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生来了丨别拿近视不当病
中新网6月6日电(记者张尼)患者人数高达7亿,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过五成——这,是中国近视防控要面临的艰巨现状。
然而,近视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往往被人忽视。在眼科专家看来,近视绝对不是戴一副眼镜那么简单,也无法靠手术得到真正的治愈,防治越早越好。
三大发病特点:年龄小、度数高、范围广
“现在我们国家是全球近视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考虑到人口,就是全球近视人口最多的国家。”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国际近视眼研究学会(IMI)中国大使蓝卫忠告诉中新健康,如今,近视已经是一个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这一问题同样引发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余继锋的关注。更令他担忧的是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
“目前看,六岁左右已经是近视的高发期。”
余继锋认为,我国近视发病已经呈现三大明显特点——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发病度数越来越高;发病范围越来越广。
究其原因,专家一致认为,主要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而非先天性的遗传因素。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下,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面临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电子产品蓝光辐射、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等“通病”,这些都是导致近视的“元凶”。
近视手术无法治愈疾病
伴随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不少人将解决近视问题寄希望于近视手术。
这真的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吗?
蓝卫忠说,在经过四五十年的进步与演变后,如今的近视手术只要严格把握好适应症、选对合适的方法,总体而言手术是安全可控的,并且效果是可靠的。但这不意味着它可以治愈疾病。
“近视手术,不管是角膜的近视手术,还是眼内手术,它其实仅仅解决了看东西看不清楚的问题,但近视本身所带来的眼底问题、视网膜问题,手术并没有解决。”
此外,这种手术对于患者本身的条件也有一定要求。“年龄太小或太大都不适合,通常推荐18至40岁年龄段做这个手术,如果年龄太大,虽然手术可以解决近视的问题,但随着年龄增长,很快又会出现老视的问题,手术受益时间过短。”
蓝卫忠还强调,无论是哪种手术,除了年龄也还要考虑到患者角膜的厚度、弧度等因素,在严格检查后才能决定是否适宜做手术以及适合什么类型的手术。
“近视手术改变的是你的外观,你的眼睛还是需要做好长期近视防控,避免各种眼底问题的发生。”余继锋也强调。
别迷信保健品和眼药水
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也有一部分人选择服用保健品或者滴眼药水,这些做法在专家看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余继锋看来,如果患者是高度近视或者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眼底问题,亦或是干眼症状比较严重等,可以适当用保健品补充。
“其实在正常饮食里,新鲜蔬菜、水果就可以补充足够花青素、叶黄素等,没必要额外补充,有时候补多了也会造成负担。”
对于眼药水的“滥用”,专家也发出警示。
“包括一些褪红眼药水在内,用久了就会有各种原因导致的依赖。”
蓝卫忠以某些褪红眼药水举例说,这类药水本身的工作机制是用药物让血管收缩,这样红血丝就会消退,但是时间长了,受体的敏感度就没那么高,效果会逐渐减弱。与此同时,频繁使用眼药水还会让眼睛的血管变得更脆,血管有可能容易出现破裂。
另外,蓝卫忠还强调,很多眼药水会有防腐剂,长期滴有防腐剂的眼药水本身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保护眼睛,记住几组关键数字
对于近视等疾病的防控,专家也给出了几点关键建议。
“对于儿童来说,3岁以内一般是不建议接触电子产品的,3-6岁学龄前儿童,每次使用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天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余继锋对于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给出了建议,他强调,小学生用眼半小时后建议适当休息,中学生用眼40分钟到1小时左右也要站起来活动一下,“尽快做一些远眺,让眼睛休息一下,能很好帮助你恢复,控制近视发展。”
对于上班族来说,蓝卫忠给出了“20、20、20”口诀,即每次看电子屏幕不要超过20分钟,休息要看远处20秒,距离至少是20英尺(6米以上)。另外,在看电脑屏幕时要注意多眨眼,预防干眼症,通常一分钟要至少眨眼8到12次。
此外,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应当注意平时的室内灯光亮度,太亮、太暗、太冷、太暖都不适宜。
蓝卫忠告诉中新健康,近视是一个终身的疾病,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即便是成年后,近视也还会发展。在专家看来,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防”永远比“治”更关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阿拉斯加海域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65.4千米
- 网购退换货当以诚信为先
- 民政这五年 | 写满“幸福”!多组“暖”数据托起民生“温度”
- 湖北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众人划桨 创新扬帆
- 中央气象台:未来十天弱冷空气活动频繁 全国大部降水偏少
- 俄媒热议中俄领导人会晤 聚焦中俄关系发展新蓝图丨世界观
- 十年禁渔看长江|禁渔管理区域近乎“半个上海”,怎么管?
- 在新疆,一顶羊皮帽如何展现独特制作魅力?
- 外媒:以色列轰炸加沙南部 致71人死289人伤
- 外媒:墨西哥突发两车相撞事故 致9死12伤
- 新发现200多个抑郁症相关基因
- 中国民营企业连投巨资 助吉林释放特色资源发展潜力
- 北京将加速形成具国际影响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集群
- 保护地下文物 山西多部门联动推进建设用地“考古前置”
-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海口启动
- 俄乌局势进展:美媒称拜登就援乌战斗机问题“松口” 俄禁止500名美国公民入境
-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亚洲气候变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重庆启动新时代渝商培养计划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十一”黄金周收官 机票价格创五年来同期最低
- 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辽宁大连营在东北财经大学开营
- 热门推荐
-
- 云南全面启动“云岭创业贷”专项贷款
- 越南胡志明市一建筑起火 致2人死亡 7人受伤
- 河间试点:整治高额彩礼的五年
- 海南自贸港建设:封关倒计时 开放进行时
-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我国近海海域有大风
- 新增6人死亡!美国多州报告李斯特菌感染病例
- 浙江高校农林专家派送“科技红包”到田间地头
- 重庆新增一家乳腺癌临床诊疗中心 助力提升西南地区诊疗水平
-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 日媒:香港国泰航空客机与大韩航空客机在日本北海道机场相撞
- 新雪季 邀请您来吉林赴一场冰雪之约
- 天津在建面积最大、跨度最长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 京雄高速全线通车 北京驾车至雄安实现1小时内通达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德兴:民族村变身旅游“新地标” 村美民富产业兴
- 30余家出版社齐聚乌鲁木齐 共谋少儿出版高质量发展蓝图
- 中国最大跨度跨海桥进入海上主塔施工阶段
- 智能建造引领、智能运营护航 智能高铁使出行更安全便捷
- 内蒙古将从三方面发力 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质升级
- 拼多多“百亿减免”新政满月,助力千万商家降本增效
- 厦门-巴西经贸合作对接洽谈会暨签约仪式在圣保罗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