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胃先“萎缩”,还能逆转吗
如今,不少年轻人的胃“未老先衰”:嗳气、打嗝、反流,压力一大,胃病就犯了。“我还这么年轻,胃怎么就萎缩了?”本期大咖健康课,记者邀请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消化科主任赵君宁为大家解答。
大咖小传
赵君宁,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主任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静脉曲张学组委员。
1.胆汁反流持续加重,要当心慢性萎缩性胃炎
30岁的小张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忙,吃饭很不规律,晚上吃得多,早上没胃口,稍微多吃一点还会反流,平常嗳气、打嗝也越发明显。在家人的建议下,她前往医院做了胃镜检查,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消化科主任赵君宁告诉记者,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个疾病,又细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一般来说,萎缩性胃炎在年轻人中发病率并不太高。但临床上我们发现,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反流的患者,如果反流持续加重,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时间会提前。”此外,如果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胃炎等相关因素,随着时间延长,炎症加重,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年龄也会大大提前。”
30岁的年纪60岁的胃!如今不少年轻人备受胃病困扰。赵主任告诉记者,萎缩性胃炎并不是字面上的胃腔缩小了,而是指胃黏膜的固有腺体减少了,从而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根据萎缩程度的不同阶段,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对于年轻患者来说,不用过于担心,多数处于轻度阶段,一般1-3年之内定期进行内镜随访,并结合自身的生活方式,比如避免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
2.年轻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尽早根治
据了解,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并不典型,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此外,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及饮酒、吸烟、精神焦虑等因素也会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
赵主任提醒,大家体检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尤其是在还没有发生明确的萎缩、肠化时,一定要尽早行根治治疗。“年轻时就将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且不复发,也就是尽量不让40岁以上还带菌,那么以后胃发生萎缩、肠化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专家强调,一定要注意所谓“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感染人群,他们根治后不复发,也相当于在家庭中控制了一个重要传染源。
“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一定的疗程,主要有4联疗法和高剂量的二联疗法。”赵君宁指出,服用这些药物,对于高龄人群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咨询专科医生进一步判断,综合利弊进行必要的治疗。但他强调,对于年轻患者还是建议尽早根治。
3.胃镜显示C2变C1,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逆转吗?
在胃镜检查报告上,一般慢性萎缩性胃炎后会标注C1、C2、C3、O1、O2、O3,不同型别代表萎缩性胃炎的不同类型以及胃粘膜萎缩范围、程度等,这也是不少患者十分关注的点。有网友就欣喜地分享道:“5年胃病,今年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从c2恢复到c1了。”在留言区,她还热心分享自己的养胃“秘诀”:不要吃太饱,细嚼慢咽,少坐多动。
赵君宁主任介绍,根据慢性胃炎的诊疗指南,要求内镜医生对患者的镜下胃黏膜萎缩范围情况做基本评估。“但需要提醒的是,报告只是胃黏膜表象的一个初步判断,最终的萎缩程度还需要病理活检的精准诊断。”他强调,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胃粘膜的萎缩不再进展。“如果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意味着胃粘膜上的固有腺体减少,一般很难得到完全恢复的。”
4.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期会发展为胃癌吗?
75岁的胡大爷在10年前确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前不久,他在胃镜检查中发现,胃角炎症加重,经内镜精查发现病变黏膜腺管结构紊乱。活检提示,存在中度肠化、中度不典型增生。接诊的赵君宁主任建议,尽早将胃角“病灶”在内镜下剥离切除,提早干预,以防病变进一步发展。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手术顺利施行,术后病变组织病理为黏膜内癌,未见黏膜下层浸润。
赵主任告诉记者, 一般来说,萎缩性胃炎及肠化发展到胃癌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演进过程,自然的癌变率1%不到。但老年人患有萎缩性胃炎,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癌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虽然我们还无法逆转萎缩性胃炎发展的自然进程,但可以通过很多手段进行预防及干预,以降低癌症的病死率。”他介绍,目前来说,一级预防是生活方式的预防,二级预防是早期干预,三级预防是中晚期肿瘤的治疗。“二级预防主要针对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治疗,包括药物、生活方式治疗以及微创手术干预、筛查随访等。”赵君宁建议,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两三年左右复查一次;中重度患者一年左右检查一次,重度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随访时间3-6个月,如果发生变化尽早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直击春运里的“京沪神车”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鹰潭:电力“小黄车”助力蜗牛爬出致富路
- 7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创月度历史新高
- 西藏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 “上海之夏”消费火爆,上海抖音团购消费环比增长92%
- 福建漳州调整台风应急响应 结束“三停一休”
- 日本能登半岛暴雨已致9人死亡
- 吉林人参搭乘新电商“快车”焕发新活力
- 2024年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主题歌《爱在文昌》上线
- 【寻味中华丨文博】岳麓书院:百年实事求是,千载弦歌不绝
- 【国际锐评】拉拢盟友打“台湾牌” 华盛顿打错了算盘
- 美媒: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至少2.75亿美元武器
- 中国能建大厦二期项目获评近零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
- 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17种疾病
- “本源悟空”授权向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提供自主量子算力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鼓励银行机构开发专项救灾信贷产品
- 临夏有约:一盏茶香里的民族风情
- 迅速反击!俄外交部宣布禁止333名加拿大公民入境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 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 他们在亚运村里体验非遗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秦岭深处巡护忙
- 青海制定若干措施助积石山地震灾区零就业家庭
- 2024年邮轮纷至沓来 为上海旅游市场注入活力
- 科技助力抢险救灾 翼龙无人机飞抵湖南资兴保障应急通信
- 第三届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暨全国“乡村振兴”主题摄影大展开幕
- 甘肃临夏再探养殖祖业:改品种自繁自育 散户放牧到规模养殖
- 一架单引擎飞机在美国洛杉矶坠毁 1人死亡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荒山变森林 赣西古村焕新引客来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 以总理指伊朗将付出代价
- 蛋白质纳米“计算机”问世
- 一些药贩子“高价收药”,诱导参保人参与药品买卖
- 来西藏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五星出东方 丝路越千年
- 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致11人遇难
- (两会速递)中国2024年春运人流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再出发
- 与时俱进规范“一日游”市场
-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登经营利润实现高质量增长
- 以“零容忍”惩治环境监测机构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