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粤”月都有新体验
提起广州,离不开“商业发达”“美食多样”这些关键词。
当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广州正在积极打造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2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这座“千年商都”持续释放强大的消费新活力。
在广州北京路步行街这条上千年的传统老街上,一个悬架在空中的橱窗剧场每逢周末都会上演潮流音乐、粤剧等特色节目,成为游客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俄罗斯游客 达里尔:这是我第一次来广州,商店很好,在中国的街道上我们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建筑。我们听到中国的历史,很美好。
北京路步行街在充分发挥骑楼、岭南民居等建筑特色的同时,还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引入更多沉浸式文化体验。在这条不到2公里的步行街上,就分布着9个书店,从传统的书店到个性化十足的24小时书店,来自港澳地区出版的文化类书籍销量增长明显。
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联合书店店长 蔡文杰:我们以“书”搭建了一个平台,港澳青年或是海外同胞到书店分享一些他们的心得和感受。
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雷金源:通过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北京路体验和消费。
而在荔湾区恩宁路永庆坊,老建筑正在通过“微改造”变身为时尚潮流体验街区。
永庆坊潮牌服装店店长 钟星发:把潮流跟本土文化结合在一起,我们自己觉得会更加适合年轻人或是一些旅游顾客。
广州市荔湾区商务局副局长 莫澜:2024年1—10月份营业额比去年提升了10%,人流量也提升了20%左右。
传统老街和时尚潮流不断融合的同时,新技术也在赋能消费。在全新打造的广州塔—琶洲世界级地标商圈的天德广场,游客可以搭乘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穿越珠江,直达广州塔。
广州合利创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阿布来提·买买提:我们把电动处理起降飞行器作为一个载体,把周边的商业、文旅和体育融合进来,共同推进。
国际灯光节、湾区音乐汇、美食节巡游……精品消费月开展以来,广州先后组织了600多场重点活动,以新消费场景链接消费品牌,推动产销联动。
广州市商务局局长 魏敏:11月上半月,天河路商圈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了16.5%,长隆万博商圈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11.3%,龙头企业像广百百货、友谊商店的销售额同比都增长了两位数。
打造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在广州,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业态正在不断涌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正在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枢纽。
今年,南沙港客运码头开通了直达香港国际机场和香港中港码头的班次。
广州南沙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副队长 陈锦莹:现在南沙客运港每天是四进四出,共八个航次,可以行李直挂,到达香港国际机场可以直接登机。
在紧邻南沙港客运码头的国际邮轮母港,下个月国际邮轮就要恢复常态化运行,周边的不少商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印象·澳门邮轮海景餐厅负责人 朱咏姬:我们现在把上面一层也装修出来了,希望赶在邮轮开航的时候,我们有多一层营业的地方。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市场开发部负责人 吴晓冰:我们已经开通了前往香港、越南、日本等多个旅游目的地的航线。
以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原点,大湾区两小时生活圈为半径,重点打造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在广州番禺区,文商旅融合快速发展,以汉溪大道为主线,串联起度假区、购物中心等多个特色项目。
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总经理 陈奕:从游客的结构上来说,港澳的游客比往年有大幅的增加,据我们统计大概增长了200%以上。
与此同时,消费业态转型升级也在提速。在广州天河商圈,一家商场内的冰雪体验馆刚刚开业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商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每一个月就调整一个新的消费体验业态。
