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警惕“网购退货退款”骗局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双十一”消费潮来临,大量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物,其中有不法分子以平台退货退款名义实施诈骗活动。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购物信息,谎称是电商或物流客服,利用“商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会员充值出现问题”等话术谎称进行超额赔付,激发受害人的“趋利避险”心理,然后再诱导消费者离开官方平台,下载虚假APP或加入微信群进行赔付,从而进一步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最后将消费者的钱款转走。
也有不法分子以“激活退款通道”“缴纳退款保证金”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称会将钱连同赔偿一并返还给受害人,当受害人将钱转至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之后,又会以其他借口诱导受害人继续进行转账,连续诈骗。
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如下提示,请广大消费者留意:
一、了解退货退款流程。正规网购平台的退款、赔付款都是从顾客支付账户原路返回,没有所谓的“退款链接”,也无需下载其他APP,要求另行下载APP或扫码入群等大概率是骗子。如果快递丢失,物流公司一般会将等额货款赔给卖家(寄件人)再由卖家重新发货,不会主动联系收件人进行退款,更不可能提供“退款链接”。凡是接到自称“商家”或“客服”的电话,声称商品需要退款或重新付款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流程办理,并第一时间登录官方平台核实真伪。消费者可通过“中消协帮您查”小程序查询家电、钟表、家装服务商的联系方式。
二、保护个人信息。退货退款诈骗多是非法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来实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不加入陌生群聊,尤其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预防网络诈骗。消费者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帮助识别并预警可疑来电、短信、诈骗APP。
三、警惕涉卡转账。网络诈骗的最后一步大都是诱骗受害人转账。因此,不管什么理由,如果出现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汇款等要求时,应高度警惕,立即停止。
中国消费者协会希望网购平台经营者高度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不断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和水平,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持续推进消费提质升级,积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感受文物中蕴含的绚烂传统文化
- 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通车10周年:“登天的梯”成通途
- 水墨艺术展现身美国麻省森林
- 中华·鸟巢酒震撼上市 国家体育场再现荣耀时刻
- 宿白诞辰百年:钟于石窟,安于云冈
- 中越民众归春河唱山歌 欢庆广西“三月三”
- 今年12月上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 中国贸促会在广西创新开展中小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
- 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创新高
- 广交会设计创新奖产品将入藏广州国家版本馆
- 1月份菲律宾政府偿还外债额大幅增长
- (两会声音)小小螺蛳粉如何成为热话题?
- 中钢协: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收4.66万亿元 行业利润逐月回升
- 空调能效被做手脚,监管需要擦亮眼睛
- (经济观察)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如何梯度助力科创发展?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2023年出口果蔬19.6万吨
- 德国百年制鞋品牌入驻上海张园
- 俄罗斯终止与乌克兰驻俄大使馆关于地块租赁的协议
- 普华永道: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人员数量的充足度明显提升
- 收藏家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 入藏上海博物馆
- 热门推荐
-
- 花钱能有“预留名额”家有考生要留意四个陷阱
- 接连两轮污染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何又遇雾霾
- “一带一路”项目“坍塌”?《华尔街日报》的谎言与真相
- 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近1.6亿吨
- 巴黎童声合唱团将赴琼演出 再续中法音乐情谊
- 中国水利部: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长沙湾跨海特大桥左幅首个主墩施工完成
- 中新真探:多吃猪油利于健康吗?
- 深解黎紫书作品:“流俗在我的文学世界”
- 天津将多场景提升居住区充电设施接电服务水平
- 加拿大总督为原纳粹部队成员获颁勋章之事道歉
- 马来西亚扬琴演奏家何康伟:民乐也流行
- 美研究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新思路
- “文物活起来”:共和国体育文物走进“红都”瑞金
- 湿冷“魔法攻击”上线!南方遭今冬来最强雨雪 这份防抖指南请收好
- 河北21个气象站点气温突破6月中旬极值
- 港交所计划于今年底推出10只港股每周期权合约
- 泰国留学生李佳梦:中泰铁路的开通将使两国交流更顺畅
- 绝无仅有!中国的这些世界遗产有多惊艳?
- 亚运“红利”惠及小微商户 度小满联合新浪财经发布《亚运周边小微活力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