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人数减少 释放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信号
“考研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去年下降36万人。对此,有人颇感意外,也有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笔者以为,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保持高位,“触顶反弹”是正常现象。这也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已进入超大规模的新阶段,急需在招生考试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报考规模受供需两方面影响
2017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达201万人。2020年报考人数突破300万,达341万人。2022年报考人数突破400万,达45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80万人。2023年报考人数为474万人,仅比上一年增长17万人,增速明显放缓,已显露调整的迹象。2024年报考人数的负增长,可以看作上一年调整的延续。
总体而言,硕士研究生报考规模主要受到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
从生源供给角度看,应届本科毕业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生源主体。有数据表明,应届生占到了考研人数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我国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增幅明显下降,硕士生源增长空间逐渐收窄。2016年,我国普通本科招生405万人,2021年招生444.6万人,五年间增长40.6万人,年均增长仅8万人左右。从普通本科毕业生规模和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对比来看,2017年普通本科毕业生384.2万人,是当年报考人数的1.91倍。2022年,普通本科毕业生471.6万人,已与当年考研报名人数基本持平。这表明,今后本科毕业生工作后再考研的生源“储备”也会持续走低。
从读研需求角度看,一方面,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的激增与求职环境和就业压力密不可分。而目前,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逐步回到常态,考研不再是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无奈”选择,报考人数下降也就顺理成章。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趋扩大,为本科毕业生读研提供了更多渠道,在职读研成为许多学生的理性选择。2017年,我国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为32万人和40.2万人,专业硕士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术硕士,占当年硕士招生总数的55.7%。2021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达到64.9万人,比2017年增长了24.7万人,占当年硕士招生总数的61.8%。
因此,考研人数下降是正常现象,并且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或进一步小幅下降。
发挥研究生招录的先导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研发人员比重等指标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都需要进一步合理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考研报名人数“触顶反弹”之间的张力,对如何更好选拔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上,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采取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考试、推荐免试、全国统考三种方式,其中,单位自考所占比例较小且逐步收缩,推荐免试主要限定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从全国统考情况看,招生单位考虑到命题、阅卷过程中的巨大压力,通常会鼓励各院系采用国家统一命题试卷。此举降低了出错风险,减轻了招生单位的责任与压力,但无疑也淡化了本单位学科专业特色,弱化了人才选拔的针对性。如何让更多培养单位加大自主命题力度,凸显本单位学科专业招生考试命题特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同时,随着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扩大,在职攻读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人才培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要解决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问题,重点是分类培养、分类评价,但如何进一步增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考试适应性,把那些最适合、最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此外,相对独立的硕士层次人才培养是我国学位制度的传统和特色。但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硕士毕业生直接到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加强对硕士层次教育功能定位和培养理念的再认识也颇为关键。特别是在继续提高专业硕士招生比例的同时,应立足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进一步扩大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直博生比例,实现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超大规模的新发展阶段,牢牢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经济社会基础的超大规模性和复杂性,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尽管是普通本科招生规模趋于稳定后的正常现象,但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信号。
充分发挥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先导性、纽带性作用,深入推进管办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学科结构、区域布局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效解决高端人才短缺问题的内在要求。
(光明日报 作者:赵世奎,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为民众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法治保障
- 六一儿童节北京天气晴晒最高温34℃ 北风劲吹阵风将达8级
- 春运首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039万人次
- 在节气系列短视频里创造美好
- 专家:我国数字政府发展水平呈逐年提升态势
- 办了产权证的车位“消失”了
- 探访绍兴北站:站房漏水点已修补 天桥设服务台和推车
- 理发师晓华走红背后,是一场从“头”开始的文旅热
- 任长箴、周轶君携手泰康推出微纪录片《学会老》,探讨“如何老去”哲思
- 北京市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法国出现疑似猴痘“人传狗”
- 福建船政旧址化身“大博物馆” 百年印记“活起来”
- 聚合京剧票友讲述热爱与传承 《票友大会》让观众看戏更“入戏”
- 春运期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超74亿元
- 活力喷涌!辽宁夏日消费季暨“国潮臻品馆”项目启动
- 生娃仅用23分钟?分娩不是越快越好
- “毕业生主动延毕” 呼唤高校多些改革创新
- 美媒盘点2023年美国政治:糟糕的一年
- (申城风景线)走进图书馆,“邂逅”阅读的多种可能
- 印度与西方:战略靠拢易 心心相印难
- 热门推荐
-
- 中新真探 | 这两家企业,“国企”身份存疑
- 江西南昌发生一起房屋坍塌事故 有人员被困
- (身边的变化)重庆:从“自治”到“智治” “小院家”托起村民幸福生活
- 土耳其外长说或将区别对待芬兰与瑞典加入北约事宜
- (走进中国乡村)新疆南部迎“多彩”秋收
- 演艺市场“繁星”涌现 音乐剧在上海“向阳生长”
- (新春走基层)八宝饭:入口甜蜜,浓缩年味
- 警惕食品“边角料”暗藏安全“死角”
- 巴基斯坦开普省发生山体滑坡 已致12人死亡
- 拜登提名他任美国务院“二号人物” 系资深亚洲事务专家
- 《魔兽世界》等暴雪游戏国服将重返 有两个问题待解决
- 广西自贸试验区深化拓展国际合作 各方共享自贸商机
- 2023年以来福建省法院一审新收毒品犯罪案件701件
- (第七届进博会)IQAir全球首席执行官:打好蓝天保卫战,全球仍可有所作为
- 湖南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 推介首批9个试点项目
- 北京人艺再推京味儿大戏 《永定门里》“五一”登台
- 杨富学:为什么说回鹘佛教是汉传佛教的“翻版”?
- 陕西迎来今冬最强寒潮 民众解锁“暖经济”抵御“速冻模式”
- 北京青龙峡景区延迟开放
- 中国科技馆开馆35周年累计接待观众65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