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西方:战略靠拢易 心心相印难
【管窥天下】印度与西方:战略靠拢易 心心相印难
阅读提示
西方期望将印度拉入自家阵营,鼓励印度“发挥更大的区域领导作用”,本质上是希望印度助力其维护现有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印度则不甘于屈居人下,志在构建多极格局。印度与西方之间的战略互疑和意识形态分歧,决定双方难以成为亲密无间的盟友。
近日,伴随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印,以及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在印度举行,印度又一次吸引了全球目光。
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乌克兰危机持续演化的大背景下,欧美迫切期待将印度拉入己方阵营,为此不惜大力拉拢,印度亦期待借力西方支持,实现自身大国崛起,二者战略靠拢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是,印度自身的战略雄心远大于西方能给出的“报价”,近期二者在民主问题上的“口水仗”也暴露了深层分歧,印度与西方难成为亲密无间、心心相印的盟友和伙伴。
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趋近
从国际格局来看,中美博弈加剧凸显了印度在西方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
目前,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对手。在这种大背景下,印度作为除中国外的另一亚洲大国和全球新兴经济体,兼具独特地缘优势与巨大发展潜力,又与中国存在边界争端等心结,被美西方看作是联手遏华的不二之选。
地区层面,西方力推的“印太战略”更离不开印度的支持。在这一区域,美国欲继续执掌地区秩序和主导权,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则想深度参与“印太地区”事务,这些战略意图的实现均离不开印度的默许与合作。
反过来,面对西方的拉拢,印度亦感觉良好,试图借此实现大国崛起夙愿。由此,印度调整原有“不结盟”外交方针,不断向西方靠拢,不仅与美国缔结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深化与美欧战略、防务等多向合作,更在地区层面积极响应美西方“印太战略”,摒弃过往封闭、保守态度,热情欢迎地区外的西方国家参与构建“印太秩序”。
经济方面,莫迪政府同样秉持对西方开放的政策方针,利用西方国家谋求降低对中国依赖、实现供给多元化的心理,推出“对华产业替代”政策,大力塑造印度“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国际形象。
印度一方面吸引更多美欧企业来印投资,解决印度“资本荒”、供应链残缺等难题,实现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加快与欧盟、澳大利亚、英国等协商自贸协定,推动本国产品打入西方国家消费市场,期待以外力拉动本国产业腾飞。此次朔尔茨访印,一项重要议程即为加快印欧自贸协定的谈判进程。
深层分歧不少
印度与西方的共同利益固然在扩大,但深层分歧也不少。
首先,二者的战略目标有异。
西方期望将印度拉入自家阵营,必要时需要印度冲锋在前,为此鼓励印度“成为地区安全提供者”“发挥更大的区域领导作用”,本质上是希望印度助力其维护现有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印度则不甘于屈居人下,坚守战略自主,其瞄准的是领导型大国和世界领导者地位,志在构建多极格局。这也解释了印度为何在西方的大力拉拢下仍坚持“多向结盟”外交战略,并致力于打造自身“发展中国家代言人”形象。
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印度作为东道主,不愿附和G7讨论俄乌问题,而是将议程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减贫、债务安排等议题上,敦促世界银行等国际发展机构加快变革。
G20之外,印度独挑大梁邀请120余个发展中国家举办“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展示了其在世界事务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雄心。
其次,印度与西方之间仍有战略互疑。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印度不顾欧美游说劝阻,拒绝谴责俄罗斯,并加力购买俄罗斯油气,使得西方质疑印度在东西方之间“骑墙”,缺乏“加入民主阵营”的诚意。
印度对美西方亦缺乏足够信任,“冷战”中遭西方阵营冷遇的记忆尚未完全消退。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用后即弃和在阿富汗的仓皇撤军,也让印度质疑美国所谓“安全保障承诺”的成色。
经济方面,西方虽大力炒作“印度取代中国”“21世纪是印度世纪”,但迟迟不愿给予印度市场准入、关税减免等实质待遇,是否真正愿意扶持印度成为新的超级大国尚未可知。
最后,印度与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分歧渐显。
欧美国家标榜民主、人权,即便对同处“民主价值观同盟”的印度也不忘俯身指摘,这种高高在上的“民主教师爷”姿态引发印度强烈不满。
日前BBC发布纪录片《印度:莫迪问题》,指责莫迪在2002年古吉拉特邦骚乱中施政不当,金融大鳄索罗斯则称莫迪与阿达尼集团有染,降低印度民主水平,一系列言论招致印方强烈反弹。印度外长苏杰生回怼BBC纪录片是“殖民心态”、索罗斯言论是典型的“欧洲大西洋(主义)观点”,直言“反对由西方来定义何为民主”。
整体而言,在大变局背景下,印度与西方战略靠拢已成定势。但是,这一势头建立在二者各自不同的盘算之上,基础并不牢固,其未来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外部国际格局的演化方向。
(工人日报 作者:宁胜男 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他们为两万老人拍下最美元宵
- 平台模式创新要以安全为底线
- 安徽今年前两月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省份第一
- 中国市场持续释放增长潜力与动力
- 上海近五年技能人才工资呈增长态势
- 坚守“金融为民”本色 交通银行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 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朱起鹤院士逝世 享年100岁
- 12件“故宫贡茶”回到四川雅安蒙顶山寻根
- 湖北五峰山体滑坡救援现场再搜救出3名失联人员
- “特区式”培养未来医学科学家
- 中新真探:食肉菌是全新的致病菌,会带来新的疫情?
- 连云港中欧班列:架黄金通道 汇聚发展动能
- 端午节假期遇上“准暑期” 浙江多景区双重“发力”
- 俄军试射“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 摧毁日本海上模拟目标
- 静处、静观、静思 “校尔康诗歌创作研讨会”举行
- 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什么信号?
- 突出传承要义 第十七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在京上演
- 圆明园石柱回归的“承前启后”
- “我来教您防跌倒”正式启动 贝壳协同各方共建老年友好社区
- 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 研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 热门推荐
-
- 山东启动“春耕”专项行动 用“智汇”护航春耕生产
- 2024北京餐饮品牌大会举办 助力建设国际美食之都
- 《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为中小学语文教学解读经典做示范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全国共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40.62万件
- 淡水河谷试运营卡帕内玛最大化项目 铁矿石年产能将增1500万吨
- 到底什么才是中国人的“好声音”?
- 和ChatGPT聊天费水?2027年全球AI耗水或达66亿立方米
- 火车抢票不该遇到“陌生人”
- 3人用甲醛兑水浸泡牛肚保鲜被抓:涉案200余万元,牛肚制品流入菜市场
- 重庆重回“汽车第一城”
- 春节期间 天津将有两次冷空气活动
- 画面公开!胡塞武装称首次用自产高超音速导弹袭击货轮
- 今年前5月成都中欧班列发运货值同比增长21.6%
- 有雨雪降温! “五一”假期天气预报出炉
- 云南楚雄发生4.4级地震
- 吉林新能源发电装机迅增 前4个月外送电量创新高
- 人生易老非遗永存 摄影如何记下历史鲜活?
- 秦刚同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举行会谈
- 伊朗总统直升机坠毁:服役或超40年 原因可能是缺备件
- 浙江法治观察:网络时代如何守护“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