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展“未来农业图景”促国际合作
中新网长春8月26日电 (记者 郭佳)26日,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继续在吉林长春举行。本届展会,主办方为中外百余家科研机构及现代农业企业单独设馆,在展示“未来农业图景”的同时还促进了国际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展示了无人农场、数字化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解决方案。目前,这些解决方案在中国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均有成功应用。
该公司市场与投资发展中心执行总经理李伟巍介绍,该公司的无人农场解决方案以数字孪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Al智能识别技术、智能机械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对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种养作物、装备等各要素在线化、数据化,实现对种植对象的精准化管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决策和无人化作业。
李伟巍表示,最近几天,该公司接待了以色列、亚美尼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及中国东北的多位客户,其中与亚美尼亚的客户基本达成了现代农业的意向合作。
“无人农场就是中国的未来农场。”李伟巍认为,中国在数字化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基本没有代差,甚至还处在前列,把数字化技术引入农业,对农业是极大的赋能,中国必将成为全球农业现代化的引领者之一。
以色列耐特菲姆(广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滴灌技术的发明者,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生产的设备可将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根部,可极大地节约投入成本。耐特菲姆(广州)东北区销售经理黄明明拿着一小段滴灌管介绍,它有200多项技术专利来确保滴灌时无跑冒滴漏,使用寿命最长达9年。
黄明明表示,中国是耐特菲姆最重要的市场,随着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等战略的实施,各地对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展会期间就有10多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来采购滴灌设备。
沙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研究团队带来的“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可称神奇。他们研发的植物纤维粘合剂可改变沙子的离散状态,使其获得土壤生态力学特性,能够存储水分、养分、空气和滋生微生物,成为植物生长的良好载体。
该团队科研人员代林甫介绍,这项技术已成功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四川若尔盖沙化草原及中东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等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规模化试验和应用,实施面积达3万余亩。
代林甫说,最近几天,陆续有人来了解这项技术,咨询改良成本和安全性等问题。“其实每亩改土成本在两三千元左右,综合成本也不高于五千元。粘合剂是在植物中提取的,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数字经济观察:数实融合有何成效?
- 深圳时装周2023春夏系列举行 打造“碳中和时装周”
- 北京警方精准打击金融犯罪 成立首个金融证券侦查专业队伍
-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
- 专家学者研讨京剧艺术创新
- 卡游动漫与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开启系列公益合作
- 四川发布高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
- 商务部就美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答记者问
-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5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新研究:吸电子烟对DNA损伤不亚于香烟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新绛:村歌大赛让“乡音”持久“耳回”
- 央行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 29岁旅日大熊猫“爽爽”因病死亡
- “喜剧片”与“熟面孔” 电影春节档预售开启
- 平台在酒店后标注五颗星被判构成欺诈
-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最长隧道掘进突破两万米
- 中国央行: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近4.6万亿元
- 重庆警方:网传双碑发生杀人焚尸案不属实
- 以军说在加沙地带发现迄今最大规模哈马斯地下隧道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热门推荐
-
- 喜茶奈雪,扎堆小县城
- 天津市第四届“中华文化研习营”开营
- 文明的坐标丨“天涯海角”奇石林立
- 第七届中英经贸论坛举行 郑泽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 山西大同深耕“四大赛道”融入京津冀 构建全方位转型现代产业体系
- 夏日岭南佳果飘香 到广东台山大开“眼”界
- 中国年轻一代“粉”上瑶族古老婚俗“嫁郎”
- IP“这条大鱼”能有几种吃法
- 低温冰冻预警持续发布 武警官兵紧急抢通受阻道路“保”通行
- 奥密克戎变异出强致病力毒株可能性小
- 跨国企业瞄准医疗设备“以旧换新”万亿级市场
- 山西6年办结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5万余件
- 卧龙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通报多起不文明行为:三人被终身禁入
- 别样端午于徽州:古法香囊配衣冠 臭鳜鱼粽受青睐
- 沿江高速南线一期工程开工
- 社会化服务助农降本增效
- 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在广东启动
- 2024年台湾青年巴蜀文化“双城”体验季在成都开幕
- 哈萨克斯坦助力阿富汗加强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科技赋能“漂洋出海” 宁夏农产品走向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