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乐安小桑蚕“织出”大产业
中新网江西乐安7月1日电 (巫发阳 王昱 熊细娇)眼下正值桑蚕养殖繁忙期,走进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广袤的田野上种植了连片桑树,农户们忙着采摘翠绿的桑叶,无声地述说着丰收的喜悦。
蚕房内,养蚕大户周家茂正将新鲜的桑叶铺在架子上,一条条雪白肥胖的蚕吃得不亦乐乎。“我从1991年开始养蚕,从2亩地发展到350亩地,蚕房超3000平方米,现在每年能够产出500多张蚕、干茧10吨,年毛收入120万元左右。”
回顾30多年的养蚕经历,周家茂告诉记者,20世纪九十年代,为增加家庭收入,他开始尝试养蚕,但是由于桑树种植面积小,加之缺乏经验和技术,一年到头只能产出半张蚕。然而,他并没有气馁,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逐步解决了技术难题。
种桑养蚕不仅让周家茂一家实现脱贫致富,还有效解决了周边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董春贵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工作了13年,老板人很好,工资从原来的60元一天涨到了110元一天。这份工作不仅方便我照顾小孩,还可以补贴家用。”
据了解,每当蚕桑园农忙时,一天就有几万斤的桑叶采摘喂食需求,因此周家茂雇用了当地10多名村民来基地帮忙,每年支付村民的工资就达到了50万元以上。
桑蚕产业是乐安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共有11个桑蚕种养乡镇,200多户蚕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免费为农户购买养蚕保险,增强保障系数。同时,安排专人技术服务,定期邀请桑蚕专家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促进桑蚕产业做大做强。”乐安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陈继明介绍。
为保障种桑养蚕户持续增收,乐安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多个桑蚕产业基地,通过整合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的蚕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垃圾分类责任将立法
- “百万扶贫资金”免费领?警惕诈骗新花样
- 酒类行业唯一 青岛啤酒第四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
- 西安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执行Ⅱ级应急响应
- 以防长称以军要为“所有可能性”做好准备
- 20年治不好的头晕心悸 竟是这种颈椎病闹的
- 视频丨专家解读:中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实体经济稳固增长基石
- 克宫:普京的和谈提议未设期限 乌克兰反应可以预见
- 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健康观察·聚焦人文科室建设 )
- 渝昆高铁云南境内首条超3.5公里隧道贯通
- 严莉莉谈企业家精神:肩负使命,坚韧不拔
- “开漕节”重现京城运河畔 “运河有戏”等活动陆续登场
- 广东最大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下水投产
- 百家基金进洛阳产业峰会启幕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受关注
- 天津:行洪工作仍在持续 子牙新河洪水预计9日抵津
- 打造中国服务贸易“金字招牌”
- 2023上海书展定于8月16日至22日举办
- 武契奇:塞正尽力在俄和西方间保持中立,但无法保证将来也如此
- “与中国深化合作给我们带来广阔机会”
- 热门推荐
-
- 北京亦庄出台“稳增长十条”促开门红 支持资金达6亿元
- 内容自相矛盾!这份对以军的报告体现美式“双标”
- 扩容提质强化就业保障
- 哈铁春运预计发送旅客1172万人次
- 广东举办旅游发展大会 20个重点项目签约
- 港商启航迎“新”:让AI助力中国产品文化双出海
- 第二届“荣程·百花文艺周”系列活动今日启动
- 青海产地水产品连续9年药残抽检合格率达100%
- 高价回收是诱饵!警惕以“订单农业”为名的骗局
- 美墨边境移民问题难解 美一民间组织计划阻止移民入境
- 用人单位不买工伤保险要担责
- 中国海警安定舰巡航偶遇中华白海豚
- 天热血压降低 不等于高血压被“治愈”
- 00后大学生做起互联网“新农人”:售出12万件农资,给26万“老铁”讲致富经
- (两会现场)“部长通道”再启,集中回应关切
- 中新健康|512护士节:守护“身心的伤口”:靠技术,更靠耐心
- 四川雅江发生森林大火 500余名森林消防赶赴火场
- “澜湄蓉欧快线”班列首发
- 时隔20年再合作 刘德华重新认识梁朝伟
- 哈铁春运累计运送旅客1169万人次 同比增长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