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潜力无限
【文艺观潮】
“六一”国际儿童节如期而至,电影六一档携《潜艇总动员:寻龙》等多部动画电影登场,受到大众关注。春节档上映的《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三次延长放映,票房突破20亿元。2023年动画电影市场整体票房达2020—2022年均值的2倍以上,一年内出现《长安三万里》《熊出没·伴我“熊芯”》两部十亿元级票房电影。这些现象表明,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偏好明显增强,动画电影正成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站在这样的发展节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动画电影出现的新现象、新趋势,以科学发展观念,挖掘动画电影的巨大潜力。
类型升级成就更多“合家欢”观影现象
有一段时间,提到动画电影,人们的反应就是“给小孩看的”。由“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等以低龄群体为目标受众的电视动画IP推出系列动画电影,受到小观众追捧。然而,部分作品将“低龄”与“低幼”甚至“低智”画等号,故事缺乏深度,内涵空洞浅白,孩子看后留不下什么有益思考,被孩子拉进影院的家长更是将一两个小时的观影视为煎熬。针对这个情况,创作者调整思路,以强情节、震撼视效满足成人观众的观看需求,又出现说教味过浓、成年人议题少儿不宜等新问题。其实,无论是“低幼化”还是“成人化”,都是创作者错误地将儿童和成人审美趣味对立起来的结果。动画电影若想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市场认可,必须进行类型升级,走“合家欢”路线,找到不同年龄观众审美趣味交汇相通的地方。
儿童的审美心理建立在直观具体的形象基础上,偏好拟人化的童话、神话。而成人更多地受到理性逻辑的支配,喜欢贴近现实,有文化深度,能引发哲思的影视内容。但每个成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童年情结”,渴望重新体验充满爱与美的童年世界。所以,成长成了众多“合家欢”故事的主题——这既契合儿童内心渴望长大成人,早日体验成人世界的诉求,也满足成人观众释放情绪和慰藉心灵的需求。比如,《熊出没·逆转时空》里的光头强偶然得到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为挽救朋友熊大、熊二而展开时空冒险,再次获得心灵成长。这个故事找到了成人重温童年、回顾人生的愿望与儿童体验生活、预演人生的愿望的结合点,将对都市职场发展、人生价值追寻等现实议题的思考植入戏剧深层结构中,再以妙趣横生的喜剧情节讲述出来,营造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空间,使不同年龄层的受众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特性发现文本中不同的魅力,为“合家欢”创作提供借鉴。
用当代审美观念对优秀传统文化再解读
“合家欢”应在简单易懂的故事中蕴含一种深邃度和复杂性,而在作品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回溯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历程,传统文化内容是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尤其是曾创造中国动画发展高峰的“中国动画学派”,其作品大多以传统文化为创意源头,以中国元素为表达形式,以民族风骨为精神内涵。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随着文化自信的稳步提升,人们不再将传统文化视为遥远的古代遗产,而是把它们当成可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文化资源。很多动画电影创作结合时代特色与审美需求,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吸收利用,业界将此创作潮流称为“新中国动画学派”。
从“中国动画学派”到“新中国动画学派”,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表达策略经历了从重现式表达到重构式表达的转变。《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电影不论故事情节还是角色设定,都力求忠实原故事,以动画形式对文字记录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视听化创作。在20世纪影视行业尚不发达、人们文化娱乐选择匮乏的情况下,这些作品让观众直观形象地了解传统文化内容,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新世纪以来,随着影视行业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崛起,人们的观影经验愈加丰富,观赏渠道愈发便捷,越来越不满足于在电影院重温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动画电影人及时调整创作策略,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用当代审美观念进行再创作。这种重构式表达主要体现在对情节的陌生化处理、角色的颠覆性重塑、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化诠释等方面。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把人们印象中俊朗勇毅的哪吒塑造成爱惹麻烦、渴望父母关爱的“熊孩子”,把“哪吒闹海”的传说演绎成哪吒努力改变自己魔丸转世、将遭受天雷灾难的命运,守护陈塘关百姓的故事,还把原故事所弘扬的疾恶如仇、除暴安良、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融入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富有现代意识的宣言中来,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介质
