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老”到“享老”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推进高质量养老保障服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老龄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而保险业参与养老事业,可以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商业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有效促进养老健康业发展。
作为我国寿险行业的头部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金融央企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作用,积极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发展长护险 满足社会养老保障需求
“在申请长护险时,原本觉得会很复杂繁琐,但在中国人寿工作人员真诚、专业和耐心的指导帮助下很快就办理好,上门评估过程也很顺利,非常感谢他们!”现年90岁的吴舒荣老人如是说。吴舒荣因年老体弱,被困在病床之上,持续失能状态多年。2022年4月,吴舒荣一家了解到国家的长护险政策并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的服务下完成了申请,被评定为重度1级,5月开始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惠民保障。
有了长护险的保驾护航,吴舒荣老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吴舒荣的老伴说:“有了长护险,现在每隔几天就有护理员上门帮他擦洗身体、理发、剪指甲,老吴精神头比以前好多了!这真的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护理困难,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关怀和生命的尊严。”事实上,吴舒荣老人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均寿命增长,疾病谱变化,我国失能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庞大的失能群体数量,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从未面临过的。同时,我国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也使得失能老人照护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当前,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减少了家庭照护可利用的人力资源,许多失能老人将无法通过依靠家庭成员照顾的传统方式实现。因此,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致力于让失能人员享受到更高保障、更高标准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以“政府主导、专业运作、保本微利、长期经营”为宗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战略性业务,创新工作思路,精心部署、积极推进。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服务体系全面、专业能力过硬、业务品质良好、监管评价规范的业务经营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程度失能人员定制护理服务包和护理计划,实施标准化、规范化护理。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居家护理和机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督导,全面量化考核,让失能人员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截至2023年4月底,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18个省40个城市开展60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近3300万人,基金规模20多亿元。公司成功打造了成都、张家港、广州、天津、东营等试点样本,在减轻失能家庭经济负担、提升失能人员生活品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创新社保管理模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优化适老服务 托起老年人幸福生活
“很久没有跑到客户服务中心去办理业务了。”这是现年65岁的何秀梅对近年来中国人寿服务升级的最大感受。何秀梅说:“现在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一年都不用去客户服务中心,养老保险金实时到账。”这在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她每个月都要坐好几站的公交车,来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国人寿客户服务中心领取保险金。“那个时候没有叫号机,我们需要排长队办理业务。”何秀梅回忆道,人多的时候,开了七八个服务窗口,尽管如此,办理业务一般也要二十来分钟。一键直达的网上保险服务,为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群提供便利。
同时,为保障老年客群对现代科技产品真正“用得上、用得快、用得好”,在“硬科技”的背后是“软实力”的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对于老年客户而言,使用手机APP最大的障碍首先是找不到入口,不知道业务在哪办、怎么办。针对这一痛点,中国人寿寿险APP“尊老模式”提供多个版本切换途径,均设置在显眼位置,便于老年客户操作,60岁以上客户登录自动跳转,精准触达适老服务。寻找功能入口也很方便,寿险APP嵌入专属老年人的智能应答机器人,只需长按“语音识别”说出服务需求,即可快速跳转至办理页面,实现一键直达,一步到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提供的“大字大图、简化操作、人工服务、资金安全”的寿险APP,切实为老年人网络办理保险业务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对线下营业厅服务设施也进行了适老化改良。现如今,走进中国人寿寿险重庆渝中区客户服务中心,多了一个“金色驿站”服务区,设有健康关怀区、便民关怀区及书香园地。老年客户享受柜面优先叫号,驿站可提供休息娱乐。纸质文件字太小,看不清?柜面贴心地准备了老花镜。办理业务保留现金收费,尊重使用习惯。
“老有所养,老有优养”是普罗大众对于晚年生活最朴素的期待。而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老年群体需求,不断优化升级适老服务。
