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余种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落户”香港
中新网西宁7月17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7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省推动“河湟田园”“净土青海高原臻品”等冷凉蔬菜出口,建成西宁跨境电商综试区“青货出海网”等6个展示厅,借助香港“高原臻品绿色有机”青海·西宁城市生活馆优势,汇集130余种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落户”香港,带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出口。
2023年8月7日,“青字号”紫叶生菜、甘蓝等8种蔬菜装箱发往了香港,实现青海冷凉蔬菜出口“零”突破。
图为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内,农艺师检查蔬菜长势。中新网记者 孙睿 摄
西宁某农业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是西宁市最大的设施农业国有控股公司,也是供港蔬菜的企业之一,该公司采用日光、温湿度及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实现了全年无障碍绿色蔬菜生产种植。“目前我们向海关备案的供港蔬菜共有45种,解决了当地农民种植蔬菜增产不增收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该公司总经理董海清对中新网记者说。
记者在西宁综合保税区看到,西宁综合保税区建成西宁对外开放、青海名优特产品、青货出海网、进口名优产品和民族特色黄南厅等6个对外开放功能性展厅,打破了传统进口商品先缴纳税费再销售模式,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激活“小区域,大产出”功能。
图为游客在西宁综保区对外开放功能性展厅内拍照。中新网记者 孙睿 摄
“目前我们已建成西宁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基地,设立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运营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跨境电商线上和线下基础支撑体系。”西宁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运营服务部负责人王君说。
另据青海省官方数据统计显示,自去年8月高原冷凉蔬菜直供香港以来,青海省蔬菜已累计出口1000余吨,出口备案基地面积已达2.35万亩,带动了青海省农户就业和基地种植户增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智能科技成康养产业“新风口”,机器人能替代护理员吗
- 国家统计局:预计PPI有望继续低位回升
- 云南个性化“非遗”茶器南博会上受追捧
- 服贸会的朋友们丨参展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服贸会多领域
- 中钢协:7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151.72万吨
- 日本候任首相石破茂计划于10月27日举行大选
- 创新引领数实融合 透视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密码
- 亚洲制造业PMI连续11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 借“疫苗捐赠”攻击抹黑中国,美西方没安好心
- 湖南资兴18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通信联络和恢复供电
- 醉驾送女友回家 这不是男儿担当
- 中欧班列(长沙)首列中亚粮食进口专列抵达
- 2023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发布 入围门槛达41.79亿元
- 丝路古道辟“钢铁驼队+空中丝路”新线“重唤”贸易盛景
- 《藏医医疗技术》出版 整理93项成熟医疗技术
- 显见“爆款” 老牌综艺仍是“压舱石”
- 3至5月北京PM10浓度同比下降12%
- “和美西藏”摄影展走进奥地利 维也纳观众:希望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
- 安徽出台措施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英国9月汽车产量因出口需求上升大涨
- 热门推荐
-
- 健康研究:饮食诱导减重结合锻炼促控糖 选进食时机或改善运动耐力
- 山西临汾通报7起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 侯马市人民医院两次违规
- 世界濒危动物卷羽鹈鹕再次现身河北涞源
-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系列活动启动
- 渝黔铁路黔江段首榀箱梁架设成功
- 山西忻州明代墓葬发现文房用具折射当地葬俗文化
- 电影国庆档收官 广东稳坐全国第一票仓
- 宁波舟山港:何以打造连接内外的一流强港?
- 各地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经济新方位)
- 中国现代幽默画大展杭州举行
- 2023年上海科技节开幕 “幕后追梦人”亮相“科学红毯”
- 多方解读《网络游戏管理办法》 业内人士:征求意见稿有调整空间
- 广西龙邦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万人次
- 伊朗外长与沙特外交大臣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
- 菲尔兹奖得主上海开讲:关注AI不能忘记经典理论
- 寒潮导致广东多条道路出现结冰
- 美国姑娘成中国“网红”:想成为美中交流“民间使者”
- 第二届“良渚论坛”将启幕 汇聚五大洲63个国家和地区嘉宾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广德:“竹乡画廊”赋能乡村
- 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超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