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丨美国八旬老人贾和普的24次“蜀道之旅”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一首《蜀道难》,是无数人对蜀道的初印象,李白也成了蜀道的“最佳代言人”。而在万里之外,还有一位“蜀道推介大使”,那就是来自美国费城的蜀道铁杆粉丝贾和普。20多年来,她24次往返于美国费城和中国四川之间,用脚步感知剑门蜀道的魅力。并通过出版书籍、开通网站和拍摄纪录片,向全世界推荐蜀道的山川美景、民风民俗等,成了美国民间宣传中国蜀道文化的使者。今年3月15日,已经81岁的贾和普再次来到广元,带领大家徒步蜀道。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一张“蜀道图”开启蜀道之旅
首次见面,贾和普向我们介绍了她中文名的由来。如今,时隔5年,当再一次踏上剑门蜀道时,贾和普兴奋不已。苍翠挺拔的古柏树,历经沧桑的石板路,饱含着厚重的人文历史,这一切都让她非常着迷。
今年是贾和普第24次探访古蜀道,这一次,她还带来9位外国朋友。虽已81岁高龄,但她仍然精神矍铄,一路上,她不停地给大家介绍蜀道文化和三国文化。
今年已经81岁的贾和普,行走在蜀道上健步如飞。她说,以前觉得老了没有意思,现在才发现老了更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喜欢的事情。
贾和普与中国的缘分还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在美国一所学院攻读艺术史的贾和普,在1963年的一次展览中,邂逅了《明皇幸蜀图》,画中一条出现在峭壁上的栈道,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贾和普一直在寻找《明皇幸蜀图》中的那条栈道,直到2001年,贾和普偶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到广元——走蜀道》的文章中看到了一张栈道图,她这才发现原来栈道真实存在。
从此以后,贾和普几乎每年都会从美国费城来到中国,以广元剑阁为中心,徒步古蜀道。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2003年,贾和普开始着手撰写介绍蜀道的书籍。为此,她有时一年往返中国四五次,探寻古蜀道。
文化学者 陈洋:到了2007年她就从美国给我寄了一本书来,400多页全英文的很厚的一本书《中国古蜀道行走指南》,里面有图片,有介绍古蜀道的图片,还有介绍我们中国风土人情,老百姓的生活的这些很多生活场景的图片,我就真正震撼了,我觉得一个外国人能够热爱我们的古道,行走我们的古道,还研究我们的古道,而且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古蜀道,我们的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所以我非常感动。
“希望在蜀道上一直走下去”
2015年,由四川广元电视台拍摄的以贾和普为主角的纪录片《蜀道使者》,上传到社交网站后,获得了超高点击率,这也让贾和普成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国人眼中的网红。更有不少人看了纪录片后,电话或邮件联系她,希望参加她的蜀道徒步行,这让贾和普非常开心。
2015年,贾和普曾带着家人来到蜀道,当时,她和家人在剑门蜀道种植了一株小柏树。
今年81岁的贾和普,曾有5年的时间,没有踏上蜀道之路。今年,她终于再次回到了这里。看着曾经栽种的小柏树茁壮成长,贾和普十分开心。
2024年3月18日下午,贾和普又帮朋友们栽植下两株小柏树。他们希望以此来表达对中国古蜀道的热爱。
穿秦岭,越巴山,贯古今,蜀道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而千百年间,人们从未放弃对蜀道的钻研。如今,一条条“超级蜀道”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前行,畅通无阻。
贾和普:李白说,旅行蜀道是困难的,比登天还难。但如果李白现在能回到现在的中国坐上高铁,他一定会非常惊讶。我敢肯定,他会写另一首诗说,你可以登上高铁,你会更快地到达那里,如果你到蜀道来,不想要花更长的时间,他会很高兴,他可以改乘高铁。
3月19日,剑阁县授予贾和普为“剑门蜀道国际旅游终身推介大使”称号,以感谢她在研究蜀道历史、宣传蜀道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这也是当地颁出的第一个终身推介大使称号。
贾和普说,坚持来中国,不停地走蜀道,并让更多的人喜欢蜀道,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希望可以一直走下去。
主播点评:美国八旬老人贾和普的24次“蜀道之旅”
年过八旬的贾和普说,因为她对古蜀道的热爱从未消退,所以也从不觉得疲惫。踏上古蜀道就像与千年前的时空对话,让她非常痴迷。贾和普说,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在古蜀道上大量栽植柏树,让古蜀道历经千年而美景永驻,她也希望能够为此尽一份微薄之力,今年,她和朋友又一起种下了两株柏树苗,约定来年再到此地相会。此外,贾和普还计划不久后前往云南探访茶马古道。眼下,她正在搜集资料,着手新书写作,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道,热爱中国文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化新纪行)为馆藏文物“寻菌捉虫” 重庆科研团队出“妙招”
- 斗鱼Q3总营收10.63亿元,新业务潜力稳健释放,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2024年进出境人员约1570万人次
- 有聊|张睿:演戏要老老实实,观众都比演员聪明
- 好原料成就好燕窝 燕卡宴打造中国领先的全生态链燕窝品牌
- “小小艺术家”——2023年京津冀地区少儿才艺展演将启
- (新春走基层)山东六旬手艺人复刻4000年前蛋壳陶制作技艺
- 探访森林“隐身人”的世界:守住心底的一抹绿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举办 业界共议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 困在规划里的南姐洛
- “算力中关村”活动:专家建言引导优质算力向实体经济领域集聚
- 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是病,夜间“杀手”的声音
- 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郑志明等10人获授“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 “建行-万得投资级债券分析引擎”创新发布
- 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9项 料将激发文博、文保热
- 《了不起的敦煌》让最懂敦煌的人来讲述敦煌
- 什么样的文创更吸引年轻人?受访青年认为要融入传统文化
- “同心·共铸中国心”2024爱心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
- 中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警惕“网购退货退款”骗局
- 热门推荐
-
- 台胞青年及两岸婚生子女走进云南研学边疆历史文化
- “60年来,美国诋毁对手从未像现在黑中国这么狠”
- 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超5000万千瓦 在建规模破亿级
- “梅花”领衔展演 福建推出约100场惠民演出
- 文旅部: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意愿不断增强、数量明显回升
- 老虎也内卷?生肖限定竞争激烈
- 浙江磐安首次发现台湾独蒜兰自然群落
- 江西景德镇逐“新”而行 助推高质量发展
- 【侨一瞧】坦桑尼亚外长驳斥“债务陷阱论” 成功偿还中国贷款可以展现我们的国力增长
- TikTok用不了了,美国网友急了!
- 河南郑州:创新“联合招”助力跨境贸易新发展
- 专家点赞云南红河 解码“穿越时空”的文旅魅力
- 中国电器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行业人士探讨“数字化转型 ”
- 3月起云南将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 部分地区将达极高火险
- 假期余额两天,别忘这些健康提醒
-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发生喷发
- 天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成效显著 居民满意度超九成
- 文明的坐标丨“湘西明珠”凤凰古城
- 发挥好服务业稳定器作用
-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