护航大众养老 开拓个人养老金新蓝海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2022年11月22日,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主要选择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较为规范的保险公司参与,保险公司可向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提供符合要求的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等。2022年11月23日,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均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2022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地区)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后,多家保险公司陆续上市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截至今年4月下旬,据中国银保信披露的名单显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扩容至32款。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响应,在行业首批落地个人养老金业务,“国寿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入选行业首批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单。不久前,该公司又推出第二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国寿鑫民宝两全保险,其具有投保年龄广泛、保障期间灵活、多重保险保障等诸多优势。产品责任包含身故或全残保险金、意外伤害身故或全残额外保险金、客运交通工具意外伤害身故或全残额外保险金、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伤害身故或全残额外保险金、满期保险金,可以为客户提供适合的保险保障,助力客户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保险公司在长期投资资金管理能力、长寿风险管理、医疗健康养老产业协同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随着两全保险、年金保险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金的产品类型,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障方案。相较于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更加聚焦于养老金的长期储蓄和长期积累,能够满足投保人在安全稳健、长期增值、长期领取等方面的综合需求。
“八大工程” 勾勒健康养老生态蓝图
多年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加大健康养老业务发展布局。2022年底,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启动布局引领未来发展的新经营策略——“八大工程”,积极瞄准新客群、新模式、新能力,全面升级公司发展动能,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就包括启动“健康养老生态工程”。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通过出资设立的国寿大养老基金加速整合中国人寿集团内部康养资源,持续推进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区域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项目的布局。公司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依托中国人寿集团内专业投资平台持续推进养老产业投资布局和专业化运营,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此前举办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明确了未来在养老方面的发展布局,就是以城市中心区域的养老公寓或者机构养老为主,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辅,构建“一主多辅”的大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该公司表示,希望能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在20到30个中心城市形成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以优质的大健康、大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服务好客户。
展望未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持续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布局,努力建设场景丰富、供给多元、管理先进、风险可控的国寿特色康养生态体系,打造新的业务发展动能,以高质量保险保障服务护航人民美好生活。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芒种开犁 浙江云和节气非遗盼五谷丰登
- 中秋国庆假期全国铁路公安机关查获网上在逃人员73名
- 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和信号系统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 养生市集为何火?看中医药文化的“出圈密码”
- 在故乡重读金庸:魅力永存的想象世界
- 首家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央企总部竣工交付入驻雄安
- 广州火车站片区将打造国际商贸平台
- 《新华字典》主题展览亮相宁波图书馆 诠释“小字典”背后的价值
- (第六届进博会)闭幕观察:凝聚发展,进博会为中国和世界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 山西太原投资21亿元提升汾河流域防洪能力
- 新疆木模戳印技艺传承人: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 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万里红张小亮: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
- 阿尔及利亚加快发展电动汽车
- 重塑老产业 开拓新赛道 数字技术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新增量
- 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 (微观亚运)浙江常山胡柚“入驻”亚运村 山间走出的酸甜微苦味
- 外媒:普京签令废止这一条约,事关欧洲武装力量!
- 中新真探:方便面32小时内都无法消化吗?
- 全球石油需求结构加速调整
-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累计引进8400余项高校科技成果 科技合作结出产业“硕果”
- 热门推荐
-
- 北京地区困难毕业生可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
- “天涯社区”暂停访问后用户数据怎么办?
- 徐青甫故居旧址的别墅,变了模样
- 吉林通报白城一学生死亡调查情况:撤销涉事教师资格
- “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潜力”
- 七夕浪漫日:记者化身“爱的使者”传递祝福
- 胡和平会见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
- 哈马斯领导人抵达埃及磋商加沙停火和交换被扣押人员事宜
- 中国四部门宣布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 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民营企业占比超七成
- 寒潮与暖冬,是否相矛盾
- 探索历史题材新表达 《国子监风波》首演
- 2024年天津机场口岸出入境流量101余万人次创五年来新高
- 乘国潮东风 探索戏曲青春化的新命题
- 塞上林海“生金”记
- 匠心编柳 妙手生花
- 消费者出游意愿回暖:平台连夜上架度假产品,旅行社增加两倍客服
- 深圳机场暑运呈现进出“两旺”
- 南非:复活节假期期间共计逮捕近4000名非法越境者
- 长三角铁路今迎“五一”小长假客流最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超36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