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出圈 谁在布局治疗药物
“不能平稳躺下”“疾病复发一度达到坐轮椅出行的地步”“有一种石化了的感觉”……近日,李宇春在“我的青铜时代”第二季中介绍了自己的新歌《五脏六腑》,这是她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第一视角创作的歌曲,而由此引起的热议也正从歌曲本身向医疗圈扩围。
据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作为这一疾病的治疗药物之一,原研药修美乐(阿达木单抗)因其高销售额拥有“药王”之称。修美乐未被纳入医保前,患者的年治疗费用接近20万元。2019年进入医保后,药物年治疗费用降至3万元左右。随着国产阿达木单抗药物的相继上市,患者用药负担进一步降低。
高发于年轻人
李宇春日前在“我的青铜时代”第二季中坦言自己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严重时感到“身体石化”。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总称,以骶髂关节、脊柱受累为主要特点,也可累及外周关节或关节外组织器官。
20-40岁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层。尽管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患病率比较低,约0.3%左右,但我国有超300万的患者正受到这一疾病的困扰。除了李宇春,公开报道还有周杰伦、张嘉译、蔡少芬等在内的明星也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据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等多个因素有关。
北大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张学武教授表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并不十分典型,但其疼痛“特点”仍有鉴别的方法,当不明原因腰背痛持续3个月及以上;夜间疼痛加剧,严重的可能会半夜疼醒;早晨醒来背部僵硬(晨僵),运动可缓解疼痛等出现,需当心强直性脊柱炎。
张学武介绍,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主要是和HLA-B27这个基因有一定关系。为更早发现病灶,目前临床上基本以核磁共振检查+基因检查+腰背疼症状(含关节外症状)为主要诊断依据。
无法根治及早干预
因无法根治,复发频率高,强直性脊柱炎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目前,强直性脊柱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没有根治的方法及药物,目前倡导的是达标治疗。”张学武表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主要作用就是消炎、止疼,但是不能阻止强直性脊柱病情的发展。生物制剂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控制炎症的发展,最早出现的生物制剂叫做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这些年,又出现了一类新的白介素-17A(IL-17A)抑制剂,既可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又能抑制病理性新骨的形成,进一步阻止了病情的继续恶化。
阿达木单抗是一种常用的TNF-α拮抗剂,其原研药物是艾伯维旗下大名鼎鼎的“全球药王”——修美乐。数据显示,上市20年,修美乐累计销售额已经达到1915亿美元,连续多年居于全球处方药销量第一。2021年,修美乐销售额为206.96亿美元,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
2010年,修美乐获批在中国上市,先后获批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斑块状银屑病、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适应症等。不过此前,按修美乐的药品说明书使用,患者一年的费用接近20万元。2019年11月,修美乐以1290元/支的医保支付标准成功进入2019年医保谈判目录。按照患者每两周皮下注射一支来计算,每月费用为2580元,年治疗费用降到3万元左右。
国内已有多款药物
百奥泰自主开发的格乐立(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打破了进口垄断格局。2019年11月,格乐立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为国内获批的首个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截至目前,我国已有6款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上市,其中5款为国产药物,患者用药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修美乐此前20万元的年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百奥泰招股书显示,原研产品修美乐自2010年在我国上市以来已销售近十年,而2018年使用该药物的我国患者不足5000人。大部分患者支付能力有限,因此转而使用益赛普、安柏诺、强克等国产融合蛋白药物,甚至放弃治疗。
作为我国第三款获批上市的阿达木单抗,信达生物旗下苏立信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北京商报记者从信达生物方面获悉,苏立信1088元/支,并且有慈善赠药项目,强直患者每两周注射一支,一次40mg,年治疗费2.6万元。
2020年12月,复宏汉霖阿达木单抗(商品名:汉达远)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据复宏汉霖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宏汉霖的汉达远定价为899元/支,年治疗费用约2.34万元,通过患者援助项目,年治疗费用约1.44万元。
除了常用的TNF-α拮抗剂阿达木单抗,国内已有3款进口IL-17(R)靶点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药物获批上市。其中,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已经纳入医保。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还有10个抗IL-17单克隆抗体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恒瑞医药SHR-1314、君实生物JS005、康方生物AK111等,均包含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的开发。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科大发现一种抗疲劳新策略
- 意大利一燃料库爆炸致2死9伤
- 广东公开集中销毁罚没走私卷烟1.49亿支
- “安徽造”14600吨重吊船下水 德国船东共下单5艘
- 证监会:扎实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建设
- 朝中社: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 “小包裹”见证市场“大活力”
- 今晚用得到!2024元旦跨年文案
- 澳大利亚一轻型飞机坠毁 两人重伤
- 美国2025财年国防预算重点投向哪里
- 南非简化“团体签”吸引中印游客
- 促进家居行业加快回暖 山西推出家居促消费系列活动
- 报告称英国经济增长需1万亿英镑额外投资
-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寒露 感受万里山河间的秋日诗意
- 江西滕王阁举办春龙节活动 激发文旅新活力
- 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大楼发生火灾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创新为翼,威海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 暖意升级 北京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将跃上10℃线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十万列 “钢铁驼队”迈上新台阶
- 中新健康|创新药物上海落地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带来福音
- 热门推荐
-
- 福建突出问题导向 解民营经济发展之忧
- 安徽将现强降水 多部门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冰冻黄色预警:浙江湖北等8省市部分地区有冻雨或冰粒
- 财经观察:三组数据折射中国经济提“质”向“新”
- 四川首列“一单制”融资出口专列从青白江出发
- 故宫国博强强联手用400余精品文物阐述中华文明“和”“合”
- “油桃之乡”山西新绛借直播电商“飘香”富民路
- 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有关成立无人系统作战力量的法令
- 我国外汇市场预期保持总体稳定 货物贸易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规模
- 助力新时代“红学”发展 《红楼梦》改编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师范大学召开
- 苏皖河南东南部等地有强降雨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 报告称国内口腔医疗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种植、正畸等领域前景广阔
- 法国前总理菲利普宣布将参加下届法国总统大选
- “中国梦·劳动美”2025新年音乐会在北京举办
- 新说中国经济|新质生产力从哪里来?
- 上海医疗援青:先进技术“带土移植” 提高受援方“造血”功能
- 河南宝丰马街书会正月十三启幕 刘兰芳将携弟子展演
- 盐池湾人物群像:守望祁连34载,他说“唯有热爱,才能坚持”
- 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清理一批商周遗存 现早期巴人活动踪迹
- “95后”小伙变身“和事佬”:“年轻人更懂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