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金融产品 银行和消费者都应更审慎
万物皆可直播的主角仍在增加,这一次进入直播间的是银行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产品。
只要点击屏幕下方的小风车,填完几行信息,就能申请信用卡,根据短信提示确认是否进入面签环节。以一家国有银行为例,该行信用卡中心的短视频账号拥有97.9万粉丝,其直播动态的历史记录显示,5月16日至7月14日,该账号开启直播超过40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直播间内介绍的信用卡申请的条件只有两个,年满18周岁以及有稳定收入来源。但主播们也会同时提醒,线上提交申请不代表通过资质审核,最终激活信用卡仍需要通过面签。
事实上,多家银行通过直播、社交平台等新型网络渠道营销金融产品已经引发市场和监管部门关注。7月4日,原银保监会风险处置局向各家银行下发《关于开展网络直播销售情况调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开展书面调研。《通知》设置了七大问题,调研内容主要关注银行2021年以来的网络直播销售情况和过往的投诉纠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马思超说:“金融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买卖双方是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涉及信用贷款或是理财产品,消费者承担的风险会更大。”
直播背后的信贷需求不足
这不是直播间里第一次出现与金融相关的内容。马思超记得,2020年,就有一些银行开展网络直播,当时以科普金融知识、介绍银行各项业务等为主,有关信用卡、贷款、理财等产品的销售还较少出现。
山东潍坊农商银行当时就把金融服务信息搬进了直播间,该行副行长刘瑞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传统的“扫街”发传单等业务拓展模式相对成本高、成效有限,疫情期间高频使用的视频直播,也催生了属于银行业的视频服务模式。
在马思超看来,采用直播的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银行吸引流量、增强与客户互动,但能不能在直播间卖贷款等金融产品,仍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他以贷款产品为例说,现阶段,直播间或许能作为导流的入口,让客户更方便地上传最基本的信息,“但进一步的贷款获批,仍旧需要按照传统的线下审核流程”。
对于最近出现在短视频平台里的贷款业务直播,不少业内专家表示,背后是信贷需求不足所致。
“可以说,银行的贷款额度是足够的,但市场相较以往不够热情。”马思超注意到,今年6月以来,多家银行效仿电商平台开展618大促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发放利息优惠券、邀请多人团购等,“消费贷成为不少商业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发力点,主要方法就是降低贷款利率。”
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下调。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6月20日LPR为:1年期LPR为3.55%,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20%,同样下调10个基点。这之后,部分银行也跟进下调了信用贷款利率,其中就包括消费贷。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一方面,受市场竞争影响,国内消费信心和消费贷需求处于恢复阶段,叠加银行积极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同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近年来,为应对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偏积极,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移。
“银行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存贷利差快速收窄,一方面资产端的贷款利率在下降,但另一方面,负债端尤其是存款利率的下调相对刚性,净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韧告诉记者,他最近调研几家银行时也发现,在净利润收缩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较大,“这也导致一些地方性银行会选择用直播的方式,加大贷款类产品的推广。”
金融产品直播需审慎
实际上,不管是2020年的金融科普直播,还是如今的金融产品直播,防范风险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要点。原银保监会于2020年发布的《关于防范金融直播营销有关风险的提示》就提到“金融实况转播营销主体混乱,或者存在欺诈风险隐患”“在实时营销活动中存在误导销售的风险”等情形。
“一些金融产品直播介绍的是一个很低的利率,但并非所有消费者都可以申请到,有的贷款产品还被介绍为能够远程到账。”马思超说,这种信息披露不充分很容易导致一种误导性消费。
记者注意到,一些主播在介绍贷款产品时会强调“新客10天免息”,当网友提问具体额度和利率时,他们会回复“具体的最低利率和最高额度还要看最终的审核与评估结果”。
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在申请人获得信贷方面,直播渠道与其他渠道并无二样,但因为每个人的征信情况不同、需求也不同,所以最终的额度和利率会有所差异,这也增加了产生相应投诉的可能。
“一些看直播的受众,可能不符合相应的贷款资质或者风险意识未达到要求,如果将这些受众纳入银行信贷服务的对象范围之内,就会累积金融风险。”在王韧看来,这也是消费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之一,即渠道过度下沉带来产品与客户的错配。
马思超也提到,传统银行在渠道下沉提供金融产品的同时,首先在内容审核方面就要做到信息的充分披露与风险提示,同时增强合规经营意识,严格把控直播主体投顾资质。他说,数字普惠金融的红利正惠及更多小微企业、老少边穷地区人群,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鸿沟依旧存在,“在获取金融服务或产品时,一些金融知识不够多的消费者,可能就会被误导,并承受较大风险。”
他还补充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银行也要对风险防范保持审慎态度,“如果贷款放出去了收不回,也会形成坏账,最后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称美国或将向乌提供装有集束弹药的远程导弹
- 黄岛海关查获28吨霉变牛骨粒
- 韦布望远镜观测发现宇宙大爆炸后约5亿-7亿年形成大质量星系群
- 朝中社刊文批美韩军演:战争狂人的妄动必将付出代价
- “赫乡贴心人”李金洋:入警11年侦办800余起刑事治安案件
- 上海海外联谊会走进松江 共谋发展
- 老太太网购囤积满屋 非刚需购物何以致病
- 中欧书画与艺术论坛在布鲁塞尔成立
- 第六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开幕 签约超992亿元
- 6月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7.8%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 工信部:力争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以上
- 首个中哈媒体联合创作工作室正式启动
- 大湾区再添跨海隧道 珠海隧道工程北线盾构贯通
- 数智实践点亮重庆:山水之城 向新而行
- 河南平顶山煤矿事故1名被困人员升井 仍有5人失联
- 安全局势难以预测 加拿大呼吁公民尽快离开黎巴嫩
- 商务部回应美将六家中企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 四川九寨沟“零碳”供电服务站发电量达2.37万千瓦时
- 市场规模持续扩增!1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14.2%
- 俄罗斯著名艺术家瓦列里·列德涅夫作品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
- 热门推荐
-
- 平衡工作与生活 “打工人”如何成为“OFF”达人?
- 广西与越南共商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
- 内蒙古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草原游“种草”国内外游客
- 河北98个县区883个乡镇遭受洪涝灾害 受灾人口超222万人
- 2024广东国际医疗服务推介会在广州举办
- 青海省新增一家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定点医院
- 河北今年已承接京津农业产业转移项目249个 签约引资额达820亿元
- 生产良好 长势喜人!今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 国庆黄金周楼市成交大幅提升多地晒成绩单,部分房企官宣涨价或全面收回折扣
- 外媒称冬季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 香港举办青少年包粽子比赛
- 西班牙作家:西方世界应更多了解而非妖魔化中国
- 既要新鲜有趣又要规避说教 少儿剧就该“知难而上”
- 苏丹武装部队宣布同意继续停火72小时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4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93亿美元
- 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开展校企合作 探索本地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 日本H2A火箭发射第三次取消 搭载日本首个月面探测器
- 积极探索养老志愿服务有效方式
- 甘肃积石山灾区首批3个集中安置点实现双电源供电
- 原创音乐剧《飞天》首演 敦煌艺术跃然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