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付费自习室魅力何在
付费自习室魅力何在
比咖啡店更安静,比图书馆更舒适,不用每天寻找座位,还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近年来,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业态之一,付费自习室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由85万人增长至755万人,其中21岁至30岁的用户占比超过一半。
付费自习室的蓬勃发展,源自于日益旺盛的学习需求。近年来,随着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备考比重大幅上涨。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规模,并在此后继续攀升。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474万,上涨趋势持续攀升。无论是学生上网课、写论文、考研究生,还是求职者学技能、攒证书、考编考公,都反映出年轻人获取知识、提升自我、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在此驱动下,消费者对学习环境和氛围的追求更加迫切,并愿意为一个安静、舒适、专业的自习环境买单,付费自习室逐渐站上风口。
付费自习室受到欢迎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前公共学习资源的短缺。对大部分人而言,教室和图书馆是最常去的自习场所。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相当于平均每438万人共用一座公共图书馆。由于公共学习资源有限,有需求的人群常常面临一座难求、距离过远、闭馆时间太早等问题。近年来,为了满足大众学习的现实需要,不少城市加大了社区图书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的深度学习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
付费自习室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一方面,付费自习室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护眼台灯、简易书架、多孔插座、打印机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满足了大部分人的工具性需求,键盘区、静音区、讨论区等严格的区域划分让使用者更容易保持专注,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另一方面,选择付费“充电”的人群借由自习室产生连接,或是交流备考经验,或是互相监督彼此鼓励,在自习室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使用者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需要看到,付费自习室这一业态仍有很大潜力值得挖掘。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众主动学习、提升自我、丰富精神的意识不断高涨,催生出各种各样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付费自习室、共享钢琴房、智慧健身馆等业态的出现,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学习需求,也为其培养兴趣、释放压力提供了空间。作为经营者,不妨着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学习者的需求差异,满足更多人对学习的不同期待,让付费“充电”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更多助力。(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建成22个医疗废物处置设施 涉疫废物“日收日清”
- A股退市新格局:“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投资者保护重要性凸显
- 保护弘扬畲族文化 福建宁德推进中华畲族文献中心建设
- 哈马斯:收到的最新停火协议与拜登的讲话不一致
- 黑龙江两会观察:中俄商品集散地“卖得好”更要“吆喝好”
- 上半年福建制造业贷款余额首破万亿大关
- 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 这十年,重大主题电视剧辉耀荧屏
- 中新健康|中新网评:请让医生安心救死扶伤
- 这些国外院校接受高考成绩
- 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首演 讲述千年莫高窟“音乐之声”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探访上海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趋势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经济运行仍会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 广州南沙一桥梁因船只触碰断裂 已致2人死亡
- 台风“卡努”致日本冲绳2人死亡61人受伤
- 旅韩大熊猫“福宝”启程返回中国
- 国际热评:世界都在跳这个舞,这波文化输出没想到!
- 多部门对新建贵南客运专线水土保持相关情况开展核查
- 【中国网评】祸水东引?亚太国家不欢迎“小北约”
- 中国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热门推荐
-
- 壮乡鼎叮组合:古乐新声流佳韵
- 油气探矿权出让为何提速
- 辽宁省人社厅“聚智 惠企 助振兴”专家企业行活动在阜新市启动
- 降息首周实地探访:新开楼盘“吸睛” 市场对开门红预期提升
- 大清河洪水红色预警降级为橙色预警
- 获绝大多数成员国支持 吕特有望接任北约秘书长
- 春运期间浙江水上客运总量预计超520万人次
- (第七届进博会)欧姆龙自动化总经理朱左江:中国为全球制造业发展树立新标杆
- 京津企业携手共建产业生态圈 签约项目41个
- 四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内河游轮兴起 暑期热度飙升
- 陕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为丝路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北京CBD成全球商务区创新联合会下届主席机构
- 宁夏固原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名单
- 塑料制品盛热食 这些隐患要当心
- 一些咖啡店员的“火气”从何而来
- 把岁月过成书的模样 “年货”日历书焕新升级
- 甘肃金昌以诗会友 “中国镍都”成就“诗与远方”
- 香港研究指重症流感患者患急性肾损伤风险为新冠患者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