动画电影不仅为国内观众喜爱,还跨越文化壁垒,受到外国观众的喜爱,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介质。2020年至2022年中国电影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前30名的榜单上,《新神榜:杨戬》等动画电影榜上有名;《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线,吸引很多观众二刷、三刷;《深海》在法国上映时,观影人次超15万……近年来,动画电影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
分析这些作品吸引海外观众的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它们在多种文化交融沟通的过程中既坚守中国独特的审美文化,又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比如,《深海》讲述少女参宿在父母离异后,难以融入父亲的再婚家庭,在梦境中来到神秘海底世界,开启一段独特生命旅途,获得心灵疗愈的过程。创作者自主研发“粒子水墨”技术,用亿万粒子堆积出斑斓的洋流、火红的云海、翻腾的海浪等具有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的景象,表现参宿想象出的神奇世界,表达参宿对情感温暖的希冀渴望。对视听奇观的欣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和生活的探寻,都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审美意趣方面的共通点。《深海》以这些内容拉近作品与海外受众的心理距离,让他们产生浓厚的观影兴趣和共情心理。除了如《深海》这般探索中国文化元素国际化表达的做法,我们还可以将世界文化符号进行本土化编码。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朋克风的黑眼圈眼妆塑造具有反叛精神的少年英雄形象。《新神榜:哪吒重生》将故事设置在东海市充满工业气息的场景中,赋予作品一种后现代风格。《摇滚藏獒》在主人公的追梦过程中大量运用西方风格的摇滚乐,烘托阳光励志的氛围。
动画电影人以“以我为主、化用天下、纵横古今”的气魄,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对外来文化元素进行融合,致力于创作出更多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诉求的优秀作品。顺着这种思路发展下去,推进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民族与世界深度融合,充分释放新技术、新理念赋能创作的巨大潜能,中国动画将以更为丰厚的人文内涵、崇高的艺术品格、非凡的观赏体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观众好评和市场肯定。
(光明日报 作者:黄华、谢凌帆,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布会召开
- 黑龙江:今晚起寒潮来袭 大兴安岭最低温-36℃
- 签约2083亿元 世界奶业大会全产业链招商推介会收获满满
- 商务部谈G7声称未寻求与中国脱钩:希望将表态落到实处
- 聚焦传承传统饮食文化 第九届穗台青年论坛在广州举办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吉林站启动
- 江苏推行“家庭药师进万家”打通居民安全用药“最后一步路”
- “碳”路先行|对“症”施策 山西交城优化服务助力转型发展
- 昆仑万维成为北京市首批模型伙伴和投资伙伴
- 擦亮品牌引客来 江西南昌启动2023年优秀旅游服务提升季活动
- 国家医保局:DRG/DIP付费基本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举办中日电影人交流会
- 贵州新一轮找矿行动实现重大突破
- 中英人工智能协会2024年会举行
- 孕期饮酒会改变婴儿大脑结构
- 云南近五年审理未成年民事案件18000余件
- 上海图书馆东馆打造中国首个“悦读森林” 延展室外阅读空间
- 守底线、促增收 我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 兔年说兔丨元代瑞兽水晶兔,爱了
-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贴现(三十四期)国债(91天)
- 热门推荐
-
- 《关于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 解读答问
- 集大原高铁全线进入运行试验 太原至呼和浩特2.5小时可达
- 粤化妆品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 正由“大体量”向“高质量”转型
- 火遍大湾区的“高女人”,究竟什么来头?
- 3600秒,拉住“情绪漩涡”里的青少年
-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 “真金白银”拉动消费促市场升温
- 电影正走向死亡?
- 美股道指跌逾千点 衰退恐慌不减
- 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生物制造技术专题赛天津启动
- “国家耻辱日”!英国首相苏纳克为这件事道歉
- 阿富汗西部发生洪灾 已致50人遇难
- (两会声音)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翻新 代表吁建立溯源核查处置机制
- (聚焦博鳌)专家热议人工智能发展:AI不是“万灵药”
- 辽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 曾全网关注的小石头,如今怎么样了?
- 29日夜间至30日夜间北京大部分地区预计有暴雨
- 著名表演艺术家金书贵病逝 享年75岁
- 西藏布达拉宫迎来新一季粉刷
- 各地区就业市场“热气腾腾” 多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冲刺“开门红”
- 国际识局:他一天内失去36名亲人,加沙人道危机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