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文旅市场“陪送游”升温 开学季多领域消费迎旺季
数码产品、文体用品热销,多地文旅市场“陪送游”升温
开学季多领域消费迎来旺季
本报讯(记者刘兵)近日,来自江西赣州的老陈带着刚上大学的女儿去了趟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给孩子购买了一部单反相机。“家里的旧相机用了七八年了,各种性能已经跟不上她的拍摄需求。孩子能考到北京的重点大学来,这也是对她的一个奖励吧。”老陈表示,摄影是女儿的爱好,有了新相机也方便她上大学后加入摄影社团。
近段时间,全国大中小学校集中开学。新学期伊始,各类文体用品以及笔记本电脑、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热销,带动“开学经济”全面升温。
“开学季的消费需求、目标人群以及消费场景都高度集中,整体消费也呈现出休闲娱乐、实用价值及兴趣价值的特点。”什么值得买电商营销负责人张宇昂说。
每到开学季,很多中小学生都会将文具置换一新,除了传统文具外,智能文具也颇受欢迎。零售平台美团9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智能文具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13倍,同比增长近5倍,其中充电电动橡皮环比上涨6倍。此外,解压本、线圈本、手账本等功能文具,奥特曼、海绵宝宝、宝可梦等IP联名款文创产品因为颜值高、新潮,消费十分旺盛。
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商场的文具店店员告诉记者:“其实现在不光是中小学生,大学生也喜欢文创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床贴、盲盒这些产品,学生都很喜欢,卖得很好。”
体育用品在开学季也迎来热销。小楠在北京师范大学报到后,就选购了一副羽毛球拍和智能计数跳绳。“中学学业繁重时间少,上大学了我准备好好练习羽毛球,把健身当成习惯。”小楠说。记者了解到,8月至今,各类健身器材,尤其是智能健身设备等都迎来了一波明显的涨幅。
为了促消费,不少地方还通过开学季消费券的形式,吸引家长和学生消费。
不仅如此,开学季还助推了文旅等消费。北京、南京、武汉、西安等高校集中的城市在开学季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潮。为了助推开学季的旅游,一些地方还推出相应优惠活动。如海南省旅游协会围绕开学季“陪送游”主题,在8月下旬发布了2024年海南开学季“陪送游”产品和优惠套餐,为赴海南的新生及家长送上开学季文旅优惠礼包。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开学季与丰收季、冰雪季、团圆季一道,已成为4个消费新高潮之一。各地不断丰富消费产品供给,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深层次挖掘开学市场的消费潜能,为消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工人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统计局: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 印尼塞梅鲁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达900米
- 体验秘境壤塘千年非遗 2022“壤巴拉文旅”活动开幕
- 去京郊滑雪最受欢迎
-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会在天津举办
-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新质生产力”成嘉宾热议话题
- 鹳雀楼上诵古诗 Z世代华裔青少年走近黄河
- 2024年上海体育消费节成果发布:打造总价值超2.65亿元优质资源池
- 3号台风“格美”将至 松辽水利委员会会商部署防范应对工作
- 西门子中国高级副总裁江崇龙:拥抱中国速度创新技术方案
- 商务部回应中止对台部分产品关税减让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挫败乌军登陆克里米亚企图 泽连斯基视察哈尔科夫地区
- 西藏布达拉宫恢复旺季票价
- 9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82元 下调46个基点
- 哈尔滨文庙推出冬季旅拍新体验 传统文化融入冰雪元素
- 甘肃去年修复古籍1.9万余页
- 民航业稳健复苏提振市场信心
- 韩国时隔31年再次遭遇境外海啸 最高85厘米
- 美企业家拉马斯瓦米宣布退出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
-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将出现沙尘污染
- 热门推荐
-
- 河北武安发现清康熙年间石碑 对研究中国古代石刻造型艺术提供实物素材
- “吃醋”的正确方法你学会了吗?
- 泰国今年外国游客量突破1300万人次
- 斯里兰卡选举委员会:总统选举将于9月21日举行
- 建议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相关立法
- 央行: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
- 辽宁省紧急下达近9000万元资金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 文旅部提醒游客:元旦春节假期做好个人防护
- 四川在畜禽育种领域取得突破 发布3个国家级审定新品种
- “双节”临近 郑州多家博物馆上新展览陈设
- 工信部加快推进元宇宙标准化工作
- 宁夏智慧恒温节水光伏小屋受沙特青睐
- 先心病是儿童期主要心脏疾病 及时诊断治疗很重要
- 让村民有“医”靠 河南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全覆盖
- 广州汽车产业回暖向好 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
- 克服“新人职场不适症”需要强化校企有机衔接
- 清华大学:进一步扩大校园开放规模 探索工作日校园开放
- 新疆塔吉克族民众欢度引水节和播种节 庆祝春耕开始
- 上海消保委:“预付式+消费贷”成新问题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超1.8万人死亡 加沙地带190万人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