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提升生产效率 新疆农资产销旺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7日电(张桂花 陈超文)春耕在即,农资加工进入旺季。2月26日,在位于新疆昌吉新湖农场的新疆三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龙农业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串串滴灌带成品从传送带牵引而出。
每年的3月、4月都是新疆农资产销最旺的季节。“过些天雪化了就能春耕了,农场这儿农资需求大,我们公司现在启动了全部的电气设备,就是想赶在种植前头生产加工滴灌带和地膜。”三龙农业公司总经理王德清说。
三龙农业公司是新湖农场的大型农资生产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加工滴灌带、地膜等,厂房内有60多台大型用电设备,现在已经全面实现电气化,年产约7000多吨农田节水滴灌带等农资,月用电量达117万千瓦时。
2020年以前,三龙农业公司还是一个小规模的滴灌带生产加工厂,与其同规模的加工厂在新湖就多达30多家。因当时的电气化程度不高,企业生产效率提不起来,订单也少,效益很不好。
新疆昌吉供电公司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规划电网,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6290万元实施农场产业园区农网改造,新建10千伏线路18.9千米及相关配套电力配套设施,增加专用变压器10万千伏安,还将线路线径75平方毫米主线改造为240平方毫米,全面满足工业园区及周边16家企业用电需求,同时提升当地户均用电容量。
2020年8月,电网改造完成。三龙农业公司抓住机遇,把企业搬进产业园,扩大生产规模,并为企业购入了8条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和一套污染排放处理设备,形成农资回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成为新湖农场首个规模化全电农资生产加工企业。
“电气化生产效率就是不一样,我们现在年产量已经达到200余吨,比老厂子的产能多了3倍,能供新湖农场近60万亩春耕田的农资需求。”王德清说。
今年2月以来,随着农场进入灌溉、耕种期,新湖农场农资企业的生产设备开始开足马力运转,当地多台专用变压器启用,用电负荷急剧增长。昌吉供电公司发对用电企业实施“一对一、多对一”专门服务,确保客户可靠用电。
现如今,在充足电力的加持下,新湖农场的农资生产能力全面提速,订单连年增长,农资产品除了供昌吉州,还销往宁夏、甘肃等地,滴灌带、地膜等主要农资产品年产值超过1亿元,为当地20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京味》里有最新最美的北京故事
- 1-7月中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
- GSMA首席执行官洪曜庄:中国引领5G-A发展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亮点扫描 勾勒具体而微的古代生活
- 山西盂县发布《太行古村落保护白皮书》 助力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
-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逝世 享年92岁
- 港金发局发表年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台风“卡努”来袭 浙江温州启动水上防台Ⅲ级应急响应
- 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等将培养更多青年科学家
- 俄乌局势进展:俄提出继续履行黑海运粮协议前提 乌总统称顿巴斯地区战斗艰难
-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三明探路乡村融合
- 新疆首条跨沙漠铁路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 公安部: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亿辆,驾驶人总量达5.1亿人
- 韩副外长:已与特朗普方面就韩国国内局势进行沟通
- 从扭秧歌到敦煌舞,非洲女孩茉莉痴迷中国民族舞蹈
- 面对面|专访视障高考考生马奕菲:她把自己活成了光
- 雅叶高速公路四川康新段全面动工建设 力争2028年建成
- 韩媒:七成韩国人近一年来经历过心理问题
- 四川进入雷电高发时段 哪里最多?啥时最多?如何避雷?
- 民营企业家走进广西考察交流 共享合作新机遇
- 热门推荐
-
- 四川雅江“12·09”森林火情大批救援力量增援
- 多个重大工程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硬核”实力支撑经济发展底气
- 巴勒斯坦申请加入国际法院诉讼 以军确认4名人质死亡
- 从文化传承到IP经营,卡游全方位拓展国潮文化传播路径
- 这个非洲国家面额最大的纸币上,为何印着中国杂交水稻?
- 以史为“根”传承非遗记忆
- 以链为媒助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 2024外滩艺术季:别样的“萌犬世界”
- 猕猴桃有高温热害风险 陕西发布农业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 广州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粤”月都有新体验
- 海航将恢复深圳—特拉维夫国际航线
- 今明天北京有雾来扰最高气温将升至20℃ 后天有弱降水
- 美总统拜登批准内华达州和佛罗里达州重大灾难声明
-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 今年上半年三亚接待过夜游客1327.36万人次 同比增长67.44%
- 上半年河北对东盟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逾三成
- 王跃文谈新作《家山》:书写所有中国人的家山
- 西安打造“世界设计之都” 加快构建创意产业生态建设
-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公布第二期资助名单,46位科学家上榜
- (国际观察)日本排污入海是没有先例的冒险 并非“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