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下的“账本”
“我国既是出口大国,也是进口大国,汇率过高过低都不好。”在7月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说,从当前看,人民币汇率虽然有所贬值,但没有偏离基本面。他分析说,长短期综合起来看,我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汇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可能升,也可能贬。但是往上、往下,都不会偏到哪里去。“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3次破‘7’,然后又3次回到了‘7’以内。这是2019年以来第四次破‘7’,但是这几天已经开始明显回升。”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318,较前一交易日调升209个基点。
汇率是一个国家整体政治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形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赵然认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市场无需过多恐慌,“当前人民币处在汇率超调的阶段,未来会回归到长期均衡。”
算好“保值”的账
和不少外贸企业负责人一样,华宇铮蓥集团执行总裁苏成喻吃过汇率波动风险管理不及时的亏,“2020年人民币升值,由于未及时结汇、未运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导致我司出现300多万元人民币的汇兑损失。”这家福建省晋江市的本土企业,原料来自本地,且没有进口中间品业务,是典型的出口型企业。
“出口型外贸企业看中的是订单的利润空间,人民币贬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出口业务形成利好,增加利润,但也会有反向作用。”在苏成喻看来,汇率波动具有复杂性,在市场汇率呈现双向波动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精准管理外汇汇率风险,“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企业的利润点”。
一家卫生用品材料生产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的趋势下,外贸企业汇兑损益管理的难度会有所增加。这些年为让订单保值,该公司使用过信保、锁汇、跨境结汇、远期结汇、期权买卖等避险工具。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出口订单相对稳定。
“出口型企业从接订单到收到最后一笔尾款,往往要4-6个月的周期,包括采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及最后成品运输等。”为不少出口型企业办理结汇业务的余发鑫,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狮分行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中心总经理。他告诉记者,钱货两清的过程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相对漫长,其间汇率的每次微小波动都会对企业汇兑收益产生影响,让订单保值是大部分出口型企业算账的出发点。
余发鑫记得的一个成功“锁汇”案例是,今年2-3月份,一家服装外贸企业陆续签约远期结汇240万美元,到期日为2023年4月至9月,目前均已结清。从锁定汇率上看,该企业核算订单利润使用的汇率大概是6.75,平均锁定汇率为6.86,“锁定汇率比预期高,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稳定住了利润。”余发鑫说。
这也符合两年前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所提及的“汇率风险中性”原则,即企业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财务决策,聚焦主业,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
靠好产品赢订单
“这轮美元、欧元升值的特点之一是,其各自的购买力增长并没有体现在消费领域。”余发鑫在调研走访企业时发现,以往欧洲客户把一些衣服看作快消品,换新的速度很快,但现在,平均每件衣服的“寿命”在变长。
眼下,他期待外贸企业在三季度的发力。他说,很多纺织服装、鞋帽类企业正进入反季节生产的旺季。一些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则认为,保证产品质量是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方法之一,“只有好的产品才会获得海外客户的认可,才会有持续的订单”。
“实际上2015年‘8·11’汇改之后,我们整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有了一个较大转变,出口产品也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在赵然看来,如今影响我国出口的主要是产品质量、技术含量以及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她结合2021年人民币升值时的情况举例说,当时国内出口并未受到明显抑制,“这显示出我国出口型企业正通过技术与产业升级,增强贸易竞争力,以及全球经济对于人民币需求量的提升。”
对于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波动,赵然认为“从长远看,这是一个短期的波动”。她解释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必然要面临的现实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这也是任何一个成熟的国际货币所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赵然提及的“8·11”汇改,对于提升人民币定价的合理性、市场化和国际化具有较大意义。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曾撰文分析说,从这天开始央行不再指导制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而是将人民币定价权交给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由市场的供求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定价。
刘国强也在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继续坚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他说,人民银行已经综合采取措施管理预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结售汇行为理性有序,市场预期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仍会保持动态均衡
一系列政策工具正为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保驾护航。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6月底召开的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上重提了一些表述,包括“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等,“预计后续稳增长工具将会围绕内生需求不足等问题接续发力”。
他说,中长期视角下,美元指数或随着美国经济逐步承压以及美联储紧缩政策接近尾声而有所走弱。同时,国内有望拉开政策“组合拳”序幕,并带动经济基本面触底回升,进而支撑人民币汇率企稳甚至重回升值通道。
“汇率是中性的,不能任性操控,否则不但捞不到什么好处,还会害人害己。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从长期看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从短期看是测不准的。”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刘国强结合当前“三个大盘”的情况说,从宏观经济大盘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国际收支大盘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从储备大盘看,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余额仍然稳居世界第一。
他表示,总的看,有这“三个大盘”做支撑,在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市”,仍然会保持双向波动、动态均衡。
“央行稳汇率的思路在于稳住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赵然看好下半年和明年整体人民币汇率的情况,她说,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周期去逐步恢复信心,而一旦信心提振之后,“经济反弹的力度和速度一定会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
(阮云天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那些租住在公寓里的年轻人
- 港澳青年赴甘肃研学绿色低碳:探生态环保科研之路
- 2024旅游迈上新台阶 携程揭示跟团游、自驾游、自由行、定制游发展新趋势
- 湖南双峰:外地车大雪中落水 众人跳入刺骨水塘中救人
- 从舌尖美食到新春氛围感 浙江“年味消费”升温
-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为肾癌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提供新策略
- 应对台风“格美” 福建海事局启动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
- 印尼万隆东南发生5.0级地震 有民众受伤房屋受损
- 江西畲族村多彩民俗喜迎“双节”
- 不忘初心,回到志愿军出征起点!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剧组全国路演丹东启程
- 新疆兵团新春惠民杂技专场震撼上演 民众乐享“文化大餐”
- 贵阳一地突发山火 警方通报:系男子焚烧自耕田杂草引发
- 外媒:美国陆军一名四星上将被解职
- 近观枫桥丨“管得严”、“离得近”的昌吉市建国路派出所
- 年轻人日常生活零记账?可能丢掉了重要的财富能力
- 昔日“夜宵顶流”过气了?
- (经济观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CCER重启释放积极信号
- 瑞士航空公司一架客机机舱冒烟迫降奥地利
- 两岸学者齐聚福州研讨《正谊堂全书·杨龟山集》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泾县“五美”集成 建设和美乡村
- 热门推荐
-
- 上海多措并举培养课后育人“主力军” 为学生营造个性发展时空
- 柬埔寨多个省份宣布成为“无雷区”
- 2024年长江口航道政务服务开放日活动在沪举行
- 探访国内规模最大客家文化建筑群:沉浸式感受千年客家文化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大连!
- (新春走基层)浙江:“方塘共兴”项目 携手贵州护童心
- 艾萨克·埃凯当选汤加新首相
- 宫崎骏之后,少数派新海诚何以打动观众
- 王贵荣:全国夏粮获得丰收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 这部“老带新”黑帮港片,“杀疯了”!
- 酱油中的“门道儿”,一次性说清
- 中国为柬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助力——访柬埔寨农林渔业大臣邓迪那
- 34家北京地区博物馆亮相 服贸会文博文创展区促文物融入生活
- 一年3000万人次游客踏访“木兰故里” 武汉黄陂出圈
- 喜气洋洋过新年 红红火火闹新春
- 人参“变身”记
- 非洲工商联盟秘书长:中国将为非洲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持 | 世界观
- 土耳其一炸药厂爆炸致12人死亡5人受伤
- 助力月球与深空探测 中国日喀则和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建成启用
-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农人养出“金”蟾蜍:特色产业实现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