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 中国财政部介绍如何助力经济恢复发展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4971亿元(人民币,下同)。
其中,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23598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建设,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建设实施,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行、使用专项债券,只是助力经济恢复发展的众多财政政策之一。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中,包括: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夯实经济回升基础。推动各项财税政策尽早落地见效,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配合。
——支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创新政策应享尽享,研究深化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进一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力度,研究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兜基本保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持续做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民生保障,加强困难民众救助帮扶,支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不断织密扎牢民生兜底安全网。
负责人还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优化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保障政策,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今年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6亿元,支持各地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同时,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柔性引才:让民众在“家门口”享医疗服务
- 中外客商聚河北高阳 共享“毛巾数字狂欢季”
- 美众议院民主党领袖称将帮助约翰逊“保住”议长一职
- 比亚迪:“比亚迪工作人员泄露商业秘密”系谣言
- 130余种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落户”香港
- 宁夏农特产品丰富香港市民餐桌
- 武夷山国家公园再添5个昆虫新种
- 中俄高校知识产权文化交流活动举办 共展出162件成果
- 这块蓄电池成本更高,为何比亚迪还要用?
- (两会访谈)建一座“桥”,让中外有更多“相逢一笑”
- 法治在线丨一起离奇坠海事故 牵出千万元级杀妻骗保大案
- 英国利物浦南部实施48小时驱散令
- “谷子”消费日渐火爆 拼团“吃谷”还需谨慎
- 繁荣、活力、好运……外国人眼中的龙年春节
- 中国船舶MARIC研发绿色节能低碳船亮相上海海事展
- 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 “精品荟萃 风采焕新”2024天津市精品二手车展示交易会启幕
- 第96届奥斯卡奖公布入围名单 《奥本海默》13项提名领跑
- 见证“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合作结硕果
- 青少年如何走出情绪障碍?不要过早给孩子“贴标签”
- 热门推荐
-
- 修复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 “90后”小伙讲述心路历程
- 房地产中介环节再受关注,两地鼓励中介费分档定价
- 宁波海关查获119万支侵权电焊条
- 中新文娱评《繁花》:国产电视剧需要更多王家卫
- 美联邦政府将追究“毒火车”脱轨事故涉事企业责任
- 《雪豹》“回家” 观影民众热烈掌声致敬万玛才旦
- 夜间锅庄舞让西藏青年收获快乐
- 菲律宾4月通胀率为6.6%
- 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在厦门举办
- 国际锐评丨中国经济盘“家底” 世界从中看机遇
- 考研还有VIP?人财两空要注意!
- 抢占国际航运绿色转型风口 上海临港成立绿色航运产业联盟
- “村晚”让贵州桐梓避暑山村“热”起来
- 业界话中德经济合作未来:聚焦新兴领域 放大互补效应
- “新时代视线——中国当代新锐画家来韩特展”在首尔开幕
- 挑大梁 走在前|扩大有效投资 培育创新动能——江苏制造业加速回暖
- 国际识局:又一国与厄瓜多尔断交!拉美政治格局会否生变?
- 工信部:中国钢铁长期定位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
- 沪宁沿江高铁9月28日开通运营
- 今年以来广州警方共拦截和挽回群众损失1.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