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4》升级迭代回归 翻山越海遍寻“谷”迹
11月24日,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播出,该季纪录片跨越美食山海,回归食材本原,细述人类食物的基础——谷物。该纪录片总导演陈磊告诉记者,“谷物”这样一个有趣的选题,值得纪录片深入且完整地表达。总导演陈晓卿则认为,“美食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最有趣的通道,也是人与人交流最便捷的途径。”
记者 师文静
一点一点
“接近观众的心”
《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依旧大气澎湃,延续了一贯的全球视野,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美食,探究食物与人的共同联结。作为人类最重要的食物,谷物成了本季的主角,“粮食”“碳水”“米面”这些与人息息相关的命题,将被深入探究,为观众呈现出由谷物幻化出的世界美食大观。
在前几季拍过海鲜风味、“异曲同工”美食等系列后,为什么要把镜头对准谷物?记者了解到,《风味人间》第一季的《落地生根》曾涉及谷物的话题,在创作过程中团队决定将其拓展为一个系列。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导演组终于将谷物汇集成篇:“麦浪涌万年”“稻香阡陌里”“黍粟本嘉禾”等六集内容,拓展了“谷物”的定义,即除了观众熟悉的麦子、稻米、玉米,还包括芋头、茭白、菱角等与谷物息息相关,或能够为人类提供碳水化合物的多种植物,它们将逐一登场,讲述在时间长河中与人类互塑的精彩故事。
正如《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第一集所介绍的:“谷物是人类食物的基础,更以其宽厚的力量凝聚人们互相协作。”从古至今,谷物都是全球人类农耕的主要对象,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发展出文明,因为有了谷物才产生了农业,我们吃的食物才会是今天的样子。在总导演陈磊看来,“谷物”这样一个有趣的选题,值得纪录片深入且完整地表达。
每一季《风味人间》的文案、配乐、镜头语言等,都是观众争相夸赞的对象,而在《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中,观众依旧能听到李立宏标志性的旁白,独特而磁性的声音为美食留下最佳注脚;风味系列的故事讲述与美食理念亦将一以贯之,比如第一集《麦浪涌万年》的结尾,意大利方形饺子、土耳其饺子和中国蒙古族羊排饺子被制作者们用心地捧在手中,凸显全球美食为人类带来的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的品质,制作团队不为节目做任何产品植入,体现了主创对《风味人间》系列秉承的初心。在美食纪录片内卷、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风味人间》导演组仍然在坚持着自己的“价值感”,放眼将来,一点一点“接近观众的心”,寻找着纪录片在观众中的“最大公约数”。
美食是认识世界的
有趣通道
作为一档在业界和观众中广受赞誉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系列在保留其备受好评的风格的同时,坚持锐意创新,在变与不变中完成了美食纪录片IP的升级迭代。
每一季《风味人间》的多元化升级,都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在内容风格上追求生动、鲜活,比如各类谷物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标签:坚韧的麦类,柔和温润的稻类,灵动可爱的豆子,共生于“谷物星球”之上……这样的拟人化表达,也将全面提升美食纪录片的趣味性。
在拍摄制作上,本季《风味人间》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了“中西合璧”的拍摄团队,除了传统拍摄团队在国内完成风味之旅,国外美食部分的记录均由当地顶级拍摄团队“接力”,内容更显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在拍摄手法上,《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也完成了进阶,除了系列标志性的微观摄影,高速摄影乃至CG技术都在作品中一一呈现。观众能窥见小小麦芽在湿润环境中野蛮生长,甚至能看到一粒种子神奇的细节爆炸。这种通过微观摄影、电脑建模等方式,结合实拍和后期CG技术完成的特殊视角镜头,将带给观众新奇的直观感受。
在拍摄地域范围上,《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不仅涵盖中国南北,还包括地中海东岸、英国、意大利……仅在第一集,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翻山越海、遍寻麦类,从人类驯化小麦讲起,纵览农耕文明的历史,更有美食史诗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从“谷”观今做文章,展现出更宏大的创作视角。我国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镜头中的“中国粮仓”,凸显着大国底气、时代气韵,粒粒谷物中皆是人间烟火故事。第一集《麦浪涌万年》中,从中国西北的莜麦、青藏高原的青稞,到地中海东岸火燎而出的翡麦,由麦类制作而成的竹升面、玛森糕、面筋、翡麦饭甚至麦芽糖,不一而足。该季纪录片在这样的视角上进行创作,也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
一部具有独立审美品位的美食纪录片,从第一季到第四季究竟在坚持着什么?总导演陈晓卿认为,《风味人间》系列最珍贵的就是一直通过记录美食、记录日常生活,联通世界。“美食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最有趣的通道,也是人与人交流最便捷的途径。” 让记录成为一种习惯,是陈晓卿和团队的坚持。他说:“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传统食物在一点点消失。作为纪录片人,拍美食,用影像记录食物里我们祖先一路走来的印记,这是我们的本分,也是我们的幸运。”
(来源:齐鲁晚报 2022年11月25日 A10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毕业生泄露人大学生隐私?律师:如属实将面临刑责
- “中华文明史诗百咏”100方篆刻亮相 呈现史诗般文化长卷
- 杭州西湖石虎重现“英姿” 曾“链接”几代人记忆
- 俄罗斯举行红场阅兵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
- 对小区服务不满意能否拒交物业费?
- 中广核在法国发布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中法合作
- 2022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如约而至 将打造“云上戏剧村”
- 东海热带低压停止编报 “贝碧嘉”向西北方向移动
- 突发!韩国国会议员街头遇袭
- 亮相!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节目和技术创新亮点
- 未来三天东北地区雨水较多 高温坚守川渝地区
- 探共治警务之路 解杭州高新区(滨江)“治堵密钥”
- 美妆产业趋势蓝皮书:化妆品国货品牌迎出海热
- (文化中国行) 探访杭州“天安门”:从朝天门到鼓楼千年烟火不散
- 两岸青年相约“中国木制玩具之乡” 电商为媒话经济融合
- 广东今年前4月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超7362亿元
- 这届春晚,文化氛围感拉满!
- 传统戏曲火遍青春校园
- 期货纠纷法律适用规则如何完善? 这场论坛将给出答案
- 国图艺术中心推出2024暑期儿童演出季
- 热门推荐
-
- 电视剧《三体》展现中国式硬科幻的影像魅力
-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英中新能源汽车合作前景广阔
- 中国舞蹈节时隔18年重返云南 展新时代舞蹈艺术成就
- 探访湖北谷城乡村记忆馆:定格往昔 见证变迁
- 为购房者打破“证”结 山西10万余套住房实现“房证同交”
- 大客车夜间抛锚致50余名乘客滞留 高速部门暖心护航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百余件书画摄影作品诠释“城市使命”
- 上半年湖南新增贷款超5000亿元 新增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 广州港与美国长滩港缔结友好港关系
- 百余件长江主题美术作品亮相中国国家画院讲述“长江故事”
- 韩国医生辞职潮持续一周 韩媒:医疗混乱进一步加剧
- 山东“真金白银”助力大学生就业 搭建稳就业阶梯
- 索马里一城镇检查站发生爆炸 已致近60人伤亡
- 电气化提升生产效率 新疆农资产销旺
- 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有哪些亮点,未来潜力如何?
- 江山如画|历史与风情交融的山西吕梁:从“城市景区”到“景区城市”
- 娱乐圈新乱象:明星谁下车晚谁咖位大?
- 淄博烧烤似乎转冷了?网友建议淄博烧烤转型,官方回应
- 以色列北部黎以边界地区多地连续响起防空警报
- “五一”假期辽宁文博游热度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