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新网12月5日电 农业农村部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杨鹏介绍,土壤普查可以查明土壤的类型、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利用结构和耕地的利用方式跟四十年前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亟需掌握当前土壤质量的状况,为土壤科学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基础支撑,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总体而言,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守住一条红线。即守牢我们的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占用刚性增强,要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摸清耕地的数量状况和质量底数。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已经摸清耕地数量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实施耕地质量的“全面体检”。
二是提供一个支撑,即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土壤肥力与健康指标数据做支撑。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需要详实的土壤特性指标数据作支撑。指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需要土壤养分指标数据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精准化更离不开土壤大数据的支撑。
三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即保护环境,发挥土壤资源生态功能。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用地的土壤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区域农田土壤退化问题突出,有的地块土壤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土传病害加剧,都制约了土壤多功能的发挥。全面掌握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的土壤性状,可以有效发挥土壤的生产、环保、生态的功能。
四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即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高效利用土壤资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需要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水土光热等资源的利用率。有土壤普查的基础数据作支撑,有利于推进农林牧业生产布局优化,因土适种、科学轮作,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多业发展,实现既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保食物多样,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法院支持爱心人士监护,“野娃儿”开心了
- “人工智能+”首次提出 AI技术降低外贸门槛
- 陕西杨凌奏响“上合之夜”音乐会 用艺术推动上合国家文化交流
- 京津企业携手共建产业生态圈 签约项目41个
- 兰州:逾百名“金城首席科普专家”寓教于乐让科普“有料更有趣”
- “新能源+”为中国西部农村蓄能加码
- (经济观察)市场化债转股“主力军”赋能科创企业加速成长
- 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三连跌” 政策多次释放积极信号
- 雷士照明点亮三亚体育中心,助力少数民族运动会圆满举办
- 元宵周末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38%,夜游看灯成热点
- (财经天下)日本告别负利率,股市还能继续涨吗?
- 印巴再次交火!印度:一名印军士兵死亡,已向巴方交涉
- AI时代,中华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 直播卖金融产品,需要且行且规范
- 昆仑山大峡谷旅游景区被授予国家4A景区
- 商务部就美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答记者问
- 河南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推测为古国君主墓葬
- (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谈文旅热:借力AI让传统文旅迈向数字文旅
- 国庆假期各地“花式”迎客 这些宝藏打卡地藏不住了
- 广东首个内河码头船舶污染物智能接收装置投入使用
- 热门推荐
-
-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推动数字技术与工程建设行业深度融合
-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非中交往贵在相互尊重 共同发展
- 旅游景区文明引导工作指南发布 提示游客不乱喂动物
- 新疆吐鲁番:“水火不容”到“水火并进”
- 3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继续回稳向好
- 亚美尼亚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 700分考入清华,却要跨省转学?“逆向转学”引争议
- 科创板累计上市新股500多只 沪深北交易所多举撑“创新自强”
- 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启幕 签约项目19个
- 喝完茶会感觉饿?塑料茶袋安全吗?答案是……
- 汽车陪驾服务不能游走在“灰色地带”
- (两会速递)易纲: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
- 甘肃检行合力共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 市场监管部门:健全推动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
- 浙江横店变“竖店” 网络电影微短剧拍摄忙
- 全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用地
- 澳大利亚澳华交流中心举办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
- 踏青赏花正当时 广东启动森林文化周春季活动
- 从“罗平警方”到“茶城森警”……云南普法何以出圈?
- 德国向乌克兰承诺新一轮军事支持 乌总统:希望在2025年实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