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MARIC研发绿色节能低碳船亮相上海海事展
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 (殷立勤 段雪琼)12月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在第21届上海国际海事展期间,举行以“创新、机遇、未来”为主题的MARIC2024船型推介会。由该院最新研发的2万方液态氢运输船、10.2万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4万方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8.8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等一批绿色节能低碳船型集中亮相此次展会。
作为国内领先的船舶总体设计单位,MARIC站在造船最新技术前沿,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技术发展、创造行业价值”为宗旨,围绕“创新机遇未来”,聚焦“绿色智能低碳”以及数字化技术,持续开展绿色船舶、智能船舶、极地船舶等关键技术攻关,相继研发了一批技术领先、性能优异的新船型。
推出的2万立方米大型液态氢运输船就是一款环境友好型产品,为目前中国研发的全球最大液氢专用运输船。氢的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CO?)以及类似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体等污染气体,且氢能能量密度高且无毒。对全球航运业而言,氢能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增加。由于绿色氢气的生产将集中在世界某些环保能源成本较低的地区,因此液态氢运输船有望成为不可或缺的船型。高效的高纯度液氢运输是远距离大规模运输氢气的重要选择之一。MARIC为因应航运市场的新需求和新趋势,特别研发的2万立方米级的液态氢运输船。其总长约为160米,型宽为26.4米,采用C型真空双壁罐,设计压力为3.0公斤,日蒸发率将不大于0.2%。该船采用电力推进,采用船用柴油与液态氢双燃料型主发电机,采用双尾鳍形式,配备2组4叶固定桨,设计航速约15节。
近年来,MARIC聚焦“双碳”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开展满足最新国际排放标准的绿色船型研发,已相继推出了全系列新燃料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等船型的解决方案,并对船型方案进行持续优化。未来,该院将密切跟踪海洋氢能装备、氨/甲醇等替代燃料等新技术新领域,不断深化装备技术体系、总体概念方案、替代燃料推进等关键系统研究,引领我国船舶工业绿色船型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千余名志愿者上岗服务东博会 三成具备专业语言技能
- 欧佩克秘书长:预计2045年全球每天石油需求量将达1.1亿桶
- G20合照发布后,网友发问:“拜登去哪了”?
- 珠江委科学调度应对郁江洪水 当前流域汛情趋平稳
- 海关总署: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实现快速攀升
- 切实助企破堵点解难题
- 沈阳市首个公园式结婚登记点揭牌
- 焦点访谈丨塔克拉玛干沙漠如何“锁边”?只剩最后40公里!
- 上海:相声、喜剧带青年们在欢笑中思考婚恋话题
- 2023中国—阿拉伯国家企业合作洽谈会在广州举行
- 每天筛一千份简历,然后看清自己
-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 因大肠杆菌污染 美国消费者对麦当劳提起集体诉讼
- 总投资593亿元 雄安新区第四季度集中开工58个项目
- (新春走基层)南宁朱槿花女子乘警组除夕逆行守护 以漫画作安全提示
- 特写: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 一莲一鹤成“绝唱”
- “有色金属之乡”湖南郴州加码锂电布局 竞逐“电池之都”
- “像与成像——宿利群作品研究展”开幕
- 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开幕 法国担任主宾国
- 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开幕 中外嘉宾共话发展与合作
- 热门推荐
-
- 演绎劳模故事致敬劳模精神 校园原创话剧《黄宝妹》在沪首演
- 宁夏银川黄河大闸蟹开捕上市 总产量预计超1000吨
- 故宫博物院除夕全天闭馆 正月初一至初八正常开放
- 中国援柬埔寨东北地区首所公立大学二期项目开工
- 【中国网评】G7联合声明自相矛盾,凸显美反华政策不得人心
- 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安徽亳州代表团访德 冀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
- 湘江最大跨度桥梁湖南湘潭杨梅洲大桥正式通车
- 以小屏话大国:在短视频中探寻中华文化与文明
- 粤西三个交通项目通车 沿海经济带建设加速
- 为达成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澳智库吁政府控制天然气使用
- 前11个月广西贺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口同比增长276.6%
- 福建龙岩多部门联合开展“开学第一课 安全进校园”活动
- 年产粉煤灰逾千万吨 锡林郭勒草原为其找出路
- 第十届丝路国际电影节国别展开幕 外籍导演看好中国市场
- 《国际锐评》美国“三号人物”被赶下台展示了何为“美式民主”
- 链接世界共创美好未来——第二届链博会参会各方看好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前景
- 智库报告建议:中俄可扩大北极事务上航道与开采安全合作
- 今年以来全国电影票房已超500亿元
- 华西地区持续阴雨 台风“小犬”将向粤琼一带沿海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