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见证市场“大活力”
邮政快递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写下生动注脚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小包裹”见证市场“大活力”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为全景式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敬请垂注。
8月13日,随着一件快件从新疆乌鲁木齐发往昌吉,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1000亿件,比2023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71天。
千亿件快递提速而至,既凸显我国快递市场更加繁荣活跃、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更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与强劲韧性。
快件量从零到连续10年世界第一、派送方式从“马班邮路”到无人机无人车……“小包裹”见证着市场“大活力”,邮政快递业发展的累累硕果更是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注脚。
“村村通邮” 打通双向通道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热斯卡木村,在喀喇昆仑山脉深处。邮车要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山上行走,路况复杂,翻雪山越达坂、涉河洪避石流。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2019年8月10日,中国邮政正式开通从塔县县城通往热斯卡木村的邮路,当地村民收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封邮件,我国至此也实现了最后一个建制村直接通邮。
2024年是“快递下乡”工程启动10周年。10年间,邮政快递业通过“快递下乡”“快递进村”“一村一站”等工程不断推动农村邮政快递网络下沉,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用邮需求,有效服务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村村通邮”带来的不仅仅是让村民足不出户收到包裹。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摆岭村百香果种植户潘元秋,就是建制村通邮的受惠者。快递服务进村后,潘元秋的果园实现了果品现摘现发,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时效,她和村里的种植户都增加了收入。
在全国各地,“村村通邮”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像潘元秋一样受益的百姓比比皆是,不仅用邮体验得到极大提升,也通过一条条邮路开启了美好生活。
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10年间增长超10倍。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快递企业持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逐步完善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乡镇标准化服务网点、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等三级基础设施,农村寄递服务更加快速准确,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1200多个县级公共寄递服务中心、超30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农民消费更便捷、市场要素更畅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科技发展 为包裹插上“翅膀”
今年我国快递提前71天完成1000亿件,意味全国人均收到快递71.43个,每秒钟有5144件快递、每一天有4.4亿件快递在全国流动。
庞大的市场、海量的服务、高速的时效,离不开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装备的加持。
在山东临沂,中通快递鲁南最大分拣中心已于近日全部投入使用。
“从装卸称重到扫描分拣,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每小时可分拣40万件,峰值操作量每天可达千万件,准确率达99.99%。”该地中通负责人张佳介绍,得益于自动化和智能化,整个转运中心可部分实现“黑灯工厂”,在人力成本降低的同时,转运效率还大大提高。
在末端投递环节无人机、无人车的应用也让快递服务提质增效。
6月28日,一架满载贵阳蜂糖李等特色产品的通航飞机从贵阳飞往成都,而后交由丰翼方舟40无人机空运至金堂县科玛小镇,并通过快递员配送至客户手中。随后,运载成都生鲜水果的通航飞机从成都飞抵贵阳。自此,全国首条“干-支-末”跨省低空物流首航取得圆满成功……
这些正是邮政快递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一个缩影。投用智能监控、智能安检等装备,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水平;无人机实现跨海、翻山、进村等多场景常态化运营,成为末端配送的有力补充;深化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推动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快递“黑马”宛如添上科技“翅膀”,每一件包裹都充盈着智慧光芒。
快递业在着力增强科技研发、推动数据赋能过程中,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提速、提质、提效的美好用邮需要。
包裹低碳 绿色发展共减排
从2012年到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年平均增速超过30%。物流运输量不断激增、快递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与日俱增,由此带来上扬的碳排放总量。
2016年,《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出台。2019年,国家邮政局推动实施“9571”工程,对电子运单使用率、不再二次包装率、循环中转袋使用率提出了明确目标。2020年实施的“9792”工程,给快递包装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底,八部门发布《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全面建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递包装要求全面落实……
随着绿色快递的宣传推广,过去一个小包裹缠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情况不见了;一些快件上的胶带悄然消失,改为“免胶包裹”;许多小区设置了专门的快递箱或包装废料回收点……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超8.2亿个。
绿色发展理念已融入邮政快递业全链条。
在仓储环节,浙江杭州申通快递华东分拨中心的屋顶上,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该光伏项目每年可提供约127.6万千瓦时绿色清洁电能。在运输环节,顺丰速运已累计投放新能源车辆超过3.1万辆。在中转环节,极兔速递累计使用循环中转袋约2560万个……
今年6月,我国首部关于快递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以及另一项关于快递包装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快递循环包装箱》正式开始实施。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快递,为建设美丽中国持续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甘皙)
来源:工人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和评理|捍卫科技发展权力,坚决反对“芯片战”
- 天津宏观经济论坛举办 2025年“十大看点”值得关注
- 广铁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的高铁恢复运行
- 北京启动防汛蓝色预警响应 今明两天预计有明显降雨天气
- 英文广播剧《梦回鼓岭》面向全球发布
- 如何从营养角度解释补气血?
- 美国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行通话
- 杭州文旅观察:杭州国家版本馆为啥一票难求?
- 这五国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 最长春节假期收官:中外游客“双向奔赴”,出境游创4年峰值
- 消费券、免门票等“齐上阵” 看旅游业如何突出重围
-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发生4.4级地震
- 建设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 中新健康丨国际多发性骨髓瘤关爱月:专家呼吁坚持规范化治疗
- 方星海:将继续稳步扩大期货特定品种开放
- 几十年荒漠变绿洲 塞北的故事为什么让人感动?
- 4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57 下调19个基点
- 西藏拉日铁路尼木站专用线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 “疆电入渝”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
- 新规实施已三个月 怎样让快递送上门更好实现
- 热门推荐
-
- 专访傅晓阳,制片人要学会“算”正能量作品带来的大帐
- 解码我国癌谱“第一高发癌症”,专家有何“肺腑指南”?
- 俄中实业家理事会2023年度全体例会在莫斯科举行
- 山东斫琴传承人陈乃峰:“复活”唐代技艺 创新古琴制作
- 诚和敬养老驿站八千平站站长陈丽获首都劳动奖章称号
- 日本青森县发生5.1级地震 多地震感强烈
- 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 传递开放合作的信心决心
- “从未批准”的保健月饼怎能公开叫卖?
- 和评理|罔顾业界呼声 对华加征关税已成为美国政客自私自利的“政治作秀”
- 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于意大利举办
- “搭桥”出海 上海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小分子抗癌原创新药“出炉”
- 陕西持续发展外贸新业态 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 (第七届进博会)前9月中国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3万余件
- 洪涝灾害造成江西67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6.6亿元
- 9次转钱求人代发论文 一男子被骗20余万元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东台黄海滩涂变“聚宝盆”:引来百鸟舞 崛起“风光渔”
- 氧气罐爆炸?机尾孔洞、两个黑匣子已找到 阿航空难谜团待解
- 渝宜高铁重庆段开工 未来重庆至上海约6小时
- 部分理财产品调低申购“门槛” 最低至一分钱起投
- 《白日之下》探讨残障者照护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