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林海“生金”记
塞上林海“生金”记——榆林市榆阳区“碳”寻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李旭佳 通讯员 杜欣
“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沙漠。可是如今呢,郁郁葱葱,都成森林了!”
日前,电影《一片绿洲》上映,将镜头对准榆林这片曾经饱受荒漠化困扰的土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市域国土向绿色迈进,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阳区,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8%提升至45.8%,林木保存面积达32.3万公顷,林地绿地面积居榆林市第一……“绿色家底”愈发殷实。
近年来,榆阳区不仅在大地上植绿,还向生态要效益。该区抢抓榆林市获批建设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市的机遇,围绕“双碳”目标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2021年,榆阳区成立陕西省首家碳汇金融服务中心,并发放首批3张林业碳票;2022年,新植万亩碳汇林;2024年,筹划上线碳汇监测交易系统……持续追绿、固绿、用绿,当地摸索出一条林海“生金”的新路径。
从“卖木材”到“卖空气”
盛夏,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生机盎然。
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还遍布1000余座沙丘,饱受风沙侵蚀。
6月26日,瞧着“宝贝”林木长势良好,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向记者介绍“绿色家底”:“这片10.9万亩林场里约有240万株樟子松。”
2021年,榆阳区尝试在林场“卖空气”,发放3张林业碳票。
啥是林业碳票?
碳票就是林业碳减排收益权的凭证,是把森林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进行交易、质押、兑现的“身份证”。
“以前‘卖木材’,现在‘卖空气’!防风固沙的林木成了碳汇交易的生态产品。我们一口气卖了14.4万元。3张林业碳票碳减排量共计5747吨,被3家企业抢购。”罗向军说。
为加强科学评估固碳能力,小纪汗林场与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团队进行合作,在林区布设了10多个测试仪器。罗向军说:“这些仪器能够测试固碳能力、水分因子等,可根据评估数据优化固碳品种,提升基地‘碳库’质量。”
榆阳区矿产密布,煤炭资源丰富,是榆林煤矿资源集中开采地之一。多年来,高耗能、高碳排放一直困扰着当地。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首批购买林业碳票的企业之一。为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近年来,该公司不断优化工艺流程,通过开展能效梯级利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方式,大幅降低了各项能耗。
“节能降碳是笔精细账。碳汇是降低公司碳排放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将持续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开发绿电绿氢新能源耦合技术,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该公司技术部部长田佰起说。
从“植树增绿”到“以林储碳”
林木是储碳固碳的关键。“经碳汇监测和评估,榆阳区每年固碳量3206吨,总碳储量达16.8万吨。”榆阳区林业局局长秦刚说。
“我们启动了‘碳汇林建设工程’计划,人工造碳汇林6万亩;建成榆阳商会碳汇义务植树基地;完成‘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项目1.88万亩,着力培育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秦刚说。
建设华能碳汇林基地,是榆阳区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总量、促进储碳固碳能力提升的一次积极尝试。
6月25日,记者在榆阳区巴拉素林场五十里沙工区看到,一侧是生机勃勃的市级臭柏自然保护区,另一侧是新植的6万亩华能碳汇林,成片的樟子松一眼望不到头。
“我们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低碳转型的关键,已投资1.2亿元营造碳汇林,力争5年内营造碳汇林15万亩。”华能陕西新能源公司项目经理贺子涵介绍,该项目可实现沙地治理和储碳固碳的双重目标。
巴拉素林场副场长冯光平介绍,建设碳汇林基地的地块要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建设、整体推进;树种选择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从护林员到场长,冯光平见证了昔日滚滚荒沙变为今日片片绿意,也经历了沙地林木“变身”碳汇林的转变。
“曾经,除了零星的天然臭柏林外,这里98%的区域被荒沙掩埋。如今,这里成为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示范区。我们要像守护孩子一样守护来之不易的绿色。”冯光平非常期待自己早日变身卖“碳”翁。
为持续储碳固碳,榆阳区大力实施林地修复提质、矿区生态修复等“六大工程”,有效提升了榆阳区的林木蓄积量、生长量和碳汇量。
“我们计划每年完成营造林30万亩、建设生态廊道100公里,稳步推进增绿增汇,努力将榆阳区建成国家级林业碳汇示范区。”秦刚说。
从“黄沙荒山”到“金山银山”
这段时间,榆阳区林业局在积极开展林业碳汇监测交易系统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组件和林业碳汇智慧平台建设。
CCER有啥优势?
