海联运覆盖27个国家、地区
- 律师谈中企出海风险:需要有效应对文化差异
- 长江中下游预报超警幅度增加 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商优化三峡调度方案
- 西湖洗湖引热议 景区回应:维护西湖美常规保洁操作
- 泰国司法部长:前总理他信将获假释
-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有声手账|创新发展,让花灯非遗绽放光彩
- 2024北京长城音乐会开幕 中俄艺术家欢聚“燃情之夜”
- 2024“运河有戏”演出季将推出近1300场活动
- 中国剪纸海外圈粉
- 四个“最”揭秘时速最高的跨海高铁
- 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继续回升
- 科研工作者带青少年遨游科学海洋 前沿知识令观众大开眼界
- 招商局港口今年上半年盈利44.52亿港元
- 追“光”逐“电”不停步 长春加快光电信息产业布局
- 北京人艺精彩戏剧文化活动进北航:解读“戏剧的力量”
- 国庆假期中缅边境瑞丽口岸出入境旅客逾10万人次
- 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时限又延长!这些减税降费政策一起来关注
- 山西省上半年进出口增长18.7% 增速居全国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