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重感冒,谨慎坐飞机?
气温乍暖还寒,感冒的人不在少数,不少患者得的还是重感冒。日前有一网友发帖表示,自己因为重感冒后坐了飞机耳朵巨疼,被诊断为急性中耳炎。此事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不少网友也分享自己有类似的经历。
对此,南京江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倪荣生解释,重感冒后耳朵咽鼓管功能确实会下降,而这正是影响耳膜的重要原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日前,网友“亲大鱼”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自己是从大年初三开始发烧,初七搭乘飞机回北京。在回北京的飞机上,感受到气压变化随之耳朵巨疼,“绝对不是一般坐飞机的不适,当天晚上耳朵疼的都想看急诊。”“亲大鱼”说,自己第二天立马就去了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急性中耳炎,“算是第一次亲身体会这个热知识了。”
“严重了还会穿孔,来自前空乘的经验”“春节期间刚经历过,做吞咽和张大嘴都没用”“以前不知道,刚好有一次感冒坐了飞机,在飞机上一觉醒来突然感觉耳朵像被蒙住了一样,可把我吓的”……在“亲大鱼”帖子的评论区,有相似经历的“病友们”聚在了一起。
那么重感冒坐飞机容易耳朵疼甚至中耳炎究竟是为啥,有科学根据吗?在接受采访时,南京江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倪荣生肯定了这一“热知识”。他表示,这与人体内一个叫做咽鼓管的管腔有关。“咽鼓管一头在鼻腔后方的鼻咽部,另外一头在耳膜后面一个叫鼓室的腔。”专家介绍,咽鼓管是连接鼻腔和耳朵之间的一根很细的管子,其主要功能就是调节鼓室的压力,还具有引流的作用,假如鼓室里有液体,可以把液体给排出去。
通常情况下,咽鼓管是“关闭”的状态,而在打哈欠、做吞咽动作或者捏鼻子鼓气的时候咽鼓管便“打开”了。“我们坐飞机的时候,特别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会感觉到耳朵里面闷,就是因为耳膜外空气压力产生了变化,因此这个时候咽口水、打打哈欠之类的动作让咽鼓管开放,也是帮助调节鼓膜内外压力。所以在乘坐飞机的时候咽鼓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潜水的时候也同理。”
得了重感冒,患者鼻腔里大多堵塞了很多分泌物,导致咽鼓管通向鼻咽部的咽口被分泌物堵塞,还可能因为被鼻腔炎症波及,导致咽鼓管咽口肿胀而堵上。“这种情况下,咽鼓管功能下降甚至丧失,无论是打哈欠还是做吞咽动作,它的管道都打开不了,内外压差大,就可能导致耳膜的损伤,轻则引起中耳炎,重则导致鼓膜的穿孔”,倪荣生解释。
因此,专家总结,“重感冒的病人尽量不去坐飞机”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一定依据。“如果必须要出行,可以提前吃一些含有收缩鼻甲药物成分的感冒药,或是吃一些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的药物。也可以冲洗鼻腔来改善。”倪荣生提醒,在乘坐飞机后如果出现了明显的耳朵疼痛,或者即使没有疼痛,但下飞机一两个小时后耳朵“闷闷”的感觉仍然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如果不及时注意,咽鼓管堵塞后耳膜后的气体会被慢慢吸收,造成负压产生渗液,还可能导致粘连,就更麻烦了。”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Z世代”画像中国|香格里拉以一道彩虹,迎接他们的到来……
- 马来西亚“同学”分享在华培训经验:“富有成效的时光”
- 中国创新指数走势表明:我国创新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 《川菜产业国际化发展报告(2024)》在四川德阳发布
- 阿尔及利亚将于9月7日举行总统选举
- 从“海尔”到“海尔智家”,中国企业如何深度参与全球化
- 吉林松原市长岭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 印度外长拒绝美国邀请:不会加入“北约+”机制!
- 十年来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提升
- 调查显示看过科普短视频的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的比例更高
- 工业化、本土化、品牌化:暑期档刮起科幻风
- 德媒:排除中国5G的欧盟国家,落后了
- 法国足协主席勒格拉埃辞职 身陷争议与丑闻
- 浙江庆元乡贤“归巢”助发展 秀珍菇撑起“致富伞”
- 东西协作公益助学 海信冰箱冬日送温暖开启陇南之行
- 中国动画电影潜力无限
- 激扬青春 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 春节假期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2.93亿人次
- “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营商环境联盟智库”正式成立
- “双11”期间 铁路入藏电商货物预计日均超300吨
- 热门推荐
-
- 澳大利亚学者:他们担心我打破西方的“新疆叙事”
- 高考首日降雨高温齐聚 请考生合理规划做好应对
- 巧借文创传承非遗 中国年轻人乐享“国潮生活”
-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开幕
- 中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奠基
- 中新健康|个性化定制护肤,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 湖南打造在非首个经贸深度合作联动功能区
- 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洲同心”主塔封顶
- 专家号3700!小心陪诊变“黄牛”
-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75万人次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西岑科创园区加速建设
- 美媒称拜登支持荷兰首相任北约秘书长
- 去年新疆中药品种销售总额逾27亿元
- 网传“19岁孤儿被中介骗至郑州4天未吃喝”与实情不符
- 加拿大多伦多唐人街将连续两日举办龙年新春庆祝活动
- 法国地方政要热议中法文化交流 期待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世界观
- 幼儿园“半日班”的喜与忧
- 郑州:到2025年初步建成立足中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会展名城
- 浙江柯桥公职人员违规聚餐?官方:涉事人员已处理
- 国家防总维持针对辽宁、吉林的防汛三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