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长箴、周轶君携手泰康推出微纪录片《学会老》,探讨“如何老去”哲思
人人都会变老,但不是人人都能“学会老”。
10月22日,在第五届泰康居民节上,由纪录片导演任长箴和纪录片导演、作家周轶君联合泰康重磅出品的公益微纪录片《学会老》正式首映。纪录片以周轶君的第三方视角,通过对40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身体状态的泰康居民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交谈,试图从这群平均年龄七八十岁的长者身上,让我们看到与传统养老观念“不太一样”的全新养老方式和享老新态度。
据了解,《学会老》的导演任长箴曾执导过《生活万岁》《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等多部有影响力的纪录片,讲述人周轶君则是纪录片导演、作家和《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等知名栏目IP的常驻嘉宾。同时,这也是两人继《他乡的童年》《第一人称复数》两部高口碑作品后,第三度携手合作的社会性话题纪录片。这次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老人”这个特殊群体,通过展示新时代长者的主动享老生活方式,引发公众对“学会老”这门养老哲学的思考。
“我什么时候老过?”
他们从不服老,继续享受着长寿价值的再创造
“我看见过很多周围的老人不再被社会需要,又害怕被别人嫌弃,只好一再的把自己缩小,直到消失。”周轶君说,她一直以为自己老了可能也会变成这样,身体各项能力逐一消失,无法再继续创造价值,担心成为家人的“负担”和社会资源的“消耗者”。直到她看见了“他们”。
在《学会老》这支纪录片中,周轶君看到“80后”“90后”的他们在养老社区里这样“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85岁的北京大学文学系资深教授钱理群继续学术著作,9年多的时间撰写书稿500多万字;96岁的“网红奶奶”钮薇娜在养老社区每周开一节宋词鉴赏课,刚刚告别李清照,正在走近苏东坡;80岁的著名导演郑洞天为养老社区的居民长辈开办“电影沙龙”,将电影视作生活的良药;82岁的“前锋”葛惟昆,不仅每周两场足球赛踢满全场,还在撰写论文《玻恩-黄坤近似和玻恩-黄坤展开》……
没见到他们之前,周轶君从来没想到过原来退休后的养老生活还能如此精彩和有价值。不可否认,很多人对于将老人的价值还停留在社会资源消耗者的刻板定位上,但其实这些有经历、有阅历、有知识、有经验沉淀的智慧长者,正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可以继续创造无穷的价值。正如钱理群在纪录片里所说的:“我现在的精神状态极好,处在人生的最高峰,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完全回归到了纯真的自我。”
所以,“老”需要被重新定义,不论白发,不问年龄,只问心境。“我从来不以一个老年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有人说你还还很年轻,我心里想,我什么时候老过?”82岁的足球前锋葛惟昆说。
“生活还要继续,太阳照样升起”
他们从容面对病痛与变故,重新拥抱生活、享受生活
“为什么这些长辈看起来比年轻人更有活力?他们是不是特别的幸运,没有遭遇过病痛和变故才能一直保持如今这么好的状态?”答案是否定的。
在纪录片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些“特殊”长辈是如何“学会老”的:86岁的郭莹叔叔,肠癌、肠梗阻,两度病危,但他现在每天在养老社区蛙泳2000米;78岁的冯家盛阿姨,3次患癌,7次大型手术,子宫、卵巢、右乳、1/3肺叶全部摘除,但每个早晨她都放声歌唱;同样78岁的关可人阿姨,颈椎、胸椎、腰椎全部动过手术,但她仍身穿戏服在练习室里翩翩起舞;还有84岁的金和增阿姨,十年前她的女儿在马航370事件中失联,但视频中的她正饶有兴致的为其他长辈解读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相信这些长辈经历过的磨难和痛苦,要比我们绝大部分人都要“严酷”许多。面对如此的病痛折磨与家庭变故,有些人可能会选择“自暴自弃”,就此“认命”。但也有些人,就像纪录片中的几位长者一样,选择重新拥抱生活、享受生活。正如冯家盛阿姨所朗诵的:“Life isjustamoment,live it love it and enjoyit。(生命只是一瞬间,过好它,热爱它,享受它。)
在周轶君看来,痛苦并没有放过这些长辈,只是他们从不用这些苦难来影响自己的生活,始终保持着精神的独立,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经历过女儿马航370事件失联后很长一段时间,金和增阿姨也一度生活在痛苦当中,但有一天她突然“顿悟”想明白了:“遇到事情就要面对,生活还要继续,太阳照样升起!”
