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发现一种抗疲劳新策略
中新网合肥6月23日电 (记者 吴兰)即使经过150万次循环打开和关闭运动,自然界中河蚌“铰链”依然能稳定发挥作用并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疲劳行为。受此灵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联合吴恒安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抗疲劳新策略。
该研究成果于6月23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你是否使用过折叠手机?是否想尝试折叠屏却又担心折痕?别担心,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将会解决这个问题。江河湖泊中随处可见的河蚌,一生需要进行数十万次重复的开合运动,却能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不发生形变,其双壳连接背脊处发挥关键作用的“铰链”——贝脊给了科学家灵感。
为什么要研究普普通通的河蚌呢?“我们要向自然学习”,俞书宏院士说,“通过解析自然材料,特别是生物材料靠生命体所创造的微观结构,包括它的组成跟功能之间的关联,可以指导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俞书宏院士及其团队早在2016年就参照软体动物合成天然珍珠母的砌墙式策略,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矿化合成了人工珍珠母。
俞书宏院士表示,通过对生物矿物微观结构的观察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多级有序结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提升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材料难在制备,自然材料难在解析。”文章通讯作者茅瓅波说,“从自然界获得的天然生物材料,它们不仅组成未知,而且其结构设计是从宏观尺度直达分子尺度。想要把如此复杂的材料结构以及性能之间的联系说清楚,十分具有挑战性。”
研究中,科研团队揭示了河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化组织的耐疲劳机制,发现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抗疲劳新策略。
研究人员探明了河蚌“铰链”中折扇形组织的设计原理,发现这种生物组织可以在河蚌双壳重复打开和关闭运动期间,能承受较大的变形,同时可以长期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即使经过150万次循环,这种生物组织仍能稳定发挥作用并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疲劳行为。
为研究这种生物材料的组成、结构以及这二者与材料最终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河蚌“铰链”在变形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模拟,并揭示了这一矿物中的从宏观到微纳米尺度的多级结构设计,这种设计原则赋予了该组织高变形性、高耐疲劳性。
随着近年来小型智能化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发展,产品柔性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可折叠”“柔性化”性能是未来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存在诸如折叠式手机显示屏折痕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寻找具有新型抗疲劳性的柔性材料需求日益凸显。
据介绍,该项研究就为人工脆性材料组装设计拓展了一种新型仿生模型,对未来柔性耐疲劳材料设计制备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俞书宏院士表示,仿生材料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通过全新的设计理念,能设计出具有更优越性能的高强材料,在飞机制造等高科技领域发挥出更多应用价值,这也是团队未来坚持要做的一个方向。(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永旺杯”第十六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圆满落幕
- “五一”假期迎客流高峰 银川客运段单日运送旅客量创历史新高
- 9个月大宝宝吞下金吊坠 “吞金自杀”真会要命吗?
- 彭侃:从《乐队的夏天》看爱奇艺的爆款网综方法论
- 开放包容吸纳八方来客 西安文旅爆火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 香港夫妇关注内蒙古自闭症儿童 连续5年捐资捐物
- 两个量子光源首次实现量子纠缠 有助量子技术商业应用
- 高温后遗症!大闸蟹最后一次脱壳延迟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吴锋刚:加快“两业融合”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工信部: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研制力度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香飘福建 福州体验中心开业
- 键盘声、订单声,动动手指……新消费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 该治一治为虎作伥的职业闭店人了
- 《中国珐华器》出版发行 20万字500幅图探寻珐华前世今生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回旋镖终伤自身
- (改革进行时)从政策“组合拳”看中国民营经济激发新活力
- 云冈石窟八成游客来自山西省外 女性游客更青睐“云冈游”
- 西藏林芝:防火宣传在路上,守护绿意不停歇
- 云南一岛屿拍卖1月使用权引热议 7199元成交
- 中新健康周报|9地拟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公费流感疫苗降至10元以下
- 热门推荐
-
- 屋檐上的文脉丨古韵犹存 新风又起——传统村落“蝶变记”
- “苏拉”对福建影响趋于结束 “海葵”将于3日登陆台湾
- 向新向绿向未来 新晋“万亿之城”再出发
- “五一”假期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 适宜旅游出行
- 贵州毕节:打造“示范区” 引领新发展
- 32.33万亿元、同比增5.3% 从前三季度外贸数据透视中国经济发展亮点
- 促进毕业生就业 超半数受访者希望完善在校生实习实训
- 武契奇称不能发誓未来不会对俄制裁,但目前为止没这么做
- 旅游搭子“费用全包”涉黄?小红书回应
- 上海书展劲吹“海派风” 一系列新书多角度“解码”魔都
- “铁路+旅游”为文旅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减少“为爱奔波” 上海开始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 上海洋山港海事局滞留一艘低标准外籍油轮
- 《欢乐颂3》口碑较前作下滑 主演回应质疑
- 中新网评:鲁山“丑且贵”的雕塑为何一路绿灯?
- “Z世代”青年的“新茶事” 创新工艺吸引年轻人
- 广东佛山激活岭南传统文化 为城市“引流圈粉”
- 中国绿发举办“共创低碳智慧未来”922品牌大会
- 要开学啦,“收心”还要“收胃”
- 让新型储能项目量质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