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有故事丨“中国专家的到来,让我们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贝宁是非洲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贝宁中部的帕拉库是该国重要棉花产区,被称为“白色金子”的棉花是当地众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自2013年起,中国援贝宁棉花种植技术项目落地该地区,现已圆满完成第三期工作。
中国援贝宁棉花第三期技术项目组专家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通过开展棉花良种选育、种植技术示范、农机技术培训以及农机设备援助等工作,促进贝宁棉花生产提质升级,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沈志万表示,棉花是贝宁农业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经过中方三期援助项目的实施,贝宁的棉花产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沈志万:在我们到来之前,当时它的产量大概是1.2吨/公顷。经过连续三期的技术援助,在我们的示范区域内,平均产量达到了2吨/公顷。从1.2吨提升到了2吨,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沈志万看来,农业机械化有助于提高贝宁棉花种植的生产效率,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沈志万:我们项目组进驻以后,我们首先在示范地进行机械化操作,也就是说开沟、施肥、打药等等,咱们全部采用的是机械来做的,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他们的劳动力,把他们的双手解放出来,我认为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帮助。
多纳蒂安·埃津是美丽城村村民,他在中国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学习棉花种植,受益良多。
多纳蒂安·埃津:有了中国农业专家组,棉花耕作实现了机械化。他们会给我们建议,告诉我们要按时播种、清除杂草、按时施肥,他们也会到田间地头做指导。我们尊重他们的意见,最后你会发现,棉花产量提高了。
沈志万表示,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贝宁当地棉农生活的巨大变化。一期项目开始时,项目驻地旁还只有零星几座土坯茅草房,现在放眼望去,全是村民新建的砖瓦房。
沈志万: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建了有大概几十户的砖瓦铁皮房,这个砖瓦铁皮房在当地来说就是非常好的房子了,因为收入增加,大大地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
萨马·穆萨来自甘多孔库马村,他介绍说,棉花生产机械化改变了当地的劳动方式,提高了棉花产量和民众的生活水平。
萨马·穆萨:中国农业组的技术太棒了,他们给我们种子、化肥,效果很好。这些技术真的很好,我们过上了想要的生活。中国专家到来之后,他们会给我们建议,他们真的很友善,对我们很好。
中国援贝宁棉花第三期技术项目组组长首小勇介绍说,项目通过开展棉花良种选育、种植技术示范、农机技术培训以及农机设备援助等工作,促进贝宁棉花生产提质升级,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首小勇:我们的技术援助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新农具、新农资、新技术,让更多贝宁人民感受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贝宁棉花产量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在非洲地区棉花生产国中排名第一。
沈志万表示,自2021年中国援非洲贝宁棉花第三期技术项目启动以来,共开展20余次培训,接受培训的学员已成为当地推广棉花机械化种植和科学种植的骨干人才,他们学习驾驶拖拉机、打药施肥、防治病虫害,掌握了多方面的技能。
沈志万:培训的范围除了附近农民以外,还包括农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帕拉库大学农学系的学生以及一些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官员,范围非常广泛。他们对中国专家的评价是可亲可爱,比较实在。
多年的相处中,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友谊。项目组捐助村里的学校,向当地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和自行车,通过打水井提供饮水等等,还给当地修建了足球场。
多纳蒂安·埃津:我以前住在一间小房子里。跟中国农业专家组一起学习和实践之后,我能有更多的收入,还盖了大房子。中国农业专家还在这里组织足球比赛。比赛很吸引人,很多年轻人都来。跟中国人在一起非常好,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来帮助我们。他们的确值得表扬。
首小勇表示,希望能将棉花生产机械化推广至中部其他地区和北部地区,提高贝宁全国的棉花产量。
首小勇: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秉承“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遵循“授人以渔”的工作方法,在保证完成技术援助任务的同时,真心实意地同贝宁人民建立友好和谐的民间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当地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
采编丨安然
主持丨葛鹏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孙伶俐
监制:潘晓英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经济观察:宁波探索“以数强实”新路径
- 湖北堵河源:林麝母子相依活动画面温馨
- 履职一年间 | 赓续红色基因 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
- 2024年江西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新发展 体现三大亮点
- 滇派龙狮闹元宵:在活态传承中“舞”出未来
- 中亚媒体人参访新疆霍尔果斯感受发展变化
- 强对流预警!京津冀等20余省区市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
- 长治国家高新区出实招聚英才 “筑巢引凤”开启发展“强引擎”
- 香港举行研讨会探讨大湾区港企经营策略
- UNAIDS报告:2022年全球新增13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食品中随意添加金箔存在安全隐患 向“镀金”食品亮剑
- 浙江文旅观察:“游浙里”如何形成有别于OTA的核心竞争力?
- 6月下半月中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 商务部:将继续欢迎美企在华发展
- 【光明漫评】“五一”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折射经济发展活力
- 日本鹿儿岛县近海发生5.2级地震
-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
-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 宁夏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统一调整为15%
- 科技助力许多废弃物“改头换面” 服务衣食住行
- 热门推荐
-
- 野生狐狸踩住捕兽夹 消防员18分钟“解困”
- 从温暖家庭到智能家居,奥普以科技打造美好生活
- 青铜时代中国东北与中原如何互动交流?两地青铜器比较研究揭秘
- 留法海归、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生活
- 情牵两岸滇台同行 台湾网络新媒体人“寻宝”云南
- 约旦河西岸发生枪击事件致3人受伤 以军称已逮捕枪手
- 四个月内第三次“被捕”!特朗普出庭拒绝认罪
- 外贸光伏组件首次自福建东山口岸出口欧洲
- 第四届中英无障碍艺术论坛举办
-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庆祝长城奖学金设立30周年
- 黎巴嫩总理称将派军增援黎南部 呼吁以方遵守停火协议
- 安徽文旅切换“过年模式” 海内外游客沉浸式体验徽韵年味
- 下沉市场再现“途虎速度”,工场店突破6000家全国第一,地县市超五成
- 从章鱼触手吸盘上找灵感 仿生贴片促进口服多肽药物吸收
- 母婴室难找、体验差,谁来管
- (第七届进博会)打卡中国馆:丝绸“黑科技”让印染污水减排99%
- 受“格美”影响广东多地大雨 逾12万人被转移
- 美国一便利店遭“零元购” 数十名青少年抢走香烟和零食
- 浙江榧农守护千年香榧林:“古树也回馈着我们”
- 2024年中国小微特机器人大赛在江苏无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