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剧:聚焦中国工业的“硬核时代”
【文艺观潮】
近期,工业题材电视剧好戏连台:表现麓山重工华丽转身路程的《麓山之歌》收视率多日位居各大榜单前列,讲述华汽走向辉煌过程的《沸腾人生》获得业界专家点赞,展示北方机械公司涅槃重生的《大博弈》引发网友热议……这些作品既用生动影像记录我国工业由“制造”向“智造”的发展升级,又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新型工人爱岗敬业、锐意创新的时代风采,还用贴近时代的创新表达让高深的工业发展理念变得通俗易懂。这种从工业视角折射国家发展进步壮阔图景的手法,体现高度文化自觉,彰显当代文化自信,成为值得关注的热点文化现象。
让一段段国家工业记忆变得生动可感
我国影视剧自诞生之初就与工业题材密切相关。新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桥》就属于典型的工业题材。1958年播出的电视直播剧《党救活了他》讲述了上海医务人员全力抢救被烧伤的炼钢工人的故事,内容也与工业相关。可以说,工业题材天然带有主旋律的基因,是承载国家历史记忆、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艺术类型。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开始着手一系列经济改革,为工业题材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外来妹》《情满珠江》《乔厂长上任记》《车间主任》等优秀作品,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总体趋势,推动工业题材电视剧进入发轫期。但之后,随着影视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题材因涉及的技术性、专业性内容用视觉化呈现难度较大,出于经济效益和投资成本等综合考量,愿意尝试的制片方和创作者越来越少。尤其是新世纪初的十年,虽然涌现出《奠基者》《大工匠》等作品,但相较于其他题材创作的火热局面,工业剧显得有些冷清,既缺乏规模数量,有影响力的作品也不多。
这种情况在近十年得到了有效改善。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全社会对工业建设领域越来越关注。再加上影视业对重大主题创作持续发力,表现内容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息息相关的工业题材成了香饽饽,《大江大河》《奔腾年代》《麓山之歌》等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开阔的视角、专业的讲述激荡起观众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展现出工业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厚重与分量,标志工业题材剧创作进入新阶段。
把深奥的工业文化、工匠精神拍出时代质感
从工业题材发展历史来看,只有真切反映社会发展进步主流,真实反映工人群体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作品才能经受住时光的检验。近年来的工业题材创作站在时代的高度,将工业发展放在民族复兴大局中考量,不仅记录中国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步伐,还镌刻中国人从“被动”到“主动”的心路历程,在艺术上达到了闳中肆外的艺术境界。
创作者注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通过聚焦航天、钢铁、装备制造等工业类别下某一垂直细分领域的发展历程,折射国家前进步伐。如《麓山之歌》从一台领先世界的产品“麓山一号”诞生展开故事,涉及激光切割机、智能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多项尖端科技,表明中国工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必然性。《山海蓝图》里北钢人没有躺平在辉煌的功劳簿上,而是顺应时代发展来到渤海边建厂再创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承担国家可燃冰钻井平台所需特种钢材的冶炼,生动展现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逐梦蓝天》全景式展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过程,内容涉及尖端军事工业和大国重器的展现,填补了电视剧题材空白。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中国工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历程,还看到无数科技人员为突破关键“卡脖子”技术的艰苦努力,看到中国产业工人在技术与精神上的代代相传。工业题材电视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文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将冷冰冰的机器和技术拍出温度、情感
对工业题材电视剧来说,如何用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将冷冰冰的机器和技术拍出温度、拍出情感,展现工业之美、工厂之美、工人之美,既是创作难点,也是成功关键。近年来的作品在这方面不断创新突破,实现感染力、影响力的显著提升。比如《麓山之歌》采用多条叙事线索并行的方式。一条是方锐舟等国企领导之间的路线之争,一条是金燕子等普通工人的工作生活故事,还有一条是老一辈麓山人的奋斗历程,再加上政府决策、中外企业竞争等,以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交叉叙事,交织成丰沛宽阔而生活气息浓郁的工业发展画卷。