“通过CCER交易平台,我们可以将榆阳‘绿碳’推向全国,更好地抵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清缴、大型活动碳中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榆阳区林业局副局长张生平解释,“未来,我们还可借助智慧平台精准摸清‘碳汇家底’,实现林业碳汇可度量、可交易、可变现。”
2023年5月31日,榆阳区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林业碳汇增汇量交易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预售交易额达1000万元。
双方在林草碳汇项目产品开发、碳自愿减排市场搭建等方面开展合作,着力打造林业碳汇产业联盟,打通从碳供应到碳消费的全链条合作流程。
“初步估算,榆阳区目前林木保存面积482.2万亩,每年可实现碳减排约70万吨,其中130万亩乔木林第一个计入期将产生碳汇量533.2万吨、经济效益约5.3亿元。”张生平说。
为持续向绿水青山要效益,榆阳区遵循“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碳汇储备、市场交易”的原则,构建“林业投资—林业增长—碳汇增加—碳汇交易—林业投资”可持续循环碳汇林业发展体系,并制定了《榆阳区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此外,该区在全省率先建立碳汇金融服务中心,为企业、碳票持有者提供碳票交易、结算、管理等碳票金融服务。目前,发放的3张碳票已存入碳汇金融服务中心碳汇专户。
以发展林业碳汇为契机,榆阳区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为摆脱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能化工业的单一产业依赖,近年来,榆阳区一大批“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项目相继落地,布局了通航、氢能等低碳转型产业,实现了碳汇价值有效转化。
“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让我们有信心向绿水青山要效益。林业碳汇工作的探索实践证明,我们蹚出的这条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方向是正确的,战略是科学的,措施是有效的。”榆阳区委书记李忠宏说,榆阳区将进一步探索完善林业碳汇生态惠民的发展模式,将更多“绿色颜值”转化为生态价值。(来源:陕西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好转 利好大豆价格企稳回升
- 丝路“旱码头”皮革制品畅销中西亚等海外市场
- 宋代铜钱为何能成为辽、金、西夏的硬通货?
- (文化中国行)在“中国近代第一城”探寻中国最早的公共博物馆
- 工人远程采煤掘进,已不是科幻片
- 商业外摆新政回眸 杭州城市管理何以助企惠民?
- 牦牛、藏羊当抓手 青海政协委员支招高原有机农畜产品生产
- 安徽防汛一线见闻:多部门联合保障灾后重建
- 公园打造落叶景观区
- 这种米粉、木耳千万别吃
- “碳”路者丨风起北部湾,电从海上来
- 7月1日起,这些品种将列入麻醉和精神药品目录
- 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 北京站车站大楼入选
-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 报告:中国资管行业规模2030年有望达275万亿元
- 10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3%
- 以色列袭击伊朗,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听取简报:密切关注事态
- 华北为啥二八月乱穿衣?
- 拉美国家领导人强调争取平等发展权 反对霸权
- 云南西双版纳:十余头野生亚洲象深夜警营打卡
- 热门推荐
-
- 第三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闭幕
- 浙音青年戏剧周杭州举行 吸引40余名香港师生来访交流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冲锋在前 为生命护航
- 补贴加码、车企促销 激活车市“金九银十”
- 为赚五百结果花了六百元 游戏虚假宣传充斥短视频平台
- 广西桂林多措并举 助力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 冬季雨雪天应谨防滑倒摔伤
- 47部古典舞角逐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 孩子发热到底如何正确应对?家长应对指南来了
- “寻喵启事”艺术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 带观众体验“喵趣”
- 中国镁行业专家齐聚柴达木 共商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 怎一个忙字了得!国内外参展商“喀交会”上收获多
- 浙江义乌打通至洛杉矶“空空转关”出口通道
- 2000年前的一封判决书中却藏书法珍品
- 欧盟未能就第十轮对俄制裁方案达成一致
- 科技创新如何助推新疆新能源发展?
- 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将在广州举行
- very city!入境游热度飙升 这些城市“圈粉”海外游客
- 济南海关查获近800只蝴蝶标本 65只系濒危物种
- 中国发布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