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星空 浪漫一城——气象赋能全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建设
清晨,站在广东省深圳市天文台,看最美西涌海岸被日出“唤醒”;夜晚,仰望天空看云卷云舒、繁星银河。
今年4月,国内首个、亚洲第二个以天文台为核心区域的“国际暗夜社区”在深圳市大鹏新区西涌社区成功创建。在8000万人口的集中区域里,行车1小时左右,就能看到星空银河。
以“夜”为“布” 共赏璀璨星河
“国际暗夜社区”是国际暗夜天空协会(IDA)针对暗夜环境保护和推广设定的暗夜区域称号,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健康与生活,保护动植物夜间栖息地,减少光污染,节约能源。
所谓“暗夜”,不等于“一刀切”地将灯全部关闭,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有人类生产生活区域的照明进行科学改造升级。
位于西涌海滩东侧崖头顶的深圳市天文台,是深圳市最理想的观星地点。“2021年4月,大鹏新区启动西涌‘国际暗夜社区’创建工作,着手整改、优化片区灯光照明,保护西涌的天文观测和暗夜生态环境。”深圳市天文台天文部部长、副研究员梅林说。
聚焦打造“暗夜社区”,相应的照明管理办法陆续出台。由气象部门管理运行的深圳市天文台协同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对市政及部分商户照明进行整改。“户外灯光统一标准为色温在3000开尔文以下的暖色调,照射面积要小于18平方米,照射角度小于60度,照射的方向调整为向下,避免向天空照射。”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网格管理服务中心蔡坤林说。
西涌社区照明改造工作量非常庞大,如何将这项工作发展成一个可持续的体系?制定政策、发布标准、出台管理办法必不可少。
结合“暗夜保护区”的城市规划要求,在深圳市气象局的协助下,全国首个《夜间光环境区域限值》标准发布,创造性地规定了夜间光环境区域的分类、限值和测量要求,填补了环保行业光环境标准体系的空白;《暗夜星空自然景观示范场所管理办法》出台,激励服务性主体纷纷争创“暗夜星空自然景观示范场所”;天文观测信号发布机制建立,明确社区内灯光控制等级,实现暗夜社区的观星联动。
如今的西涌社区夜景迷人,可见的星星更多了。
以“益”为“桥” 重塑健康业态
西涌国际暗夜社区获得认证后,天文台的天光背景得到有效改善。自今年7月起,深圳市天文台便开始提供不间断天光亮度测量。“西涌社区总体光环境在持续变好,由往年同期的18.8等/平方角秒上升为19.6等/平方角秒,星空被点亮了。”梅林说。作为暗夜社区的核心,天文台越来越受天文爱好者和游客追捧,参观人数日益增多。
“原先来西涌旅游,只有山和海,现在还可以仰望星空看银河!”深圳太皓星空天文体验馆的李德和说,随着国际暗夜社区的创建,星空天文体验馆也搬到了这里。
不仅如此,暗夜、星空等自然资源推动了当地民宿、餐饮发展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去年10月开业不久,就迎来了猎户座流星雨。当时营地举办了科普和观测活动,邀请天文台专家现场讲解,近300人的名额全满。”深圳首家以天文科普为主题的力高乐园经营者陈健说。
与陈健一样,许多文旅行业经营者都看好西涌乃至大鹏的星空产业发展。今年9月,西涌首家三星级星空主题酒店开业,这是首个集天文科普互动、观测、产品为一体的天文综合服务区,预计全年服务市民超40万人次。
“西涌旅游资源已经由原有的海滩扩展到山海、天文等全方位生态资源,旅游服务由原来的季节性旺季扩展为全年旺季,相信未来游客会越来越多。”南澳办事处城管办副主任吴明东表示。
以“绿”为“底” 探索深圳暗夜经济模式
“西涌国际暗夜社区后续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星辰大海’为主题高质量打造星空公园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美丽、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陈舒钨说。
深圳天文台根据实际天文观测信号和天象重要程度,创新天文观测四级信号,多渠道发布暗夜社区内天象观测的最佳时间、方位,最快可在信号发布10分钟内实现对社区内860个灯具的临时调整或关闭。
“西涌不仅是中国暗夜保护的先锋,也可以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榜样。”国际暗夜协会执行主席拉斯金·哈特利高度肯定西涌国际暗夜社区。他表示,全球光污染逐年扩大,深圳西涌提供了减缓这一速度的希望,证明暗夜保护是城市绿色智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谢盼 王美丽 徐文文)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现代种业发展 陕西省深入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 “茉莉飘香·拗九敬老”拗九节主题活动在福州举行
- 官方:对符合授信条件房地产项目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 充分激发乡村消费潜力
- 高铁与普铁四线并行 沪苏湖铁路跨斜塘航道斜拉桥合龙
- 一篷难求 “露营经济”催生新业态
- 上海黄浦江畔工业遗产承载新兴业态 焕发新光彩
- 首届赣台青年短视频创作大赛启动
- (乡村行·看振兴)大荒地村备耕充满科技味:农忙不再凭力气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3台水利测雨雷达实现组网运用
- 2024阿那亚戏剧节首次齐聚世界八大戏剧节艺术总监
- “无人机违规进入揭阳潮汕机场禁飞区”涉事人员已被刑拘
- 中新网评袁冰妍偷逃税被查:偷税逃税注定沦为法制咖
- 日本大学生在蜀汉遗风中踏梦寻三国
- 南京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多地水深淹没膝盖 汽车“如行船”
- 青海长江源村“指尖技艺”劳务品牌带动上百名农牧民就业
- (经济观察)进出口增速转正 中国外贸渐显暖意
- 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持续发布中 新疆内蒙古等地有沙尘
- 母亲节“亲情消费”升温:民众为情绪价值买单
- 北京481项检验检查结果可跨院互认
- 热门推荐
-
- 山西探索“世界稀缺煤种”炼焦煤保护性开采
- 福建省首个公用液化烃类码头迎来首艘国际航线船舶
- 一载有移民的船只在也门附近沉没 39人死亡150人失踪
- 韩国法院叫停代日赔偿劳工提存程序 复议也遭拒
- 4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9% 经济基本延续温和复苏
- 乡约福建:以“IP”赋能 侨乡古田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 南非西开普省遭遇极端天气 超1.5万人受影响
- 黑龙江“超级黄金周”人气旺 边境游提升“含金量”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最后一批磁体支撑产品在广州交付
- 受山东平原地震影响 长三角铁路部分列车停运
- 专家学者献策山西绿色低碳转型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 山东滨州一工厂发生二次泄漏?官方通报
- 内蒙古青城乳业交易中心开市 3小时交易额破2500万
- KargoBot自动驾驶卡车超百台,新能源占比超60%
- 广西实施系列惠民项目 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成效凸显
- 喝粥养胃害了多少人?长期不当喝粥会让胃病加病
- 春节档票房破25亿 业内:市场恢复信心
- 美国药物滥用致近11万人死亡 拜登拨款数亿美元防治
- 专家学者齐聚“中国桑黄之都” 呼吁打响“黄河故道古桑园”品牌
- 中国台湾演员李志希:演出话剧《寻味》是我一辈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