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未来六年怎么走?普京亲自撰写国情咨文,讲透了!
中新网2月29日电(陈彩霞)当地时间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向议会两院发表2024年度国情咨文,再度阐明俄军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强烈批评美国和西方,并概述了未来六年俄罗斯的主要任务。
普京同时强调,“俄罗斯已经证明,能应对任何挑战”。
谈在乌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能应对任何挑战”
在发表国情咨文的过程中,普京宣布为在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阵亡的俄士兵默哀一分钟。
“绝对多数俄罗斯人支持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正在为其主权和安全进行斗争。”普京表示,“俄罗斯没有挑起冲突,但会尽其所能结束冲突,并达成特别军事行动的全部目标。”
普京强调,“西方企图让俄罗斯陷入纷争和内乱,但并未得逞。我们不允许任何人干涉俄罗斯内政。”
普京还指出,当前,俄军稳步前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不断“解放”新领土。“俄罗斯正在各个方向加强主权,包括在特别军事行动方面。”
谈及北约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可能的武装干预所产生的后果会更惨,”普京如是说。
谈美西方举动——“‘恐俄症’让他们丧失理智”
普京在本次国情咨文演说中,将矛头对准美西方。
普京批评称,美国及其附庸的行为导致欧洲安全体系瓦解,这给“所有人带来危险”。
“西方挑起乌克兰和中东冲突,并继续撒谎,”普京指出,“西方说俄罗斯有意攻击欧洲,这是无稽之谈!”
“‘恐俄症’蒙蔽了西方,让他们丧失理智,”普京称,“西方国家提出的每一件事,都有造成核武器冲突从而摧毁文明的真实威胁。”
普京还号召,“世界需要形成安全的新轮廓,俄罗斯愿与所有国家对话。”
谈核武器问题——俄战略核力量处于完全战备状态
普京警告西方,是他们的威胁带来了可能发生核战争的“真实”风险。
“当前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已处于完全战备状态,”普京表示,“俄罗斯有能击中西方国家境内目标的武器。”
他举例称,俄军“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和“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都已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投入实战。俄罗斯新型可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萨尔玛特”也已交付部队,俄罗斯即将展示在战斗值勤区域的“萨尔玛特”导弹。此外,俄罗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武器系统的测试工作也即将完成。
普京指出,此前所有俄罗斯国防发展计划都已完成。新型武器的研发工作也在继续,很快会有相关消息传出。
普京还反驳了有关俄罗斯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的虚假消息,称其目的是为了“将俄罗斯拖入有利于美国的谈判”。
谈俄罗斯经济——“俄罗斯经济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谈及俄罗斯遭受西方制裁后的经济状况,普京称,“俄罗斯经济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中,普京尤其提到俄罗斯是全球小麦市场的领先者,已进入全球前20大粮食供应国。他补充说,“到2030年俄罗斯农工综合体的产量应比2021年再提高不少于25%,而出口增加50%。”
普京还强调,“俄罗斯经济正在转型,转向基于技术和降低对资源的依赖……科学是俄罗斯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有必要在保障经济稳定的领域实现‘技术主权’。”
普京表示,已要求俄罗斯政府提出具体措施,增强俄罗斯国产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发展。他还宣布,到2030年,俄罗斯应该跻身全球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25个国家之列。
关于进口与结算,普京指出,到2030年,俄罗斯的进口份额应降至GDP的17%。普京还表示,俄罗斯将在先进技术基础上创建不受政治干预的“新型全球金融架构”。
普京还提到,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正在增长,而七国集团正在下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28年,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升至36.6%,七国集团将降至27.8%。
第19次!普京再度亲自撰写国情咨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将普京的国情咨文归纳为一起“重要的政治事件”。
据介绍,俄总统国情咨文每年都会发表一次,但也有例外。除2022年国情咨文没有发表外,2017年也没有发表。
普京上一次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是在2023年2月21日,由普京亲自撰写,2023年的讲话也是特别军事行动开展以来普京首次发表国情咨文。
作为俄国家元首第19次发表国情咨文,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此次国情咨文,也是由普京亲自撰写。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安又开通两条地铁线路 总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
- 2024境外商协会驻辽机构第六届年会在大连召开
- 央行:10月起陆续开始5种纪念币余量兑换工作
- 小仙炖与新华网携手 《你最在意的人》情感大片温情上线
- COP29进行时:从低碳治理到气候融资,国际社会聚焦“中国方案”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毛里求斯“国宝”在青岛茁壮成长 见证中非珍贵友谊
- 金沙江流域两省五州(市)芒果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 黑龙江:“十四五”以来建设农村公路1.3万公里
- 福建宁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跑”
- 对古人类群体进行“人口普查” 中国科研人员开创新方法解读“古DNA”
- 从珍稀植物到湿地生态 桂林奏响自然保护“双重奏”
- 这就是秘鲁丨“from China to Peru”是个英文成语你知道吗?
- 胰腺癌发病与饮食有关,糖尿病人是高危人群
- 这个毕业季,多地释放应届生就业利好政策
- “中国杨梅之乡”10万亩杨梅大量上市 7.1万民众稳定增收
- 孝感通报“城管协管员与流动商贩发生纠纷”:已调解,涉事人员董某被解除劳务合同
- 中国最大直径土压/TBM双模盾构机“永安号”顺利始发
- ID.7 VIZZION牵手“某某某”组合 有实力终会被看见
- 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在联合国成立
- 热门推荐
-
- 廿四节气|千里江山图之霜降篇
- 外媒:特朗普“封口费”案正在审判时 法庭外一男子自焚
- 将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美和平共处是责任,也是必须
- 无锡阳山:探索乡村网络普法新路径 时代新风遍桃乡
- 全球第二大“浮动图书馆”在柬埔寨首都迎来大批拥趸
- 报告:十年来“一带一路”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升至34.3%
- 浙江永嘉“春日限定”热销 传统小吃化身致富“金钥匙”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乡村“披绿重生”:废弃矿山“变身”旅游研学好去处
- 2月车市淡季不淡 预计政策撬动百万辆级增长空间
- 共和国故事丨从“开着火车去供电”到绿电点亮千万家
- 俄乌局势进展:俄乌就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袭各执一词 联合国呼吁停止攻击民用基础设施
- 广州云浮国际物流港开港 计划成为西江内河枢纽港
- 河北受灾人口288.87万人 转移避险160.74万人
- 安徽开启深化新时代“黄丝带帮教”工作三年行动
- 华东东部有分散性强降水 四川重庆等地持续高温天气
- 留学生回国就业意向持续增强
- 五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形成近400项制度创新成果
- 刘国祥:探源中华文明,考古学何以成显学?
- 车企破产了,车主怎么办?三大问题待解