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江畔工业遗产承载新兴业态 焕发新光彩
中新网上海11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的杨浦区,有着“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根脉”“百年市政”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区域内15.5公里的滨水岸线上,“工业风”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记者16日获悉,通过对工业遗产大规模的保护利用,杨浦区持续提升尊重历史传承文脉的调性底蕴,为产业导入提供大量各具特色的总部办公空间载体。目前杨浦滨江已经集聚国内外知名头部企业,吸引投资总额超千亿元。杨浦区方面16日透露,预期到2025年,杨浦滨江将汇集30家以上在线新经济头部企业、30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该区希望通过对工业遗产精心设计、巧妙利用,“筑巢引凤”让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悦远来。据介绍,到2026年,杨浦滨江南段将有270万方商办体量投入使用,27万创新创业人才将汇聚于此。
据悉,2020年9月,杨浦以“生活秀带”为主题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1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涵盖了杨浦60%以上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点43处,优秀历史建筑19处。其中,各类工业遗产最为突出,呈现时间早、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等特点。
杨浦区方面表示,该区探索“全方面摸底、全要素保护、全方位赋能、全周期管理、全民性参与” 新路径,科学实施区域文物资源、工业遗产集中连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城市有机更新结合、产业创新升级、文旅融合发展协同互进,以示范区创建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社会经济发展,赋能民众美好生活。
落实整体保护、升级精准保护、开展抢救性保护、延展口述史保护……近年来,杨浦区多措并举延续根脉,力图重现风貌。相关部门将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作为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整体性保护,对2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产全面厘清底数。如今,一大批工业文明特色元素在滨江水岸空间得以保留传承,延续杨浦滨江“素颜”工业之美。
多年来,杨浦区以“绣花功夫”对工业遗产进行精准保护,相关部门采取修旧如旧、原汁原味保护修缮的原则,让满载匠心的一砖一瓦、一梯一窗、一樑一墙重现文物建筑的往日光华。此外,杨浦区评估工业遗产档案资料安全现状,开展上海船厂等12处重要工业遗产档案资料抢救工作,如今已完成英商怡和啤酒厂档案资料抢救性保护;对杨树浦煤气厂等6处采取预防性保护,完成历史图纸2000余张、历史照片1500余张的数字化归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杨浦区还构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1+n”政策体系:制定《关于推进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长效建设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的若干举措》,形成9项配套文件,盘活工业遗产资源,着力破解瓶颈难题,在深化工业遗产甄别评估技术路径、探索分类运营管理等方面落地细化规范,系统提升工业遗产集成连片保护利用能级水平。
杨浦区聘请15位文物领域领军人才组建示范区建设顾问委员会,与复旦大学文博系、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治理(国际)研究院等签约共建,开展专家论证和咨询,引入高校毕业作品设计合作,加速与创新平台、关键技术、科研团队对接,推进智力资源与创建工作深度融合,开展相关研究,凝练保护利用经验方法和创新理念。该区组建滨江治理联合会,制定工业遗产保护自治公约。
同时,杨浦区通过加快数字场景应用,上线文物数字管理平台等,深化杨浦滨江文物建筑三维数字化场景应用,增强对文物安全自动化监测的预防性保护,构建数据从采集、处理到共享输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未来,杨浦将推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更高水平建设,持续深化创建机制、推动成果运用、鼓励人才创新,激发民众对城市文化再生的发展认同,不断提升“生活秀带”建设能级。(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歌剧《长征》以点带面展示红军“行走的力量”
- 韩国2月CPI同比上涨4.8% 水电燃气价格涨幅创新高
- 通讯:鄱阳湖珠贝俏销海外
-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2万亿元
- 北美票房:“万圣节档”新片《断魂小丑3》首映夺冠
- 山东省属企业前三季度营收逾1.7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 印度连发两起爆炸,至少7人死亡
- 中秋假期“2小时度假圈”成主流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安迪·沃霍尔一作品侵权
- 今年前11个月央企研发经费超9000亿元
- 北京:受降雨影响,47条线路采取调度措施
- 【何以中国·了不起的文明遗存】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荒草难掩的奇迹
- “90后”电力“老兵”王尚德:多年坚守点亮万家灯火
- 40余年坚守 新疆库车民歌传承人用歌声展现非遗魅力
- “男子被流浪猫绊倒投喂者赔24万元”案再审宣判:公司承担80%,投喂者20%
- 夜行“全马”的马拉松赛道丈量员:确保每一公里的精准度
- 欧盟财长会未能达成财政改革协议
- 高燃的《鸣龙少年》,如何重塑现实主义青春剧?
- 暑运期间 重庆新开恢复多条国际航线
- 2023创交会参展数量创新高 首日签约10.18亿元
- 热门推荐
-
- 欧盟向“大非洲之角”地区追加逾1.2亿欧元援助
- 俄罗斯未来六年怎么走?普京亲自撰写国情咨文,讲透了!
- 中国财政部拟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 广西南宁举办系列活动推地区文化 促文旅消费
- 红色旅游带动共同富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一日三秋》获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年度戏剧”奖
- 2023年央企实现营收39.8万亿元
- 夏季达沃斯论坛嘉宾代表陆续入境抵达辽宁大连
- 掀起阅读热潮 江西南昌开展“阅读1小时”读书会活动
- “家门口的长者学堂”:广州开设试点助力老年教育
- 受台风影响 海口机场5日20时至6日24时预计取消全部航班
- 金色岁月 农情相伴 农业银行推出“农银养老”服务品牌
- 俄庆祝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 普京出席并讲话
- 盲人夫妇400多万卖房款被骗 司法救助点亮一家人的路
- 义乌小商品拥抱奥运大市场(关注体育产业)
- 数十城支持“商转公”,房贷成本能省多少?
- 2023年北京消费季启动帮扶促消费系列活动 探索帮扶新渠道
- 7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85元 上调33个基点
- 小伙扮穷征婚自称打击天价彩礼 律师:做法不妥
- 中新真探:含硅洗发水会导致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