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奠基
中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效果图。 中国海油 供图
中新网7月21日电 题:中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奠基
中新财经记者 王恩博
记者2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中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奠基仪式当天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举行,建成后将首次实现我国海洋油气装备从设计、制造、运行到检测、维保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生产运营,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核心装备制造及运维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该基地由中国海油下属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发展”)投资并分两期滚动建设,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具备油田生产、油田钻采、油田节能减排、油田智能配套产品及水下装置等海洋油气领域关键核心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及运维能力,持续推进关键核心装备国产化进程,有效提升我国海洋油气生产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助力打造现代海洋油气核心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基地项目总负责人冯绍明表示,过去的海洋油气装备从设计、制造到运行、检测、维保的全生命周期需要不同服务商各司其职,不同链条间的壁垒影响了生产和维保效率。新建基地将以“设备设施预知性防治一体化平台”为核心,打通各产业链场景和智能制造的数据壁垒,打造设备设施健康感知实时化、专业服务预知化、运维业务协同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的新型装备运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实现海洋油气装备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更好助力海上油田生产降本增效和绿色低碳。
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总经理童理介绍,基地建成后,产品设计、制造和运维各环节能够实现智能化联动,通过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和实时监控产品运行状态,做到在产品出现故障前就提前预防、提前治理。
据了解,新建基地以“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员工友好”为目标,将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理念全流程、全覆盖地植入项目建设各环节。园区屋顶将配套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节约电量约400万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99580吨。用于办公和生活的太阳能系统,则每年可节约电量约5万千瓦时,按目前的技术指标计算寿命周期内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00吨。基地还计划从外部引入“绿电”,建设“零碳园区”。(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 我们一起走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实现更有温度的发展
- 广东省惠州市财政局副局长陈镇坤被查
- 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推介会在柏林举行
- 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在浙江横店开机
- 山西打“四大战役”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
- 青海海东:为敢想的人“开绿灯” 为敢干的人“兜住底”
- 入夏防晒列入日程,美白神器靠谱吗?
- 刘德华、宁浩携新片《红毯先生》亮相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黎巴嫩军队总司令约瑟夫·奥恩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 中国A股周五上涨 沪指重返3000点
- 夏威夷野火仍有850人失踪 拜登视察被烧毁的小镇
- 冰川飞行、海上“自驾” 年轻人追求特色出境游
- 甘肃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近年实施生态及地灾搬迁28万人
- 中国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我们是民企的娘家人”
- “大时代的女儿”乐黛云:面对苦难,既不沉默也不沉浸
- 湖南平江探矿获突破 一金矿区远景储量超千吨
- 埃及总统呼吁推动巴以局势降温
- 西安建大创新团队:智慧化方案破解城市停车难题
- 晋电“下江南”最大通道年度累计输送电量破500亿千瓦时
- 四川: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累计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
- 热门推荐
-
- 彩头好寓意妙,柿子奶茶喝过没?
- 入梅以来安徽出现四次强降水过程 沿江江南累计雨量235.1毫米
- 以军空袭黎巴嫩首都南郊 黎巴嫩真主党高级指挥官身亡
- (“一带一路”10周年)川黔铁路小南垭站的蜕变:从货运小站到大道枢纽
- “中国科技第一展”25载见证科技发展“脉动”
- 京东小时达“名酒保真”专区上线,茅台系列、五粮液、汾酒等品牌名酒全保真
- 报告: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9849.5亿元
- 英国监狱即将“爆满” 新政府或将提前释放囚犯
- 第135届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顺利入境
- 世界首条“高速公路”秦直道历史文化价值再定位
- 人民网评:以健康防护守住健康防线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报告1例鼠疫病例
- 浙江经济观察:“企呼我应”何以促进高质量发展?
- “科学家带你游三山五园”探寻海淀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和传承
- 印尼国家清真寺开设中文培训班
- “孤独咖啡馆”不孤独
- 改善营商环境+实施优惠政策 这里的企业跑出加速度
- 男子聚餐饮酒后死亡 酒友是否担责?
- 中医养生市集夏日升温 中医药文化融入潮流生活
- (走进中国乡村)“龙舟故里”湖南汨罗龙舟俏 加速“划进”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