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中国钢铁长期定位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15日表示,中国钢铁长期定位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认为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导致贸易纠纷是没有依据的,也不是客观的。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粗钢产量7.95亿吨,同比增长1.7%,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同比基本持平。从消费来看,虽然受房地产下行影响,建筑用钢行业小幅微降,但制造业用钢保持增长,中国的钢材消费基本保持稳定。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钢铁长期定位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长期以来,中国钢铁的出口比例保持在5%左右,远远低于日本、韩国等其他钢铁生产国。中国钢材出口增长是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中国不鼓励钢材出口,中国企业钢材出口增长,是其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此外,钢材价格下降是全球现象而非中国独有。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西方国家通胀高企,全球钢铁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主要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增大。
据海关总署数据,1-9月,中国钢材出口均价985.7美元/吨,同比下降32.2%,但价格并未显著低于其他国家市场价格。如,以热轧板卷为例,美国9月份热轧板卷价格786.5美元,较年内高点1275.5美元(4月份)下降38.34%;欧盟9月份热轧板卷价格690.7美元,较年内高点934美元(4月份)下降26.05%。
“中国钢铁出口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是企业间的正常贸易行为,一些观点认为中国产能过剩导致贸易纠纷是没有依据的,也是不客观的。”这位负责人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风味人间4》升级迭代回归 翻山越海遍寻“谷”迹
- 【发现最美铁路】抗寒挡雪 通化西站有“绝技”
- 600多件(套)展品呈现气象万千的中国非遗保护实践
- 打开淮安,惊喜的不仅仅是美食!
- 四川高温持续,冰川会不会被“晒化”?
- 夏日探访“世遗福地”清西陵:感受清代皇家陵墓群的文化印记
- 台风“普拉桑”影响东海 自然资源部维持海洋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 媒体报道:进博会提升中国市场吸引力
- 广东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 上海德比战假票险些流入市场 徐汇警方迅速侦破假票诈骗案
- 北京公众环境意识持续提升 绿色生活践行度保持较高水平
- 集大原高铁全线进入运行试验 太原至呼和浩特2.5小时可达
- “五一”假期广西多口岸迎来出境入境“双向奔赴”热潮
- 【中国那些事儿】东盟成员国高官:中国-东盟合作树立“好伙伴”典范
- 加拿大“石油城”的国际中文日:“学中文,有用”
- 助建世界级石化基地 惠州港荃美石化码头预计年底完工
- “园区里都是铁栏杆,到处都喷溅血迹” 缅北电诈更多犯罪细节曝光
- 拆不掉的“种族隔离墙”
- 广西将深化与东盟欧美国家产业合作
- 2024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幕
- 热门推荐
-
- 麒派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 郭德纲喊话新人
- “华龙一号”上下游5000余家企业共建中国核电产业链
- 第八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启动
- 第二十一届ChinaJoy定于7月26日至29日举办
- 新疆兵团:沙漠边缘水稻播种忙
- 白皮书:“零容忍”打击非法捕捞 中国对远洋渔船实施全球最严船位监测管控
- 83.7%受访青年觉得对求职企业做背景调查有必要
- 创作力源自关注社会的能力
- “以最大诚意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
- 新疆兵团:火红辣椒迎丰收 奏出致富“椒”响曲
- 老旧小区原拆原建的“上海模式”
- 高光时刻!新疆提孜那甫河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 AI检测AI:“矛”更利还是“盾”更坚
- “五一”期间外籍人士在四川移动支付消费额同比增长9倍
- 广州拟推出配售型保障房
- 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 1月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新增备案规模达1428亿元
- 美国又现“血腥周末” 枪击事件频发致30余人死伤
- 京雄快线雄安航站楼站封顶 半小时可达北京大兴机场
- 纪录片《隐者山河》全球首映 山西导演历时7年记录音乐家陈其钢艺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