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称全球变暖或进一步推高食品价格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认为,在2035年的预计升温幅度下,全球变暖可能导致食品通胀率每年最高上升3.2%,整体通胀率每年最高上升1.2%。这项研究发现还表明,尽管高、低收入国家都会经历气候带来的通货膨胀,但全球南部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
该论文介绍,通过对食品生产、劳动力、能源需求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全球经济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十分敏感。因此,理解天气可能如何影响通胀,有助于帮助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通胀风险和全球经济。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波茨坦大学Maximilian Kotz和欧洲中央银行Friderike Kuik及同事一起,分析了1991-2020年间121个国家的月度全国消费价格指数和气候数据,并将分析结果与物理气候模型的预测结果相结合,估算了2030-2060年间未来气候变暖对通胀的影响。
他们估计,在2035年的预计升温幅度下,全球变暖会导致食品通胀率每年上升0.9%-3.2%,整体通胀率每年上升0.3%-1.2%。本项研究还预计,这将同时影响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但一般对全球南部国家的影响更大,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国家。
这项研究的预测结果表明,气温上升会让低纬度地区全年的通胀加剧,而这些影响在较高纬度地区仅会发生在夏季。此外,该研究估计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使欧洲的食品通胀率上升了0.67%,在2035年变暖场景下这一增幅可能会放大30%-50%。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气候变化或会提高未来食品价格,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基于技术的适应措施或可大大限制这一全球经济风险。(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孩子“进去”后,父母竟“松了一口气”?
- 法定带薪年假,为何休起来那么难?
- 武汉能否效仿北京建自行车专用道
- 甘肃白银美丽乡村:巧接“山水乡情” 唤醒“沉睡资源”
- 长沙携手澳门挖掘餐饮行业新机遇
- 打造午间充电站 浙江开放大学推出“青蓝午校”
- 广西桂林民众逛市集闹元宵 体验非遗文化年味
- 广东疾控紧急提醒:洪涝后把好食品“入口关”
- 多所高校提出使用AI的多个“禁止” 学术论文使用AI边界在哪儿?
- 广西桉树育种材料首次飞向太空
- 浙江温州一鞋厂发生大火 暂无人员伤亡
- “一对一”帮扶 就业援助制度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 菲律宾拟增建20余座大坝缓解供水危机
- 财政部公布2022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
- 深圳欢乐谷:向所有受伤游客及其家属、社会公众诚恳致歉
- 中国消保法首部配套行政法规明确禁止“大数据杀熟”
- 十年集聚引才培育沃土 第十届“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 (两会访谈)邝美云谈粤港澳文艺交流:灵感、火花与化学作用
- 四川大竹县发生货车与客车相撞事故 致5死16伤
- 今晚8点开幕!剧透在这里→
- 热门推荐
-
- 年产3亿多套服装!这个小镇有啥致富秘诀?
- 东西问|廖民生:邮轮游艇经济为何在中国迅速破圈?
-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发布《生态文明·济南宣言》
- 最新研发人工智能系统:能解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级别几何题
- 山东省政协委员聚焦“新三样”产品出口建言献策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
- 日本茨城县附近海域发生4.0级地震 福岛县有震感
-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 对古人类群体进行“人口普查” 中国科研人员开创新方法解读“古DNA”
- 长三角“同城”共享 “一卡通”惠民畅行安徽
- “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 “宁味”特产漂洋过海拓市场
- 中消协点名充电桩人工客服形同虚设
- 福建鳗鱼产销热 出口内销两旺
- 广西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合作 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
- 韩国济州航空:已组成事故对策特别小组 将全力善后
- 新疆兵团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
- 危机下关系回暖 法德“双引擎”60年了还有多大劲?
- 这个药获批,但不是想减肥就能用
- 《曹禺全集》出版 万方:或以此重新了解父亲
- 浙江昌国卫时隔11年举办“清明会” 再现海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