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鼎叮组合:古乐新声流佳韵
中新网崇左6月21日电 题:壮乡鼎叮组合:古乐新声流佳韵
作者 杨陈 彭国相 林嘉欣
“琴声呀悠扬,弹奏往日时光。山歌嘞嘹亮,唤醒不熄梦想……”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的一间音乐工作室里,鼎叮组合一边满怀激情地试唱,一边热烈地讨论新歌《红光谣》的创作。
“《红光谣》采取汉语加壮语的方式来演唱,天琴、山歌等壮乡本土文化元素将在现代曲风里得到融入与展现。”鼎叮组合乐队主唱陆庆聪介绍,这首歌创作灵感来源于天琴和山歌,表达了壮乡民众对幸福生活的喜悦,以及努力创造更加美好明天的期许。
天琴是壮族古老的弹拨乐器,2021年,壮族天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龙州是中国天琴艺术之乡。
“天琴最初被称为‘鼎’或‘叮’,我们乐队的名称就来自于此,既是对天琴的致敬,也是对音乐的传承。”陆庆聪介绍,鼎叮组合由六名土生土长的龙州人组成,他担任主唱,成员还包括天琴手马少刚、秦艳,吉他手谭君,键盘手黄文忠和鼓手刘志军,大家因对音乐的热爱而聚在一起。
陆庆聪擅长词曲创作,自幼热爱唱歌跳舞,大学时期开始深入研究音乐,毕业后曾在北京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工作。怀揣着为家乡创作音乐的梦想,2019年陆庆聪毅然回乡,与伙伴们一起合作创作歌曲。
“刚开始我们创作了很多商业歌曲,但后来才发现那些歌曲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马少刚坦言,在音乐创作探索的路上,他们也曾经迷茫。在转入对本地文化的研究后,他们音乐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变。“本土音乐得有本土的风格和味道,音乐越有风格才能越有生命力,越直击人心。”
2023年,鼎叮组合正式成立,几个音乐“合伙人”开始对音乐进行规整,创新编排,让音乐更具完整性,同时通过拍摄MV、音乐发行等渠道来推广本土音乐。动听的山歌,古老的天琴,秀美的风光,多彩的风土人情,龙州丰厚的文化底蕴给鼎叮组合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我们以天琴及壮族文化为基础,突出山歌文化,致力于创作符合壮族特色且独具魅力的本土音乐。”陆庆聪说,壮语发声和咬字颇具特色,要将壮语融入歌曲中,使其具备流行歌曲的特质,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龙州的壮族方言流派比较多,各乡镇间的发音存在微小差异,创作过程中要选择最合适的发音,作品中的语言才能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感染力。”秦艳说,他们借鉴了流行音乐创作手法,将流行音乐与山歌结合,进行现代改编,使词曲更加精炼。
经过不懈努力和精心创作,鼎叮组合第一首单曲《嘞呀》于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上线。这首节奏轻快、风格独特且充满龙州红色文化、特色美食、壮乡习俗等元素的壮语歌曲,配上当下年轻人喜爱的rap,一经推出便获得广大受众的喜爱和认可。随后推出的原创歌曲《嗨!奔嘛》,亦将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深情融入其中。今年4月,鼎叮组合还受邀赴越南高平省广和县和顺镇参加“农历三月十八日民族传统节”,登台演唱,推进文化交流。
“我们的音乐始终与本土文化有关。”马少刚说,他们在进行歌曲创作时,始终将民族特色融入现代元素之中,运用各种流行元素和编排手法,让传统壮族音乐与现代流行乐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天琴,喜欢山歌,爱上龙州。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让壮乡本土音乐飞得越来越远。”陆庆聪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发改委:抓紧完善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础制度
- 浙江教育观察:一个都不拉下 浙江特殊教育做对了什么?
- 上半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8%
- 中央气象台:江淮地区四川盆地东部等地有较强降雨
-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逾八成
- 大闸蟹用抗生素浸泡防病?这些网上流传的说法靠谱吗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国际社会对土叙两国进行援助
- 建设银行行长张毅:服务实体经济,打造高质量金融共给
- 云中锦书丨丹尼斯·西蒙与中国四十多年的不解情缘
- 当代年轻人的养生搭子来了!
- RCEP成员国相聚安徽黄山 共商文旅产业合作
- 沈阳荷花旅游文化节开幕 打造全域沉浸式旅游目的地
- 张楚长篇小说《云落》海外版权推介会举办
- (新春走基层)汕汕高铁大桥上的“小蜘蛛”
- 湖南长沙县以跨境电商赋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
- 从具体人物到文化符号和IP 东坡文化热缘何再起
- 比利时布鲁塞尔“看见中国”数字文化展开展
- 俄总理:扩大非原料非能源产品外贸 推动发展高效经济
- 56件俄罗斯绘画杰作在北京展出
- (聚焦三中全会)国际人士:中国一如既往强调改革,显示政策延续性
- 热门推荐
-
- 菲律宾三宝颜市烟花爆炸事故致27人受伤
- 出土简帛记述的秦汉时代
- 第五届悉尼茶博会开幕典礼在悉尼市政厅举行
- 重磅政策多箭齐发 A股大涨
- 广西河池办铜鼓山歌艺术节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 官方:吉林省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 国家统计局: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
- 普京:俄罗斯没必要进行新一轮动员
- 芭蕾舞剧《十二生肖》带来东西方艺术融合碰撞之美
- 今年前5个月四川FDI到资10.53亿美元 规模领跑中西部
- “布泉陶模”将山西新绛铸钱历史提前181年
- 印尼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03%
- 科创评价迎来新标尺 建行“投资流”评价平台上线
- 2024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在俄罗斯举行
- 蒙古国跨境野生黄羊的中国生活
- 福州日降雨量破历史纪录 地铁、公交停运
- 《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新书在北京首发 专家学者聚焦研讨
- 北京·玉树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对接会在京召开
- 高温津贴咋被混淆成了冷饮、防暑药品
- 专家:广州十三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