“我相信市场,愿意选择商业契约”
好的老年是主动的选择,更是终身的学习
随着长寿时代的呼啸而至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养儿防老”等传统养老观念已经逐渐不再适用新时代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被动养老”选择“主动享老”,积极的提前规划,主动选择自己和市场都认可的养老生活方式。
经济学家出身的朱玲就是“提前规划,主动享老”的典型代表。“我从来没有想依靠任何人养老,我愿意选择商业契约,我做的是经济学,经济学不信市场信什么呀?我有我的规则,就像我坚信市场。”朱玲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泰康之家第10000名入住居民。她相信市场机制,曾专门针对养老领域做过深入的课题研究,对市场上的各种养老机构特点有着极为清晰的认知,更坚信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
如今,入住泰康之家才刚满一年的朱玲对现在的养老生活非常满意,她在养老社区里不仅生活无忧,还继续举办各种学术沙龙活动,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完全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养老状态。“选择泰康之家,我是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时间表。在这里,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这就是我理想的养老生活!”
其实,随着大众养老观念的不断变革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正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老人开始选择市场化的养老生活方式,这也与泰康的医养理念不谋而合。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曾多次表示,泰康投身医养事业的初心,就是要改变中国长者对待生命的态度和养老生活方式,致力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今,泰康之家已经成为中国养老领域的一张“金字招牌”,有约14000名长者在这里开启享老新生活。
在纪录片的最后,周轶君发出了自己的感慨,老年并不意味着全面衰退,它甚至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好的老年是主动的选择,更是终身的学习。或许,这就是“学会老”的真谛吧!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泰山真的很震撼”——外国在港领团和商界代表参访团登顶泰山
- 万亿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 舞聚群星风采 “2022中国顶尖舞者之夜”上演
- 中消协提示:科学挑选儿童及婴幼儿服装
- 打通“以旧换新”的堵点 来看旧家具家电如何“再生”
- 广元剑门关推出多项免费服务 游客称“来值了”
- 首届“身边榜样”全国职工短视频大赛落幕
- 孩子把零花钱充值到游戏,家长三招来应对
- 央行12月6日开展24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山东至河南再添一条直通高铁
- 疫情扩散!以色列抢先猴痘疫苗接种,专家:中国暂无必要
- 昌九高铁首座大型连续梁完成跨铁转体
- 北京市应急局:气温回升致冰层加速融化,切勿“滑野冰”
- 中国央行逆回购操作放量,实现净投放2480亿元
- 辽宁抢抓暑期文旅消费黄金季 激发县域文旅消费新动能
- 数字安全研讨会举行 人工智能治理模型如何“可信赖”?
- 著名导演丁荫楠:以张仲瀚的精神,拍好张仲瀚
- 表面热闹难掩巨大分歧的欧拉峰会
- “美术生”扎根乡村10年 助小山村变成“网红村”
- 晚清才子赵之谦特展亮相杭州 160年前所绘“猪头怪鱼”引围观
- 热门推荐
-
- 罗布泊至若羌铁路先期配套工程动工
- 2024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
- 早期胃癌有了分子影像检测新法
-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拉萨慰问演出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于4月16日举行
- 中国商务部回应美众议院通过关于TikTok法案
- 英国议会下院投票支持针对前首相约翰逊“聚会门”最终调查结果
- 第三十届杨凌农高会将启,呈现“四大亮点”
- 旅游企业拒绝“敏感游客”无异于掩耳盗铃
- 以色列总统司法改革计划遭总理拒绝 抗议者称将举行示威
- 重庆携手“与辉同行” 展多维城市山河人文魅力
- 2022年我国与APEC成员进出口总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9.7%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昌江!
- 伊利代表获任国际乳联董事,开启中国乳业与世界对话合作新篇章
- 前4个月山西省进出口613.6亿元 外商投资企业占比超四成
- 强对流预警!北京、天津等地将有8至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 智能快递柜为何不“香”了
- 中国经济新突破,一个接一个
- 美媒:拜登表示美国不会参与针对伊朗的进攻行动
- 工间午休我的“自由”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