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布鲁塞尔“看见中国”数字文化展开展
中新网布鲁塞尔9月28日电 (记者 德永健)文化与数字交融,工艺之美与现代科技呼应——“看见中国”数字文化展27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拉开帷幕,利用人工智能、原真采集等数字技术手段,一展中国文物纹样和色彩的独特魅力。
展览由中国驻欧盟使团、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和北京邮电大学共同举办,当日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开幕式。依据中国文物纹样和色彩的符号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传承价值和时代价值,展览分成5个章节,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表达。
展览现场。中新网记者 德永健 摄
借助多种数字技术手段,展览同时融合互动屏、虚拟现实体验等形式。站在互动屏前,观众指尖轻点即可看到中国文物纹样和色彩的更多细节,加深对彩陶、瓷器、珐琅等文物的了解。
为帮助欧洲观众更好观展,27日展览开幕前,还举办“透过文物讲故事·品中国文物与色彩之美”讲座。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两位学者赵海英和周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中国古代文物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者赵海英(图右)和周月举办“透过文物讲故事·品中国文物与色彩之美”讲座。中新网记者 德永健 摄
对于此次展览,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朱京在开幕式上表示,欧洲纹样与中国传统纹样异曲同工,展现了中欧两大文明共同的美学追求,也是中欧长期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生动写照。欢迎欧洲朋友利用中方推出的签证便利化措施,到中国感受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魅力与活力。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表示,展览精心选择一系列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原真采集等数字技术手段,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希望展览为欧洲朋友更好了解中国打开一扇窗,为中欧人民相知相亲架设一座桥。(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矿山安监局:着力解决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宽、松、软、虚”问题
- 中国电商企业在西宁联合发布电子商务绿色发展倡议
- 贵州警方“全链条”侦破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全额挽损1080.9万元
- 聚焦行业热点 业内专家共话投资新机遇
- 台风“三巴”带来强降雨致广西北海市区内涝 消防部门彻夜救援
- 韩坠机事故179名遇难者身份全部确认 一黑匣子数据已提取
- 女性健身诉求从“减重”转向“增肌”
- 中国专家研发针对国人肝癌预测模型 超30万名患者受益
- 巴西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 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到访
- “中国之船”,故事在延续……(观象台)
- “中国油橄榄之乡”甘肃武都原产橄榄油“出圈”
- 正确使用电热电器 杜绝安全隐患风险
- 从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江苏昆山的醇香“大咖”梦
- 致敬筑梦人!Ta说的每句话,都隐藏着对你的用心
- 让数据“跑腿” 智能收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 首届“中国杯”组合盆栽大赛圆满结束
- 公路标志牌上的G、S、X、Y等字母分别代表什么?
-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年)》在蓉发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 外媒:特朗普当选《时代》杂志2024年年度人物
- 广州海事部门紧急处置集装箱落水险情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港中大研究指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早期减重实现“缓解”
- 四川政协委员聚焦科技赋能 助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 港大首创干细胞平台模拟人体细胞老化 助快速发现抗衰老分子
- 5月华北现37℃高温是否异常?专家回应属正常现象
- 浙江乡村观察:智慧农业如何绘就“千万工程”新图景?
- 第136届广交会推介会在德国柏林举行
- 中建志愿者参与马六甲世界遗产保护
- 免签扩容后深圳机场迎来广东空港首位免签旅客和首架直航客机
- 比利时前首相到访桂林:一定要看看山清水秀的漓江
- 台湾大头虾里的“川渝味道”(台湾新农人扎根大陆⑪)
- 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王志恒因工作调整辞职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全省首例卵巢组织冻存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茶和天下·古琴雅集”中国雅乐专场音乐会
- 壁纸电视、车载咖啡机……“老三样”和“新科技”在这里双向奔赴→
- 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首次全开并网运行
-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美国得州一处住宅发生枪击事件致5人死亡 嫌疑人在逃
- 2023“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西城礼物”赛道成果丰硕
- 俄罗斯宣布更改纪念日名称后,日本提出交涉!
- 新疆电网全力应对超强寒潮 保障可靠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