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9项 料将激发文博、文保热
近日,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一消息料将为持续升温的“文博热”再添一把火,同时有利于助推各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北京多家媒体推出了中轴线打卡、旅游攻略。业内人士预计,中轴线旅游路线将成为今年暑假北京旅游热门路线。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将研究制订“北京中轴线”展示与旅游发展规划、计划,逐步扩大展示区域范围,推出主题展示游径,增加文化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活动调控能力,逐步改善游客参观游览体验,减少旅游活动对遗产区、缓冲区及其居民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多地文化遗产陆续申遗成功,也带动了“文保热”,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文保经费投入。据文物资源大省山西媒体7月29日报道,2024年该省安排省级文物保护经费4.08亿元,较2021年3.24亿元增加0.84亿元,年均增长8%。
目前,中国拥有59项世界遗产、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数量巨大意味着保护难度大、有效利用挑战大、资金缺口大,在保护修缮、展示陈列、活化利用、促进回流等方面,亟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目前,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文保企业,他们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与文物相关企业89.8万家,其中,2024年1-6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为4.9万余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陕西、河北以及山东三地的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7.8万余家、7.2万余家以及6.7万余家。
从成立时间来看,52.4%的企业成立时间在1-5年以内,成立于1年以内的企业占比11.8%。
如能充分调动这些社会力量,对中国的文物保护是一大利好。目前,国家层面也在着手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驾护航。今年6月25日,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已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明确国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
未来,希望更多的公众关注文保,更多的社会力量亲身参与,更多的企业践行责任,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助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轮台民用机场开工 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
- 宁夏隆德:岁暮天寒忆乡愁 千人共品暖锅宴
- 江苏无锡出台新规助力历史文化街区消除火灾隐患
- 巴勒斯坦媒体:以军撤出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
- 广西防城港查获涉嫌非法出口烟叶80余吨
- 中国科技馆:中国航天日期间系列科普活动服务公众超36万人次
- 芬兰邮政公司宣布重组计划 或裁员近300人
- 内蒙古电网首座数字孪生智能化变电站投产
- 国家能源局: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18.41亿个
- 女驴友称穿越川西“子龙秘境”时遭65岁马夫猥亵,涉事马夫儿子回应
- 韩国拟将校园暴力施暴者不良记录与高考就业挂钩
- 中国证监会:从严打击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
- “过敏星人”自救小结
- 转给长辈!老年人关心的疫苗接种问题都在这儿
- “认错人”不一定是小事? 脸盲症或因大脑受损引起
- 江西南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现有农民合作社6164家
- 伊拉克总理会见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
- 福建省第十四届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在福州举办
- 菲律宾山体滑坡事故已致11死31伤
- 热门推荐
-
- 进博会开幕在即 跨国企业“剧透”精彩展品
- 孟加拉国中部发生车祸造成至少12人死亡
- 浓情端午 福建宁德举办闽台乐购助力台商台企拓内销
- 汤沐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落户上海长宁 促音乐文化交流
- 山西平定:提“颜值”修“内涵” 乡村向美而生
- 纳卡地区油库爆炸 已造成至少125人死亡
- 服贸会“北京日”签约金额超1045亿元
- 湖南隆回两孩童掉入两米水坑不幸溺亡
- 内蒙古警方通报司机驾车冲撞执勤交警事件
- 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态势
- 杭州促消费帮扶 拓市场化帮销路径
- 青春红岩|1949 我与你并肩作战
- “南北换礼”带火多地特色农产品——土特产亮出不少“隐藏款”
- 向“新”而行 中国人寿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
-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风筝节举行
- 进博展品遇上中国新年 沪人:“买买买!”
- 扇子在法国引领时尚几百年
- 辽宁大连迎暑期出入境客流高峰 市级博物馆取消个人预约参观制度
- 埃及消息人士称以色列和哈马斯对重新停火持开放态度
-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今日中秋,和古人来个“千年共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