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纪行)为馆藏文物“寻菌捉虫” 重庆科研团队出“妙招”
中新社重庆8月25日电 题:为馆藏文物“寻菌捉虫” 重庆科研团队出“妙招”
中新社记者 钟旖
书画、漆器、皮革类、纺织品等有机质文物易受保存环境中的光线、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影响,因害虫和微生物导致文物的生物劣化,也常困扰文物保护工作者。
中新社记者25日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悉,该馆科研团队开展的“馆藏文物虫霉病害防治研究”项目正为业内文物虫霉病害防治提供创新方案,多项研究系“中国唯一”,相关成果已服务全国50余家文博单位。
“这是一项积累了30多年探索的研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部副主任唐欢介绍,重庆既是“雾都”又是“火炉”,湿热环境使文物很容易长霉、生虫。从20世纪90年代起,该馆文保工作者就向虫霉病害发起“挑战”,为馆藏文物生物病害防治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业内文物虫霉病害防治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还组建了一支“既懂生物又懂文物”的复合型研究队伍,半数以上的“90后”青年来自理工农医等多个学科。
“我是学习农药学的,没想到所学能应用于文保领域。”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刘家路博士称,其最大的变化是把研究虫的工作从农田搬至博物馆。霉变主要由真菌引起,而虫害是文物本体及其环境中存在的虫源直接导致的,为摸清虫霉病害的“家底”,入职三年多,他和团队已到中国60余家文博机构“寻菌捉虫”。
基于来自全国各地的虫霉病害数据资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功建立中国唯一的馆藏文物生物病害致病菌种库和虫种库,涵盖真菌182种、害虫8种、病害图片8000余张,为虫霉病害消杀效果评估提供指示菌和指示虫。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团队还搭建了中国首个文物常见生物病害在线专家系统。通过图片和序列上传比对,实现馆藏文物生物病害快速识别,极大提升了缺乏生物背景知识的基层文物保管人员对文物虫霉病害风险的感知和管理能力。
记者了解到,文物霉变和虫蛀一旦被肉眼发现时,往往已经十分严重,为后续的保护修复带来极大困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覃丹介绍,除了馆藏文物生物劣化机制研究、数据库建设,团队近年来还通过研发植物源熏蒸剂与装备,实现馆藏文物生物病害防治技术的原创性突破。
“植物精油因其天然的抗虫和抗霉特性,常被用于农业、日化、医药等领域,这启发了我们。”覃丹说,团队通过查阅文献,筛选出上百种可能对文物虫霉病害防治有效的植物提取精油,在反复测试和优化后,成功调配出10余种高效、安全并适用于环境消杀的植物源熏蒸剂配方。此外,团队原创设计的最新版本熏蒸器内设传感器,能自动感应环境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和湿度超过一定阈值时,熏蒸器会自动启动,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的适宜。
“目前,团队科研成果辐射范围涵盖湿热多雨、霉虫高发的南方地区以及寒冷干燥的西北地区,极大地拓宽了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和适用区域。”唐欢表示,从微观到宏观,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虽然“馆藏文物虫霉病害防治研究”的维度众多,但文保工作者“服务文物保护需求”的初心不会改变。(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出台建设行动方案 推动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 外媒:以色列开始向加沙地道灌注海水
- (身边的变化)京津冀越走越近 共织交通网扩大“工作生活圈”
- “阳明圣地”探阳明印记:古城添韵 山水添彩 乡村添劲
- 泰国总理:泰中互免签证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 从田间到餐桌 全民行动推动粮食节约
- 以绿色保险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 第七届进博会全球推介路演首站在越南举办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冬闲田”摇身变成“致富田”
- 重庆南岸区加快建设重庆高质量发展南部增长极
-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特大桥主桥合龙
- (新春走基层)舟山春节启动“海岛快巴”通航 直升机航线保障春运出行
- 泽连斯基赴日参会之际,拜登转变态度支持援乌F-16战机
- 两岸医院厦门共建医联体 让民众近享“一站式”诊疗
- 黄合水:明确自己想要的信息,才不会被算法牵着走
- 粤料今年春运期间路网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拥堵路段增多
-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俑 与秦文化亲密接触
- 山西太原市图书馆展出《中华再造善本》 冀望“圈粉”“Z世代”
- 获提名后他们接连被爆“性丑闻”!特朗普团队回应
- 墨海耕耘六十余载 “老树春深更著花”——田树苌书法艺术展太原开展
- 热门推荐
-
- 如何让摄影成为超越现实的艺术表达?严明用作品解读
- “码上有金喜”焕新传统年俗,今年春节泸州老窖这样玩
- 放大“超级IP”,皖南四市整合打造“大黄山”旅游目的地
- 湖南一高职院校教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播种小车”
- 安徽政协委员热议戏曲跨界“出圈” 擦亮黄梅戏名片
- 落户半年后辞职 公司索赔合法吗
- 报告称中国珠宝市场发展或迎重要分水岭
- 哈尔滨首推夏季江上实景演出 百余名中外演员联袂献艺
- 【风起黄埔】后人忆赵尚志: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
- “北京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四十年合作回顾展”在柏林开幕
- 未来感“牵手”民族风 呼和浩特一中学打造3D打印版“太空电梯”
- 高铁上乘客身体不适 3名医大学生出手救人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
- 外媒: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已致12死15伤
- 日本拟投20亿美元研发疫苗【应对未来疫情加快反应速度】
- 美法官因拜登赦免令终止亨特·拜登非法持枪案法律程序
- 系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安全带”
- 吉林舒兰汛情致6人遇难 超1.8万人转移
- 甲乙丙丁戊,认清肝炎“五兄弟” | 世界肝炎日
- 利率高达10% 跨境理财通产品出圈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