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预备上岗 机器人时代要担心岗位被替代吗?
新闻1+1丨机器狗预备上岗 机器人时代要担心岗位被替代吗?
近日,泰山的一场“机器狗”清运垃圾测试,引发了不少关注。3天时间,分别在红门、中天门、南天门区域进行,目的就是为了考察机器狗各方面的能力,看看未来能否用它来解决泰山上垃圾清运的难题。那么测试的结果怎样?是否达到了预期?当机器人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逐步替代人工成为大势所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所带来的影响与改变?
《新闻1+1》连线泰山景区环卫保洁部门负责人马玉飞,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李瑞峰,解读相关问题↓
泰山测试机器狗运垃圾
测试效果如何?
泰山景区环卫保洁部门负责人 马玉飞:这次我们使用的机器狗,它的静态负重可以达到120公斤,也就是240斤。在红门区域进行测试的时候,用了45公斤左右的垃圾进行测试。从目前测试的情况看,它的运输能力、攀爬能力、平衡能力,以及它的续航,都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机器狗它充一次电能攀爬4到6个小时,可以正常行走,也可以速度比较快地跑步前进。从这三天测试的结果看,我们初步判断它完全可以替代人工挑运垃圾。
机器狗运垃圾划算吗?
环卫工人的岗位会被替代吗?
泰山景区环卫保洁部门负责人 马玉飞:运营成本上,短期看机器狗的投入相对较大一些,但是从长期来看,它的成本肯定比人工成本要低,而且这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现在泰山上挑山工年龄也都偏大,人工挑运人员越来越难找,我们觉得从长期效益看,还是必须要靠机械化去补充人力。
很多网友都在讨论被机器狗取代的人工怎么办,首先我们通过这次机器狗的测试,目前看,泰山80%的路段用这个机器狗来进行挑运,已经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机器狗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或者说它只能代替一部分人工。比如我们现在的保洁员,日常的卫生保洁工作包括垃圾的装卸、路段的清扫、卫生间的管理维护等等,除了垃圾清运之外,还有其他的工作可以做,我们也会合理调配人员的工作,对他们进行一个妥善安置。
如何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带来的冲击?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李瑞峰:
普通劳动者可能会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些冲击和影响,应该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去做一些改变。比如工人能通过培训,学习更多的新技能、新知识。
工厂,包括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也应该主动规划,对一些技术人员进行新技能的培训和培养,使得他们更能去适应新的岗位需求。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一个是要做好保护的工作,另一个是做好引导工作。保护相关行业从业者,更加重视劳动者的权益,在这个基础上,在新技术的冲击下,怎么让他们去得到更多的培训,引导他们去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同时,政府也要创造一个更好的创业环境,激励这些人员转岗,进行一些新的创新与创业,制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禁止商业拍照和露营车!故宫新规已正式施行
- 合肥警方通报“小麦被盗割”:系土地播种纠纷 被收割的小麦已归还
-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 山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有新规
- 2023中国长三角青年企业家论坛举办
- 策划“投票机阴谋”?特朗普盟友被控4项罪名
-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栾丰实:为何四千年前的中国酒器,能做得“薄若蛋壳”?
- 京津冀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立
- 开放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高地
- 6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48元 下调23个基点
- 百余人参与 对峙超5小时 对尹锡悦逮捕令暂停执行 5个关键词直击全程→
- 韩媒:韩国演员刘亚仁涉嫌吸毒接受警方调查
- 海南自贸港加快拓展境外航空维修市场 再迎“首单”业务
- 把“供应链”串一串 串起“一带一路”共赢链
- 纳入彭博指数四周年 中国债券市值权重增至9.7%
- 墨西哥一城镇发生枪击致5人死亡
- 肿瘤科故事:乐观是“良药” “假发新娘”迎新生
- 乡约福建:高粱丰收映红致富路
-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
- 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峰会举行 发布责任报告和蓝皮书
- 心脏血管长“石头”:闽首例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术在厦完成
- 热门推荐
-
- 山西元代壁画墓葬出土瓷器 反映元代制瓷业发展水平
- 银行业“爆雷” 美国会议员“踩点”抛股票
- 湖南永州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输送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 5月6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不影响二次销售,演出票为何不能退
- 《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发布
- 首届“泰国优质水果节”在昆明举办 新鲜水果受市民青睐
- 行业大咖齐聚中德产业园 共话汽车产业发展
- 尼加拉瓜首家孔子学院揭牌
- 广东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至1.32%
- 今年公安部“夏季行动”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7.5万名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 A股市场低开高走放量上涨,沪指重返3000点之上
- 国家气候中心解析7月下旬全球破纪录高温
- 今年前10月超12万中国游客赴哈萨克斯坦旅游
- 专家学者福州探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 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收官 推动绿色惠民
- 为古籍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 夏威夷野火遇难者迅速攀升 成美国近年来最致命火灾
- 韩国警方动员首都圈地区刑警参与抓捕尹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