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为什么蝙蝠感染冠状病毒后不会生病
科普:为什么蝙蝠感染冠状病毒后不会生病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彭茜)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认为可能是多种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为何蝙蝠长期携带冠状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奥秘”。
一项新近发表于英国《科学报告》的研究以实验验证了蝙蝠细胞可和病毒长期共存的假说。研究人员让MERS冠状病毒对一种大棕蝠的细胞进行长达126天的持续感染,并通过检测蛋白质、转录体和基因等方式分析被感染细胞。研究发现,尽管MERS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杀死人体细胞,但却可在蝙蝠细胞中与宿主长期“和平共处”。
研究人员介绍,一旦暴露于病毒之下,蝙蝠的“超级”免疫系统就会维持自然的抗病毒反应,该功能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物种中都被“关闭”了。研究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长期被感染的大棕蝠细胞中I型干扰素的基础水平非常高,可能抑制了病毒的持续复制。
与此同时,MERS冠状病毒本身也迅速产生了特定基因突变,从而适应蝙蝠细胞。被感染的蝙蝠细胞还具有抵御病毒重复感染的能力。综合上述原因,大棕蝠可在长达数月时间内持续携带MERS病毒而不患病。
但论文通讯作者、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微生物学家维克拉姆·米斯拉说,如果蝙蝠遇到一些压力,如感染其他疾病、被迫离开栖息地,其免疫系统与病毒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导致病毒增殖并可能向其他物种传播。
蝙蝠是上千种病毒的天然宿主,有研究认为每种蝙蝠平均携带17.22种可能使人生病的病毒。研究人员曾分析一个含有2805种哺乳动物病毒的数据库,发现蝙蝠身上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病毒数量最多,是排在第二位的哺乳动物——灵长目动物的两倍,啮齿动物排第三。蝙蝠可直接将病毒传染给人类,也可能会先传染灵长目动物等其他动物,再传给人类。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2月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新冠病毒与蝙蝠身上的TG13冠状病毒毒株基因序列一致性高达96%。TG13是迄今已知的与新冠病毒基因最相近的毒株,表明蝙蝠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自然界宿主。
尽管蝙蝠会携带多种病毒,但科研人员也强调人们不应将其视作“敌人”。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日前援引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科研人员西蒙·里珀格的话说,蝙蝠远非我们的敌人,它们在某些方面也有助于维护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比如,热带雨林中有的蝙蝠以水果和花蜜为食,从而帮助花卉传粉和播种。而欧洲的食虫蝙蝠则会捕食大量可能引发虫灾的昆虫。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林都”伊春:打造低空飞行消费新业态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再添大医院 专“心”辐射京津冀
- (新春走基层)这座民间博物馆,藏着江南庭院的“乌托邦”
- 国内大模型实现“长文本”突破
- 中新健康 | AI影像识别,如何从眼底洞察健康?
- 韩坠机事故已有146名遇难者身份被确认 代总统要求全面革新航空安全体系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广东海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用“健康”迎接“梦想”,张黎刚在长期主义的路上追光前行
- 文旅消费活力十足
- 河南洛阳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Ⅱ级)预警响应
- 2024年黑龙江粮食产量1600.34亿斤 连续15年位居中国第一
- 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发布导演特辑
- 外企在中国|国际矿业巨头,与中企共同开发全球最大铁矿
- 探访“青春漠漠搭营地”:沙漠的呼唤 年轻人的回响
- 南非警方正在识别非法采矿头目 已发现78具矿工遗体
- 意大利多家工会和政党抗议政府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 云南打好“组合拳” 活跃口岸经济
- 领福字 赏灯会 看展览 逛美术馆过文化年成热门
- 上海不断探索和创新 让“育人大课堂”融入教学全过程
- 首届黄逗菌国际艺术季在山东青岛启幕 汇聚海内外11组艺术家作品
- 热门推荐
-
- 日媒:日本4月29日将解除新冠防疫入境检疫措施
-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拜登和特朗普都在着急“邀功”
- 从农村来回农村去 “90后”医学生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
- 前三季度中国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5.9%
- 新漫评:为菲律宾挑衅行为站台,谁在南海兴风作浪?
- 全新升级桥梁造塔机在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投用
- 北京多举措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
- 我国再添四项人类非遗代表作(新时代画卷)
-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1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
- 嗨,泉州|吃碗糕、送花灯、踩街……这些民俗你知道几个?
- 专访漫画家白茶:以“喵星人”为媒传递治愈与欢乐
- 云南镇雄灾区阴有冻雨 注意防寒保暖和用火用电安全
- 北京演艺集团人才演出季10日启幕 七台新创作品将在京上演
- 中国与东盟共商疫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马来西亚古晋氢能源智轨项目首列批量车下线
- 打造“一笑倾城2.0” “适老化”土味网红养成记
- 工作超负荷待遇偏低 护士缺口啥时能堵上
- 全国妇联等11部门部署开展2024年“六一”庆祝活动
- 在恢宏画卷中彰显民族审美与精神
- 揭露职场骚扰反被诉 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