强化青春化叙事也是近年创作的一大亮点。很多作品在工人形象塑造上突破了以往汗流浃背、五大三粗的刻板印象,以更加现代的手法、更加多元的视角塑造新一代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唱响青春赞歌。比如《奋进的旋律》里的林杰,《沸腾人生》里的艾长安,《火红年华》里的夏方舟……这些青年既有专业技能,也有国际视野,还有大局意识,为实现中国工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奉献着智慧与汗水。这些作品伴随社会语境的变迁而演变,在思路上主动向主流观众靠拢,让创作跳动着动人的青春音符,为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打开新思路,受到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中国智造的不凡之路值得被影像大书特书
当前,工业制造尤其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科技和产业变革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工业强基成为时代发展的铿锵音符。中国工业发展到哪里,影视创作的镜头就应该跟到哪里。中国2亿多技能劳动者为艺术创作提供了鲜活的角色原型,中国工业近年来所走过的不凡之路值得被大书特书。今后,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还应继续聚焦“国之大者”,在开掘工业文化新内涵、挖掘工匠精神新实践上下功夫。比如可以关注人工智能、新材料、大数据、生命科技、宇宙航天科技、生态环保技术等新兴领域,用艺术手法讲好新型工业发展故事,记录国家前进步伐。
优秀的工业题材创作一定是那些将镜头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表现真实工厂现状,展现真挚情感的作品。这就要求创作者加强采风调研,深入车间、实验室,了解科研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的生产生活,表现他们的所思所想,从众多原型人物中提炼典型形象,让故事和人物从时代生活中自然生发出来。《火红年华》的编剧花了三年时间在攀枝花采访700余人,积累下120万字的采访笔记。《沸腾人生》剧组为寻找符合时代气质的道具,组织大队人马在全国各地搜寻了数月有余,找遍百余个老人的家庭,将细节的把控延伸到一针一线、一砖一瓦。
不可否认,当下的大部分观众没有工厂生活经验,与工业题材有一定隔阂。所以工业题材电视剧应着力用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让工业题材可亲可感,与观众共情共鸣。这就需要营造真实可信的场景,编织合理的戏剧冲突,始终紧贴工业的历史背景,始终引领技术的未来趋势,在史与诗、力与美的交融激荡中奏响新时代中国工业的昂扬凯歌。
(作者:胡祥,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海军两艘军舰紧急撤离我在苏丹人员
- 六国免签政策试行首日:厦门高崎口岸查验旅客大幅提升
- 2024年上海计划新增120座城乡公园 30座城市公园将24小时开放
- 快递新规施行满月 快递业发展现状如何?专家详解
- “汉语桥”哥伦比亚教育工作者访华团组开幕活动在天津举行
- 《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今晚寻访新安江畔的“未来乡村”
- 冰雪亚冬 极氪护航!极氪哈尔滨2025年亚冬会官方指定用车正式发车
- 印尼塞梅鲁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500米
- 韩国悬疑剧《那时,卞兴莲》亮相桂林艺术节 无声电影手法演绎悬案
- 伊朗西北部发生5.9级地震致至少3人丧生
-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 年纪轻轻胃先“萎缩”,还能逆转吗
- 公益项目上海启动 联动全国百家医院致力推进ADHD科学诊疗
- 跟着蒙曼走219国道!“道中华”边疆行特别活动“曼行国道”即将开启
- 上海发布《数字社区导则》 打造无障碍智能社会“社区样板”
- 苏彦韬:搭建美中文化交流之桥 让中国电影被“看见”
- 湖南岳阳钱团间堤发生管涌险情:已成功封堵3处
- 第六届江西农博会开幕 超600家展商掘金年货市场
- 文化十分丨让梦想伴随成长 揭秘春晚《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创作故事
- 岭南赏雪圣地金子山迎来今年“第一场雪”
- 热门推荐
-
-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名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家
-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收藏”时节这样养生
- 白龙江“致信”黑龙江 甘肃文旅“发力”
-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 2024年成都赛艇公开赛收官 成都体院夺冠
- 小电池释放大能量(小商品 大产业 )
- 河南保税物流园区“双11”业务同比增长超九成
- 山东多地探索“妈妈岗”就业新模式 畅通就业供需渠道
- 浙江文化观察:龙泉青瓷何以频频登上国际赛场?
- 社会各界探索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野性之美
- 江苏丹阳一男子酒后撒泼袭警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国家能源局9月核发绿证4.77亿个
-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浙江舟山:统战成员“各显身手” 海岛乡亲“富起来”
- 筑屏障强治理 青海西宁多举措坚持生态优先空间发展
- 如磐石般的生命质地 长篇小说《阿娜河畔》研讨会举办
- “碳”路先行 | 陕西榆林发展林业碳汇 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
- 允许户口回迁农村背后
-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一千亿件
- 2024年广西·凭祥中越边关旅游节聚焦文、商、体“三栖”共促边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