广州市天河区正佳广场品牌发展总监 雷婉倩:我们广场的消费方面同比增长了12.5%左右,整体是一个不错的增长。
守正创新 “粤”月好味道
广州每万人拥有餐厅约134家,网点密度居全国之首,餐饮消费占游客文旅消费支出比重超20%,“食在广州”名副其实。
如今,广州的餐饮除了“正”味,更多的“新”味也陆续走向餐桌。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在广州的一些老字号餐厅,不少消费者前来体验那些消失许久的传统粤菜。
北京游客 马女士:来到广州就想品尝一下正宗的、地道的广州美食,觉得还不错。
中国大酒店行政总厨 徐锦辉:我们在广州博物馆里看到了百年前的粤式菜谱之后,就想把这些重新挖掘出来,让广大市民品尝到百年前粤菜的滋味。
不仅要复刻传统的味道,还要体验别具特色的岭南餐饮文化。记者看到,一家颇具岭南园林特色的粤菜老字号餐厅里,虽已临近中午,但来体验早茶的游客仍旧不少。
游客 于女士:这边庭院很漂亮,喜欢这边的氛围。
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利平:这几年,我们也在尝试不断在场景里面融入传统文化,现在新开的基本上都是岭南的风格,每个店要么有一个文化橱窗,要么有一个文化展区。
不仅仅是粤菜,越来越多的各色美食也在广州生根发芽。最新数据显示,广州全市拥有地方特色菜3.5万家,占比达14.6%。
在这条新开业的美食街区,法餐、德餐、泰国菜等40多家中外美食餐厅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新宠。
顾客 白女士:特别满意,很开心。菜品、环境都很好。
广州天德广场品牌负责人 刘飞旋:今年下半年街区的游客数量明显要比上半年增长不少,大概有30%—40%的样子。
截至10月份,广州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较去年增加了171家,门店数在5个以上的连锁品牌超过了1200个。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李超 李唐 胡慧翼 广东台)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中欧班列首抵西班牙
- 湖北省科技大会启幕 院士专家红毯亮相
- 首届智能网联数据要素生态创新会议举办 智能网联数据应用创新联合体成立
- 宁夏银川:“破”分散经营难题 让小农户接轨大农业
- (第六届进博会)食客携包装袋按图索骥 激发外商开拓中国市场信心
- 【寻味中华丨文博】探秘《南宋绍兴府城图》:揭开千年东方古城的面纱
- 特斯拉五年免息 银行竞逐汽车金融
- 本轮寒潮已近尾声 北京本周日气温略有回升
-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将围绕“碳中和”目标服务香港绿色金融中心建设
- 陆正耀被强制执行781万余元
- 北美票房|《特技狂人》开画表现不及预期
- 专家学者呼吁: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价值挖掘
- 4人被困秦岭冰晶顶 官方通报:其中2人已遇难
- 甬舟两地多条水上客运航线停航 部分海岛疏客超万人
- “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奔赴山海“纺”出一条特色援疆路
- 山东政企协同联动 破解企业科技创新难题
- 哈尔滨通报“一商贩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罚款3万
- 大兴安岭第四届旅发大会在边城呼玛启幕
- 南果北种!甘蔗、沃柑在乌鲁木齐周边农场试种
- 美国会两院通过1.2万亿美元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热门推荐
-
- 北京算法交易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 中国首趟直达马来西亚铁铁联运班列运抵 比江海联运省时超40%
- “中国谜语村”文旅融合谱写古村新语
- 宝马在辽投资增加200亿元 沈阳生产基地将大规模升级
- 2023年“海棠花儿开”文化艺术节开幕
- 广州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耗材价格下调
- 陕西榆林警方:一男子在女厕偷拍被行政拘留十日
- 记者追问美国“双标”问题 国际奥委会重申反兴奋剂决心
- 下月起故宫博物院分时段预约 上午预约上午进
- 俄战略轰炸机巡航波罗的海遭外国战机伴飞
- “盐”城考古新发现:初步推测沙井头遗址区域为西汉盐渎县城所在地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在穗举行
- 滞留落坡岭的他们经历了什么?K396次105小时的“脱险”纪实
- 一季度新疆电网售电量逾500亿千瓦时 售电规模居西北五省区之首
- 广东逾600个镇街遇暴雨 穗24小时最大降雨超170毫米
- 天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春招活动启动 设新质生产力分会场
- 店铺该不该“谢绝儿童”
- 专家学者聚孔子故里座谈研讨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 2023成都·欧洲文化季启幕 西班牙担任主宾国
- “手护自然”公益组织3年翻山越岭,捡走7.1吨山野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